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與西安事變紀念館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為增強當代大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尋找鍛煉自我的新途徑,2013年4月18日,西安事變紀念館與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陜西社會主義學院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簽字掛牌暨志愿者注冊儀式順利舉行。西安事變紀念館館長林道琦,副館長高和,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黨委書記趙金勝,團委書記陳濤,陜西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辛建民,教務處處長楊社民以及城市學院37名學生志愿者出席此次儀式。此次儀式由西安事變紀念館宣教部主任白曉莉主持。
儀式第一項由西安事變紀念館林道琦館長致辭。林館長對同學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在對館內情況做以簡單介紹后,指出志愿者講解員的工作可以提高同學們的應變能力,增強社會主義責任感,將自己的感悟深入到講解的過程中,對大學生發揮才干具有現實意義。隨后,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黨委書記趙金勝在講話中強調,要真正了解歷史,了解愛國主義的新內涵,品味歷史,加強青少年對歷史傳統,革命道路的認知。在揭牌儀式后,城院志愿者代表武文斌同學進行了簡短的發言。志愿者講解員不僅是對歷史的陳述,更多的是展現大學生精神文化素養,增強社會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儀式最后,由出席儀式的領導為志愿者頒發志愿者勛章和服務手冊,進行志愿者注冊,并合影留念。
儀式結束后,在紀念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有序的參觀了西安事變紀念館。講解員對歷史革命線路的梳理,使同學們深刻認識到自九一八事變后,民族危機與救國存亡的兩難,張學良和楊虎誠將軍發動兵諫,逼蔣抗日,對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在張學良公館的自由參觀中,同學們通過文字資料和文物史實了解到革命背后的鏗鏘歲月。
本次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志愿者精神相結合,旨在培養青年關注中國發展歷史,樹立志愿奉獻精神,并為同學們拓展社會活動能力、應變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提供不一樣的舞臺,對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成長、自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推動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的精神文明建設注入了新鮮活力。







文 :院團委 學生傳媒中心 路夢思
圖 :譚銀萍 唐凌
編輯:張雪潔
更多有關"西安事變,志愿者,同學們,儀式,紀念館"的文章請點擊進入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