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學術活動簡訊三則
                                  梁凱恩先生為鄭州大學師生作勵志演講
    中國企業家培訓集團董事局主席、超越極限集團董事長梁凱恩先生日前來到鄭州大學,為學生作題為“成為下一個奇跡”的勵志演講,鄭州市企業家代表100余人和鄭州大學師生一起傾聽了此次演講。
  梁凱恩先生從“如何規劃未來”、“怎樣制定并堅持目標”、“沒有什么不可能”、“學會感恩”四個方面著手,以親身經歷為在場觀眾描繪了一個充滿激情的就業前景。并以企業家王石先生的求學精神以及百歲老人趙墓鶴先生的人生態度告誡同學們學習的重要性;接著,他講述了自己和謝霆鋒等人的親身經歷,使同學們明白“唯有不可思議的目標,才能達到不可思議的結果”;最后,梁凱恩先生告訴大家,“只有學會感恩,才會走得更遠”,“常懷感恩之心,才會開闊胸襟”,只有像力克胡哲一樣把感恩常記心頭,才能擁有一般人沒有的品質。
  演講過程中,梁先生和在場觀眾進行多次互動。
  演講開始前,鄭州大學副校長張倩紅會見了梁凱恩先生,雙方互贈紀念品。
                                                                       (校團委)
                                鄭州大學延百亮教授應邀赴平邀國際攝影講壇講學
    9月22日,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延百亮教授應平遙國際攝影節組委會的邀請,在平遙國際攝影講壇上作了題為《影像與易經》的專題講座。
  延百亮教授近年潛心研究攝影與《易經》的關系。在他看來,《易經》是攝影文化的根,攝影人可從中汲取文化營養,運用對立統一觀念把握攝影創造的規律。《易經》還是攝影藝術發展的動力源,認知易經的精髓并將其運用到創新中,攝影藝術才有發展前景。這次他在平遙演講的主要內容包括:攝影影像形成與《易經》的陰陽關系;《易經》的視野與攝影視野;攝影的畫面構成與《易經》的對立統一;攝影表現與《易經》的對立統一;攝影的外在、內在與《易經》的對立統一,《易經》的變與攝影的變等方面。
  延百亮教授的演講引起了很好的反響,《中國攝影報》記者黃麗娜說:《攝影與易經》這個選題很有前瞻性,這是對攝影文化的一種新的解讀。與延百亮教授同臺演講的哥倫比亞大學攝影系主任彼得·非茨帕特里克說:“延先生把攝影與易經聯系起來探討攝影的本源很有意義,我將把他的一些觀點介紹到美國去。”
                                                                 (新聞與傳播學院 孫保營)
                                 西安美術學院沈琍教授來鄭州大學進行學術講座
  由河南省美術館、河南省美術家協會、大河報主辦;鄭州大學美術學院、鄭州綠都地產承辦和河南省當代藝術委員會協辦的走進高校系列學術講座日前在鄭州大學正式啟動。美術學院師生300余人參加了此次講座。講座以《海外藏中國歷代雕塑》為題目,主要闡述了我國古代流失海外的文物及時代背景。
    沈琍現為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學會會員,參與編撰出版三卷本《海外藏中國歷代雕塑》,出版專著有《國寶春秋·雕塑篇》。主持并參與教育部2012年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風格研究》、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世紀中國古代畫論學術研究史》等課題研究。發表論文數十篇。自1991年來,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雕塑作品展展覽和赴海外交流。
                                                                     (美術學院 張玉奎)鄭州大學版權所有,禁止非法轉載!2012-10-02 09:06:07
更多有關"易經,攝影,鄭州大學,演講,平遙"的文章請點擊進入鄭州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