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道(十二)
2012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道(十二)
深入工業農業園,體驗華鎣新發展
——重慶工商大學研究生暑期華鎣掛職實踐團側記
(陳明杰 易彥龍 文/圖)
近日,重慶工商大學研究生華鎣暑期掛職實踐團10名成員冒著烈日調研了華鎣市廣華工業園區和華鎣市高興鎮現代農業發展基地,華鎣市正大力實施工業立市、農業特市戰略,園區內到處呈現出欣欣向榮,蓬勃發展景象。在農業園區,掛職實踐團受到華鎣電視臺、華鎣市報道組關注。
參觀廣華工業園 新型工業化闊步向前
7月11日下午3點,在工業發展區管理委員會領導的帶領下,掛職實踐團成員深入企業生產車間參觀調研,先后考察了廣安市華鎣山領創電子有限公司、華鎣正大汽配有限公司、國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嘉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萬豪國際家具公司。在廣安市華鎣山領創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的介紹下,掛職成員參觀了高頻車間、含浸室和線材車間等,了解了家用電器變壓器及連接線生產流程,并對企業選址、建設規模、員工待遇、政府政策、環保節能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詳細了解。該公司產品主要銷往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地。在萬豪國際家具公司,負責人就產品電子商務、傳統工藝雕刻和中歐式造型結合等方面作了詳細介紹。在參觀考察過程中,各位成員與企業相關負責人認真地探討了諸如企業招工難,銷售渠道改善,如何塑造品牌、如何控制員工流動率以及如何提高技術含量等問題。
在廣華工業園區的整個考察過程持續三個多小時,讓各位研究生感受到整個工業核心集中區從2008年建設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對政府在園區選址、拆遷安置、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有了切身的認識。在工業立市戰略下,相信華鎣工業必將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跨越前行。
走進高興農業園 現代化農業蓬勃發展
7月14日早上8點,在農業園區辦公室韓甫技術員的帶領下,重慶工商大學研究生華鎣掛職實踐團成員乘車前往高興鎮現代農業發展基地。在鎣山紅葡萄園合作社,園區負責人向成員詳細介紹了園區發展面積、品種培育、基礎設施、市場運作和多元增收等情況。此外,韓甫技術員向大家介紹了益友合作社、德嘉萬畝葡萄園區和超奇果業葡萄基地等,介紹了大力發展葡萄、梨、巨桉和枇杷等特色農產品和農業公司,實現農業興市的工作思路。
在園區,大家看到整齊劃一的農田,基礎設施的完善,避雨滴灌等技術的運用,黑夏等新品種的培育。據了解,農業園區一直在積極著力引導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農業合作機制,讓農民成為企業的股東,同企業進行合作經營,分取企業的效益和紅利,把農民作為產業開發和受益的主體,建起農戶與社會大市場相連接的橋梁。鎣山紅葡萄園合作社負責人王站長介紹說:“園區大力發展無公害農業,在農業園區上方建立有兔場、豬場等特色養殖基地,并把兩者結合起來,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實現增收。”掛職實踐團團長王許陽在接受華鎣電視臺采訪時說,“通過技術員的講解,認識到有機農業與普通農業的區別,了解了園區在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市場化營銷、規模化發展等方面努力。”
通過農業園區的參觀,研究生看到了高興鎮現代農業基地的迅猛發展,堅信特色農業和綠色循環農業必將成為華鎣農業發展的方向,讓農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參觀感言】在工業園區,每個生產車間我們都可以看到醒目的標語:“品質是做出來的,不是檢出來的”,“紀律是工作的保證”,“品質是企業的生命”,“堅持科技發展,加強自主創新”等,而這些標語正是一個企業文化的體現,這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發展生命力的所在,也是一個企業內在精神的體現,相信在這些標語的激勵下,企業的明天會更美好。在農業園,現代化技術的運用,先進經營理念的實施,園區工作人員臉上快樂的笑容,使我們可以看到現代農業發展給農民帶來的實惠。在發展特色農業的同時,大力發展農村旅游,農家樂等,多元帶動農民收入發展,使百姓過上幸福新生活。巍巍華鎣山,滔滔渠江水。我們堅信華鎣的明天更加燦爛。
