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歌舞劇講述自己的傳奇 π組合演繹勵志版“致青春”
相關題材影視劇的輪番上映,讓“青春”成為很多人追憶的對象,而對年輕的大學生們來說,他們的青春需要的不是“追憶”,而是“創造”。5月21日晚,由南藝流行音樂學院“π組合”帶來的校園歌舞劇《青春筆記本》精彩上演。這是一部完全由學生策劃、編導、排演的原創歌舞劇,講訴的是南藝學生音樂團體“π組合”追求音樂理想,最終摘得世界最高音樂合唱比賽桂冠的故事。演出中,學生們用富有激情的演唱和充滿活力的舞蹈,上演了一部勵志版“致青春”。
一則來自意大利的喜訊打破了南藝校園的寧靜--“π組合”獲得了第九屆加爾達國際合唱比賽的冠軍,并受邀參加美國辛辛那提第七屆世界合唱大賽。一時間校園里一片歡騰,但困擾也隨之產生:很多老成員臨近畢業面臨著就業的壓力;日常繁重的訓練任務又讓新成員們難以適應、叫苦不迭。但憑著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執著,“π組合”最終站上了美國辛辛那提的舞臺,又一次用“世界冠軍”的頭銜證明了自己。演出中,12首原創歌曲將這樣一個故事娓娓道來,“π組合”極富激情的表演,時時引發現場觀眾的共鳴,演員和觀眾們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歡呼、一起尖叫,氣氛十分熱烈。
“π組合”是南藝流行音樂學院于2011年3月組建的藝術實踐團隊。據《青春筆記本》總導演、“π組合”創建人劉新庚教授介紹,之所以將組合取名為“π”,是為了讓人們欣賞了無數次表演后仍然期待下一次的精彩。自誕生之日起,“π組合”接連不斷的“精彩”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組合成立4個月后,他們便在當年十分火爆的東南衛視《歡樂合唱團》欄目中,奪得了全國總冠軍;隨后,“π組合”又先后獲得了意大利第九屆加爾達國際合唱比賽和美國辛辛那提第七屆世界合唱大賽的最高獎項,成為在國際頂級現代流行音樂合唱比賽中獲得最高獎項的首個中國合唱團隊。
成功的光環總是光彩奪目,但通往成功的道路卻充滿艱辛。任思源是“π組合”第一期的成員,看著“π組合”一路走來,他感慨萬千:“‘π組合’取得的所有成績都是每個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青春筆記本》講訴的是我們在臺下最真實的經歷,包括大家的彷徨和抉擇,對夢想的執著和對這個組合的熱愛。我們希望通過這臺原創歌舞劇讓大家一起見證我們的青春。” 雖然去年已經畢業,但任思源經常為了組合的排練演出奔波忙碌,在《青春筆記本》中,他一人承擔了主唱、執行導演等多項工作。“我們幾位已經畢業和即將畢業的老成員都自愿留下來傳幫帶,希望組合能以最佳的狀態在舞臺上呈現。”
聽說要把自己的故事編成歌舞劇搬上舞臺,這曾讓“π組合”成員們倍感振奮,但即便是對專業的演出團體來說,創作排演一部歌舞劇也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而《青春筆記本》從劇本編寫、作詞作曲、舞蹈編排到錄音、動畫制作、產業運作等很多環節,都由南藝流行音樂學院、傳媒學院、文化產業學院的學生自己參與完成,其難度可想而知。
談起同學們付出的努力,劉新庚教授十分感動,他告訴記者,為了這次演出的成功,“π組合”成員犧牲了課余時間刻苦排練,周末和節假日也都放棄了休息和回家,劇中的歌曲、舞蹈都經過了同學們的反復推敲修改,對于各種細節也是力求完美。“很多人說現在的90后缺少理想、功利心強、過分自我,可是從這部歌舞劇身上,我們卻看到了當代90后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姿態。他們為了一個夢想不懈努力,為了一個集體犧牲‘小我’,實在是不簡單,‘π組合’無疑體現了當今大學校園的正能量,希望他們能給更多人帶來感動。”(宣傳部、流行音樂學院)





更多有關"組合,音樂學院,歌舞劇,辛辛那提,青春"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南京藝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