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大學選派的第二批“第一書記”扎根山亭辦實事
11月12日上午,伴隨著一聲聲清脆的鞭炮聲,兩臺挖掘機同時開動,煙臺大學“第一書記”邱文偉幫包的山亭區山城街道巖店村農田灌溉提水井建設工程正式開工。
近期,煙臺大學選派的第二批“第一書記”王曉剛、尹德欣、邱文偉在各幫包村的幫扶項目和建設工程相繼開工,三名“第一書記”全心全意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著力解決影響各村農業發展、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吳莊村“第一書記”王曉剛利用募集資金修建加固吳莊大橋,在橋南道路兩側修砌了防護墻,并在橋上加裝欄桿,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保證了村民的出行安全。在省行業扶貧資金尚未到位的情況下,王曉剛先行墊付2萬元為老樸山自然村修建了長達500米的水泥硬化水渠,大大降低了農田灌溉的成本。巖頭村“第一書記” 尹德欣針對村里還有道路未能硬化的現狀,利用學校捐助的扶貧資金,組織發動村里的老黨員、老干部帶頭修建了近4000平方米的道路,使整個巖頭村的道路硬化率達到了98%。針對小巖頭自然村至今未通自來水的現狀,申報了該村的飲水工程項目并獲批。巖店村“第一書記”邱文偉獲悉區供電局有一批農村電網改造的項目,通過多方努力,將原本不在計劃之內的中巖店、小巖店納入電網改造工程,獲批工程資金150余萬元。同時,邱文偉還利用學校的幫扶資金為村里修建了多口提水井,利用化工學院的幫扶資金為村集體購買了一套無線擴音設備和兩臺水泵,改善了幫包村的通訊、灌溉條件。
三位“第一書記”還充分利用校友資源,爭取了市水利局機井灌溉項目,為進一步改善當地的灌溉條件、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提供了資金支持。
煙臺大學選派的三位“第一書記”舍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一致好評,大眾網、山亭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先后進行了關注和報道。下一步,煙臺大學將緊緊圍繞“抓黨建、促脫貧”的目標,充分利用各種平臺,拓寬幫扶途徑,加強智力資源的輸入,集中精力為當地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繼續推進幫包工作的深入開展。
更多有關"第一書記,幫扶,修建,資金,硬化"的文章請點擊進入煙臺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