(學生處 潘焱 谷苗苗)
7月13日至14日,學生處帶領大自委和勤工助學書報亭的學生干部在潼南縣舉行了為期兩天的“關愛留守兒童,參觀社會主義新農村”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13日早上8:00,在學生處領導和老師的帶領下,大自委、書報亭的12位主要學生干部組成的暑期社會實踐團啟程了,出發趕往“關愛留守兒童,參觀社會主義新農村”活動的第一站——重慶市潼南縣太安鎮罐壩村。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車窗外出現了一張張洋溢著喜悅的小臉,孩子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的到來,太安鎮和罐壩村的主要領導及負責人也對我們的到來報以熱烈的歡迎。
來到教室,孩子們整齊坐好后,首先是劉云副鎮長代表太安鎮對我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接下來學生處潘焱副處長表達了本次活動的目的和對孩子們的關愛之情,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努力提升自己,將來長大后回報社會……并真誠地表示“歡迎小朋友們長大后報考工商大學!”接下來由大自委新任主席甘新杰帶頭給孩子們發放東禮物。孩子們排著隊高興地接過禮物(書包、文具、運動用品等等),并回報給隊員們一個燦爛的笑容。
物品發放結束,為了鼓勵孩子們勇敢地表現自己,樹立孩子們的自信心。實踐團的同學們熱情地帶動孩子們給大家表演節目,并給表現積極的孩子頒發獎品給予激勵。在重慶工商大學師生的鼓勵下,孩子們甩掉了羞澀、膽怯,大大方方地表演起來,稚嫩的兒歌,可愛的舞蹈,把氣氛推向了高潮,一時間歡聲笑語充滿了整間教室。一旁陪同孩子一起前來的爺爺奶奶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最后,剛剛結束軍訓的大自委主席團,還給孩子們表演了軍姿、軍禮、軍歌,并和孩子們一起唱起了“兩只老虎”。活動結束后,孩子們興奮地揮舞著自己獲得的禮物和獎品與重慶工商大學師生合影留念。
13日下午,重慶工商大學師生參觀了潼南縣的蔬菜基地,一幢幢二層小樓伴隨著大片的菜地和魚塘展現在了重慶工商大學師生的面前。西紅柿、苦瓜、黃瓜、葡萄等各種蔬果令大家應接不暇,細心的同學還發現,大部分農戶都裝有衛星接收器,太陽能熱水器等設備,部分農戶屋后還留有沼氣池。據介紹,潼南縣目前建有大規模養豬基地,長期供給重慶主城及周邊區縣大量肉制品。蔬果和肉制品的對外銷售是該縣經濟的主要來源,廣大農戶也借此奔上了小康生活。
為了便于農作物大規模種植和收割,提高勞動力的使用效率,該縣依據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采用土地流轉制度——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該項舉措大大方便了土地的管理和農作物的種植,成立了大規模的蔬果種植公司。大家在為農戶喜悅的同時,也對社會主義新農村有了更多的認識,對祖國的農村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14日,在老師的帶領下,社會實踐團隊參觀了楊尚昆及其四哥楊闇公先生的舊居,認識到革命先烈為爭取革命的勝利,獲得幸福的生活付出了很多,也感受到老一輩國家領導人為新中國的崛起所付出的艱辛。
通過此次活動,大家收獲頗多。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社會實踐也是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最好陣營,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的最好窗口。此次社會實踐活動,讓同學們從與人民群眾的廣泛接觸、了解、交流中收獲到了真切的體驗,孩子們的笑容,新農村的巨變,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社會責任感。酷暑的高溫、旅途的疲憊,山路的崎嶇也磨練了我們的意志,提高了我們的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圖一)實踐團慰問留守兒童
(圖二)大自委主席團與留守兒童互動
(圖三)留守兒童與重慶工商大學師生合影
(圖四)社會實踐團隊參觀楊闇公烈士陵園
(圖五)社會實踐團隊參觀楊尚昆故居
更多有關"華鎣,園區,孩子們,農業,潼南縣"的文章請點擊進入重慶工商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