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軍大·三秦都市報]造臉換臉替臉長臉 西安醫生攻克國際難題
首席記者 姬娜 通訊員 檀琳 朱曉明
人活一張臉,沒臉怎么活呢?有辦法!心腦疾病患者如何能有效保護心腦生存?有絕活!第四軍醫大學的兩項過硬技術已挽回無數患者的“臉面”及生命,而耗時20至30年的這兩項技術,即“嚴重顏面戰創傷缺損與畸形的形態修復和功能重建”、“心腦保護的關鍵分子機制及圍術期心腦保護新策略”,雙雙獲得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為無數患者挽回“臉面”
人們不會忘記,2011年11月14日西安市太白路與科創路十字路口西南角的嘉天國際公寓一層餐飲店發生爆炸事故。顏面損傷最嚴重的患者被送到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接受了“嚴重顏面戰創傷缺損與畸形的形態修復和功能重建”技術中最常規的造臉術。患者顏面部軟組織和器官缺損等,都可通過自體組織移植再造方式補回來。其他損傷較輕的患者,可以通過更簡單的技術使組織缺損由大變小,使其瘢痕減少,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在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專家掌握的技術中,除了造臉術之外,還有換臉術、替臉術和長臉術。如果患者有大面積、多器官復合缺損,可以用動物或捐獻的遺體的面部組織和器官,對患者進行異體組織移植,恢復患者面部形態,這就是換臉術;如果患者顏面缺損嚴重,比如眼睛、眼眶等部位缺失,同時因感染無法接受手術,就可以采用替臉術,這項技術是用人工材料仿造出人的眼睛、耳朵等器官,直接“裝入”面部,達到完全恢復面部形態的效果;而長臉術,即在實驗室“生產”出可用的皮膚、骨組織等。
心腦圍術期保護有了新方案
心腦對缺血極為敏感且難以再生修復。我國心腦疾病高風險人群已高達2.7億,年手術量達1000萬次以上,圍術期心腦損傷已成為制約手術開展和影響患者預后的關鍵問題。在心腦保護的關鍵分子機制中,胰島素是調控的關鍵分子樞紐,擁有直接激活細胞“生存信號”的作用,這是第四軍醫大學在國際上首先發現的。
由該校制定的以“預處理——胰島素強化——腺苷后處理”為核心的圍術期心腦保護序貫新策略,已應用于31481例患者,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這項技術為圍術期心腦保護制定了安全有效的新措施,也為高危患者篩選與干預方案優化奠定了基礎。
該校校長樊代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年來,他們創造出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一流技術,為軍地醫院培養了大量高素質醫學人才,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病痛、挽救了生命。
來源:三秦都市報2月15日6版
http://esqb.sanqindaily.com/sqdsb/20120215/
更多有關"第四軍醫大學,患者,顏面,技術,面部"的文章請點擊進入第四軍醫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