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榮獲中國科協“優秀國際科技期刊獎”項目一等獎
時間:08-25 來源:中南大學 出處:www.gd-seeyon.com
         
    經財政部批準,中國科協決定自2012年起組織實施“學會能力提升專項:優秀國際科技期刊獎”項目,希望藉此打造一批具有我國自主品牌的優秀國際科技期刊,切實提升我國科技期刊的國際學術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憑借學科特色鮮明、報道重點突出,出版頻率快、發表論文多,國際論文比例增長較快,JCR期刊評價指標提高迅速,以及國內期刊評價指標位居英文版前列等優勢,經過幾輪激烈角逐,最終順利勝出,榮獲中國科協 2012—2014年“學會能力提升專項:優秀國際科技期刊獎”項目一等獎,三年獎補累計達到600萬元。 
項目評審專家本著客觀、公正、民主的評選原則,對全國91個符合申報條件的期刊進行評審,共評選出一等獎5個、二等獎10個和三等獎10個。獲得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的每個期刊其年度獎補分別為200萬元、100萬元和50萬元。項目獎補資金實行“以獎代補、穩定支持、適度寬松、目標考核”的原則,獎補方式實行“一次評審、補助三年”。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即《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創刊于1991年10月,是中國科協主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主辦、中南大學承辦、荷蘭愛思唯爾(Elsevier)公司和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版的高科技、基礎性學術期刊,以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冶金工程學科作為主要報道對象。該刊是我國材料科學與冶金工程領域第一個英文版月刊,是目前該領域年度發文量最大和出版頁面最多的國內英文版學術期刊,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工程索引》(EI)和《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國內外著名檢索系統收錄,其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在湯森路透公司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相對排名分別位居冶金與冶金工程學科第一區和第二區,具有較高的國際學術地位和較大的國際學術影響。
在中國科協“優秀國際科技期刊獎”項目的支持下,《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將堅持“特色化、規模化、數字化、國際化”發展模式,搞好優質稿源平臺、編輯與審稿專家平臺以及數字化出版平臺建設,重點報道有色金屬研究的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加強納米材料、能源材料、環境材料和復合材料研究成果報道,加強冶金過程模擬與模型、冶金過程強化與節能、清潔冶金、資源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研究成果報道,快速反映國內外有色金屬研究領域的創新成果與科技進步,提高學術質量、編校質量和出版質量,提升國際學術話語權和學術影響力,從知識傳播、學術交流、科學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等方面更好地服務有色金屬行業,打造材料科學與冶金工程領域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更多有關"中國科協,國際,冶金,英文版,學術"的文章請點擊進入中南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項目評審專家本著客觀、公正、民主的評選原則,對全國91個符合申報條件的期刊進行評審,共評選出一等獎5個、二等獎10個和三等獎10個。獲得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的每個期刊其年度獎補分別為200萬元、100萬元和50萬元。項目獎補資金實行“以獎代補、穩定支持、適度寬松、目標考核”的原則,獎補方式實行“一次評審、補助三年”。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即《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創刊于1991年10月,是中國科協主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主辦、中南大學承辦、荷蘭愛思唯爾(Elsevier)公司和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版的高科技、基礎性學術期刊,以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冶金工程學科作為主要報道對象。該刊是我國材料科學與冶金工程領域第一個英文版月刊,是目前該領域年度發文量最大和出版頁面最多的國內英文版學術期刊,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工程索引》(EI)和《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國內外著名檢索系統收錄,其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在湯森路透公司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相對排名分別位居冶金與冶金工程學科第一區和第二區,具有較高的國際學術地位和較大的國際學術影響。
在中國科協“優秀國際科技期刊獎”項目的支持下,《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將堅持“特色化、規模化、數字化、國際化”發展模式,搞好優質稿源平臺、編輯與審稿專家平臺以及數字化出版平臺建設,重點報道有色金屬研究的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加強納米材料、能源材料、環境材料和復合材料研究成果報道,加強冶金過程模擬與模型、冶金過程強化與節能、清潔冶金、資源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研究成果報道,快速反映國內外有色金屬研究領域的創新成果與科技進步,提高學術質量、編校質量和出版質量,提升國際學術話語權和學術影響力,從知識傳播、學術交流、科學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等方面更好地服務有色金屬行業,打造材料科學與冶金工程領域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更多有關"中國科協,國際,冶金,英文版,學術"的文章請點擊進入中南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返回到頂部你應該還會關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