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首屆“鐘宣杯”全國優秀小小說雙刊獎頒獎晚會在惠州學院舉行
11月30日晚,首屆“鐘宣杯”全國優秀小小說雙刊獎頒獎晚會在惠州學院音樂廳隆重舉行。這是繼國內公認的小小說權威獎——— “金麻雀獎”之后的又一個權威獎項。“鐘宣杯”全國優秀小小說雙刊獎是由廣東百業投資集團出資,與國家級選刊《小說選刊》、權威選刊《小小說選刊》聯合設立的文學獎項,具有權威性和全國性。評選周期為每兩年一屆。這次評選由兩刊牽頭,挑選全國著名評論家參與,從兩刊近兩年選載的數千篇作品中評出獲獎作品10篇,包括聶鑫森的 《洗禮》、申平的 《芒來的兒馬子》、符浩勇的《如果有來生》等。
獲獎作家分享喜悅:從遙想蘇東坡直達惠州的美好
來自西安的女作家陳毓分享了她的獲獎感言。她說,寫作是織錦,獲獎如錦上添花,能夠吸引美麗的蝴蝶。這次獲獎是一件快樂的事。她之前對惠州的想象都來源于蘇東坡這個大才子的詩、詞,只是一種遙想。現在終于可以這么近距離接觸惠州的美好,她會把這一切帶回她的家鄉西安。
陳毓這次的獲獎作品是 《假若樹能走開》,寫了姿態不同的樹與心態不同的人們并不美好的關系,充滿矛盾與困惑,帶給人不少啟迪。
大學生將兩部小小說改編成情景劇搬上舞臺
“我的面怎么還沒上?”頒獎晚會的舞臺上上演一出情景劇,頓時吸引了觀眾的注意。舞臺的背景是一家面館。幾個顧客陸續進店吃面,等了一陣子卻遲遲不見服務員上面。有的顧客等了一下,不耐煩就走了,剩下的幾個顧客聊起天來,兩三個顧客最終等了10分鐘,也忍不住走了。只剩下最后一個顧客時,他本來也想拍桌子罵人,抱怨為何遲遲不上面。可是等他站起來這一刻,他手上的一道傷疤讓他冷靜了下來。原來,這是他以前等候買票時等得不耐煩了,結果跑到前面插隊,和人打起來了,因此留下的一道傷疤。他重新坐了下來。等到15分鐘時,服務員出現了,告訴他因為等了15分鐘,成為店里第15萬碗面的顧客,不僅以后可以免費吃面,還有5000元的獎金。這名顧客對此感慨萬千,原來等待和忍耐也是值得的。
這部情景劇是根據市小小說學會會長、一級作家申平的小小說 《一刻鐘》改編的。據了解,這部情景劇由惠州學院中文系青年小小說評論家雪弟指導改編,由惠州學院小小說社的大學生們表演。
“這個情景劇排練了一個月,我們還根據好幾篇小小說改編了其他幾部情景劇。”雪弟告訴記者,小小說社現在有30多名大學生參加,大家對小小說創作都很有熱情,通過改編情景劇和微電影方式來重新演繹小小說。果然,在頒獎晚會上,這些大學生們又表演了一部根據小小說《絕招》改編的情景劇。舞臺上四幕情景劇的演繹將《絕招》的精髓表現了出來,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和笑聲。


來源:《惠州日報》2013年12月2日A5版
http://e.hznews.com/paper/hzrb/20131202/A5/3/
(本版文圖/本報記者 方蓮花 張東玲)
更多有關"小小說,惠州,情景劇,選刊,顧客"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惠州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