2017年高考改革:英語退出 語文180分、數學150分
全國統一高考終于又要迎來改革,改革有利有弊。英語退出高考,說實在的,這不知是否真的能讓學上們有更對精力專注于提高其他科目學習,或是更增加了對英語教學注重的家庭的額外補習負擔。
一、為什么要進行英語社會化考試?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目標,提出探索“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一些地方在新近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已不同程度做出了回應,釋放出要對英語考試“動刀”的信號。多位專家強調,高考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并不等于削弱英語科目或將英語“剔除”高考,核心目的還是在于打破“一考定終身”,讓學生能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同時對于學生“減負”的呼聲越來越大,而社會化考試也正好要回應這個呼聲,讓英語學習回歸本質,注重語言工具的功能而不是傳統的應試教育。
二、英語退出高考就能幫學生減負?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來杭州,參加杭州師范大學主辦的第九屆亞洲比較教育學會年會。會上,他對記者確認,全國執行高考新方案,不會在2016年,而是2017年。
2017年英語退出高考,并不是不考了,不學英語了,而是不再參加統一高考,改成參加社會考試,成績也換成了等級制,不過,不同高校招生依然會對英語提出不同的等級要求。換言之,英語在高考中仍然重要,如果達不到一定的等級,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大學的錄取。如果社會化考試多次,而考生又沒有考到最好的等級,可能每一次均要參加。這對于一些考生來說,花的時間則更多了。
2017年英語退出高考,其目的當然是減輕學生負擔,從而倒逼英語教學改革,這顯然不是靠英語退出統一高考就能夠達到的。應該說,英語進行社會化考試是走對了路子,但英語考試最為關鍵的一點則是降低難度,如果大部分學生經過一定的努力,多能夠達到最好的等級,換言之,多能夠過關,那他們就不必在英語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難度不降,學生經過多次考試也不能拿到最高等級,那即便是不再統一高考,負擔仍然很重,畢竟英語成績仍然是大學錄取的重要條件之一。
三、部分家長對于社會化考試的看法
近七成的家長對英語如此“不離不棄”,大多數家長的理由是:北京是個國際化的城市,英語以后一定用得到,所以不管考不考,都要學好。參與調查的網友“jun”表示:“北京是國際大都市,對外語有很大的需求。中國人要走出國門,少不了外語。”一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媽媽也表示,哪怕英語在高考中分數降低了,今后找工作也一樣會有用,現在大公司招人都要“英語好的,英語不好找工作會很難。”所以她還是會繼續重視英語,讓兒子一定要學好。另一位媽媽則告訴記者,如果英語在高考中降低分數,學校肯定就教得少了,那么她就要讓兒子更多地在外面補習英語。“我們考慮以后送他到國外讀書,所以英語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