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專題42:民樂團訓練專訪(下)
校慶文藝演出暑期集訓專題報道之四:

為校慶奏響民族天籟
上午十點,正是日頭最大的時候,刺眼的陽光直射在玻璃上,無疑增添了多分熱度。來到民樂團訓練的田家炳體育館東側臺階下,最醒目的莫過于校慶倒計時標牌。臺階頂端二層大廳內,校民樂團的老師和同學們正加緊訓練。沒有閃光燈,沒有大舞臺,有的是二胡、古箏、阮、琵琶、笛、揚琴等民族樂器帶來的串串音符。一側干凈的黑板上用紅色的粉筆簡潔而有力地寫著“2012北林民樂暑期集訓”。如同大家準備校慶文藝演出篤定而期待的心情。
我們隨時做好了準備
盡管在開學一個月前就回來參與集訓,但同學們并沒有抱怨,而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難。在這個集體中藝術特長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二十多名2012級新生。
提前來校報到的他們格外興奮,在和他們的閑談中聽到了他們的心聲。“從前都是自己一個人彈奏,現在到了一個集體里,這種感覺很不一樣,但是真的很棒!”“我在樂團中擔任學生指揮,雖然還沒有真正上場過,但我隨時為那一刻做好準備。”對于能在一入校就參與到學校甲子慶典,他們覺得十分榮幸,因而格外認真。
追求完美是一種態度
每天晚上民樂團的訓練都會吸引許多人駐足,夜晚的微風為他們送來了一天訓練中難得的涼快,而他們的演奏,美妙的樂音,如同這炎炎夏日流淌在北林校園里的清泉,沁人心脾。
民樂團的幾位指導老師讓人印象深刻。“我們的老師很辛苦,他們年紀都已經那么大了,卻還是每天和我們一起很認真地排練,太不容易了。”民樂團訓練老師們的敬業讓人動容。翁老師激情的指揮相當具有感染力。打擊部分由于“進音點”不對,老師帶著反復練了八九次,直到恰好合適時才繼續進行下一部分練習,同樣的情景出現在笛子部分的起奏,老師耐心而詳細地講解,一遍一遍地練習磨合,在合奏中,潘老師一直給同學們喊著拍子,不時提醒著同學們需要注意的地方。民樂團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體現無疑。
全力備戰,呈現完美演出
這是一個溫馨的集體,也是一個有歷史的集體,民樂團的團支書很自豪地向記者介紹大廳背景墻上的照片“上面的四位是我們的指揮老師,而下面的幾張照片是我們民樂團歷任的團長!”“知人知音”四個紅色的大字貼在墻上,這是民樂團2006年定下的團訓。“知山知水”是北林人的座右銘,“知人知音”則是民樂團同學們溫暖的原動力。
民樂團訓練異常辛苦,每天上午不到九點就開始訓練,下午抽查,晚上繼續訓練,直到九點半。部分骨干常常訓練到十一點、十二點才結束。訓練場地的限制使得他們一整早都要與直射進玻璃的刺眼陽光作伴,但這并沒有影響他們的情緒。他們始終以最認真的態度和最高漲的熱情“備戰”文藝演出,因為他們希望為學校的甲子慶典獻上一份微薄之力,在校慶文藝演出時,奏響綠色學府獨有的民族天籟。(A15)
更多有關"民樂,訓練,他們的,同學們,老師"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北京林業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