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讓夢想照亮軍旅之路

西藏省軍區副司令、西藏軍區總醫院院長李素芝是從第二軍醫大學畢業的杰出校友。近日,他應邀到校與即將畢業的學員圍繞理想信念作了一次深度交流,更加筑牢了廣大學員畢業戍邊的決心。通過近距離接觸,我深感他始終胸懷夢想、追求卓越。他一連37年扎根雪域高原的人生堅守,令人敬仰!我想,他尤其在四個方面對青年軍人啟迪至深。
一是理想高于天。就是做一個有志向、不平庸的人。習主席在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要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革命理想高于天,沒有遠大理想,就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37年前,李素芝大學畢業因成績優異直接留校工作,可半年后卻毅然放棄上海的優越條件,主動申請赴藏當一名邊防軍醫。為什么他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李素芝在座談中回答說:“因為我那時只有一個簡單的理想,就是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縱觀歷史,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理想主義者”的存在,去主動踐行那份歷史自覺和血性擔當,我們國家才發展壯大,民族才挺起脊梁。
二是信念堅如鐵。就是做一個忠于黨、意志堅的人。習主席形象地指出:“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黨的兒女之共同特點就是信念堅定、不畏犧牲。夏明翰、趙一曼、楊靖宇等都是為了信仰從容赴死,革命氣節彪炳史冊。在和平年代,雖然沒有那樣生與死的考驗,但像李素芝這樣扎根雪域高原37年,始終保持火一般的工作熱情,也是要靠超乎常人的堅持與操守。信念是心中長明燈,青年軍人要始終點亮。
三是奉獻永無悔。就是做一個肯付出、有境界的人。李素芝將軍在自然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的西藏,不但自己心無旁騖幾十年如一日,還說服了妻子、女兒扎根雪域高原,為鞏固和提高邊防部隊戰斗力、維護藏族同胞身體健康、促進邊疆穩定和民族團結做出了突出貢獻,卻從未向組織提過一個要求、講過一點條件,這確實堪稱軍旅人生的至高境界。高境界往往會做出大成就:錢學森、鄧稼先等科學家,扎根荒漠幾十年,研制出兩彈一星,同樣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強國強軍之路需要我們踏踏實實獻出自己的力量,穿著這身神圣軍裝,就意味著赤誠奉獻。
四是堅守創偉業。就是做一個不懈怠、成大事的人。李素芝創造了許多世界醫學奇跡,先后獲得20多項國家、軍隊科技進步獎,被評為感動中國百名人物之一,被譽為“雪域神醫”和“門巴將軍”。這些成績和榮譽,是他堅守高原37年,經受無數挫折考驗的結果。人生境遇往往坎坷,軍營生活常常乏味,成功與否就取決于你堅持與執著的韌勁有多大。能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就會像李素芝一樣在平凡中感受快樂、在堅守中得到收獲。青年官兵唯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懼艱難險阻,信心愈挫愈勇,方能干出一番天地、成就軍旅人生!(第二軍醫大學政治部主任 王連鎖 2013年7月9日發表于《科技日報》第9版)
更多有關"的人,做一個,理想,雪域,扎根"的文章請點擊進入第二軍醫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