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學院龐蕾老師舉辦“為設計而生”個展

龐蕾在展覽現場
2013年12月2日-6日設計學院龐蕾老師個展在設計學院一樓展廳和二樓藝術沙龍隆重舉辦。為期一周的展覽展出了龐蕾老師的各類創作、榮譽獎項以及部分優秀學生的作品。
一樓展廳分為紅色、黃色、藍色三個展區。首先正對入口的紅色展區展示了龐蕾老師從出生到在校學習期間,再到畢業后考研以及留校任教的諸多繪畫與設計作品和相關證書,展現了龐蕾老師在藝術道路上取得的諸多榮譽,從出生至今的各種資料更加有力地反映了“為設計而生”這一展覽主題。展廳北側的黃色和藍色展區為龐蕾老師任教至今的各屆優秀學生作品的照片。學生作品區的內容有色彩、形式、建筑和音樂等。展廳內部還有一片紅色區域,其中展示了龐蕾老師的最新作品,歷年影像資料,獲獎證書以及紙媒對其進行的獨家報道。二樓藝術沙龍則展出了學生們的多幅全開藝術設計作品,整個展覽共展出作品500余幅。

展出現場還播放了許多不同類型的音樂,這也與龐蕾老師的一些作品息息相關。比如入選波蘭第22屆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的海報《肖邦:降E大調夜曲》將時而明快時而低沉的旋律轉化為無數大大小小的彩色圖形,令音樂可視化,讓人們用眼睛去感受音樂的美。

第六屆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獲獎海報《德沃夏克:幽默曲,第七號》對音樂的信息、如音高、音色、節奏、旋律、時間等進行視覺表達,每幅海報呈現一首完整的樂曲,產生邊聽邊看的生動交流。在海報中,中提琴部分的線條起伏跳躍,表現出旋律攀升與色彩變化,圓點表示鋼琴伴奏部分音符時值,兩者重迭,呈現出迷幻而浪漫的織體層次,以及跳躍活潑,行板如歌,熱烈激昂,重現主題四個部分。

在“自畫像圖形”這一課題中,老師要求同學們在A4紙上用多種方式自由輕松地畫,再選取最為成功的一種放大至全開畫紙上。大一視覺傳達一班的羅葉靈同學的作品尤為出眾。她利用拼貼的形式以紅黃紫撞色搭配,并在老師的建議下將眼鏡的空白部分刻出螺旋圖形,并使其彈出,制造了有趣的立體效果。
龐蕾老師從小熱愛繪畫,在中學時期開始系統學習素描、國畫、圖案、水粉畫、書法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培養了龐蕾對藝術的興趣和耐心。大學,進入南京藝術學院開始學習設計。畢業后先在江蘇愛濤藝術精品有限公司擔任設計師,后又辭職考研,憑借超乎常人的努力,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碩士、博士,最終留校任教。在她的教學理念中,認真的學習態度決定一切,輕松自由是一種追求。她教導學生們要做一個偵探,善于捕捉各種知識的關系,作業的線索細節與微妙要求。她將視覺傳達專業視為一種“高級的游戲”,并強調作畫時要虔誠專注地使心與畫一致,因為專注能將能力變成一束激光,要用心投入到忘我。同時,眼界決定了高度,她鼓勵同學們多看好作品多思考,從高度出發展開創作,并發揮到極致。
談到“為設計而生”這一主題,龐蕾老師說在她過去的生活中,設計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定義著她的生活,并且從未離開過她。所以她就像生來就是為了設計一樣。設計與龐蕾老師相互生息,相互滋養,相互轉化,相互依存,她為設計燃燒熱情,揮灑汗水,設計引她走向萬花筒般絢麗幻化的新世界。
設計學院鄔烈炎院長在參觀展覽后談到,本次展覽非常的認真,系統,全面。龐蕾老師不僅回顧了自己學習藝術設計的經歷,同時也為學生們提供了精神追求的范本。
龐蕾老師希望通過此次展覽能帶給他人一種力量,一種對設計,對夢想的堅持、認真與熱情。(設計學院記者團)

邊聽邊看系列音樂海報入選“第九屆莫斯科金蜜蜂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

《開放》獲澳門“十”海報展“蓮花大獎”

入選第六屆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裝飾工作坊

學生羅葉靈作品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更多有關"老師,展覽,海報,作品,設計"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南京藝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