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園博人物:骨干志愿者譚予嫣
6月中旬開始,北京林業大學各專業陸續開始期末考試,園博會志愿者上崗面臨實際困難,負責組織、協調和帶領志愿者上崗的骨干志愿者們面臨較大的壓力。譚予嫣就是骨干志愿者中的一員。她既和其他普通志愿者一樣在崗位上服務游客,又做好了與上崗志愿者和中國園林博物館的溝通聯系,確保了志愿者按時上崗并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
按照館方部署,工作日安排13名志愿者上崗,卻要同時負責9個展廳。因為上崗志愿者數量有限,志愿者們很難得到輪崗休息的機會,除了中午吃飯的休息時間外,多數志愿者基本都要在崗位上服務一天。為了緩解同伴們的疲勞,作為骨干志愿者的譚予嫣經常去巡崗,她除了查看各個崗位的情況外,還主動與大家交流,并替換在崗的同伴去休息。每次巡崗一圈下來,各個崗位的志愿者基本都能休息一次,但譚予嫣就相當于在各個崗位服務了一圈。“絕對是很累的,晚上回來吃飯的時候都不想說話了,因為實在是沒有力氣了。”譚予嫣毫不掩飾工作的疲憊。但她說,骨干志愿者就是應該多承擔一些,雖然很累,但不管是游客或是管理員,不管是問候的話語或是善意的微笑,都能讓自己很開心,這應該就是志愿服務工作的魅力所在。
譚予嫣在做好骨干志愿者有關工作的同時,還以普通志愿者的身份負責中國近現代園林展覽廳的工作崗位。這是園博館內唯一一個跨兩層的展廳,工作量大。廳內展出的是近現代中國園林發展的歷史,有文字圖片資料、真品及場景模擬等多種展示手段,各章節之間也有巧妙的連接,需要有專業的解說。雖然譚予嫣并不是專業的講解員,但在講解員做義務講解的時候她跟著把展廳走了一遍,也認真記下了講解的重點,以備沒有專業講解員的時段游客的咨詢。那天下午,恰好有幾個老年人來參觀時解說員不在,譚予嫣就用上午學到的知識為他們進行講解,條理清晰,故事生動,聽的游客越來越多,給展廳增加了不少熱鬧的氛圍,她也得到了游客的稱贊。
“作為志愿者,首先要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充分了解自己參加的志愿活動,畢竟你不知道會發生什么狀況,也許會讓你用到你本職工作之外的東西,不關心這些的話是做不好志愿者的。做骨干志愿者更要如此,而且還要多方面考慮,不能讓自己帶的志愿者受委屈。”談到工作體會,譚予嫣表示收獲很大,“志愿服務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每天13名志愿者就是一個團隊,除了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更重要的是團隊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幫助,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A19)
更多有關"志愿者,上崗,骨干,講解員,游客"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北京林業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