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學院孟婥教授獲評第八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暨“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標兵”
時間:03-06 來源:東華大學 出處:www.gd-seeyon.com
值此“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從上海市巾幗創新獎評審委員會傳來喜訊:東華大學機械學院孟婥教授獲評第八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暨“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標兵”。
被譽為上海巾幗“諾貝爾獎”的巾幗創新獎評選活動,由市婦聯、市科委、市教委共同發起,評委會由在滬工作的兩院院士及各有關系統領導組成,旨在表彰在科教文衛和社會建設等領域作出重大創新和顯著成績的高層次優秀女性。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評出創新獎、提名獎各5名。
東華大學自2006年以來每年都有女教師捧獲創新獎或提名獎,其中朱美芳、李光、孟婥獲得創新獎,陳惠芳、王府梅、陳蕾獲提名獎,這一成績在上海高校中名列前茅,充分顯示了東華大學女教師在教學科研上的實力與貢獻。以上6位獲獎教師是東華大學婦女同志的優秀代表,希望廣大教師學習她們的奮斗精神,努力在各自工作崗位上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增強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立足本職,爭創一流。
孟婥,1964年5月生,東華大學機械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教育部創新團隊方向帶頭人。長期從事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高端紡織裝備技術與系統的教學與科研,形成了地毯織造裝備的設計理論與技術,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和產業壟斷,奠定了我國地毯織造裝備產業的基礎;揭示了改性介質對纖維束纖維的作用機理,改性后的纖維素纖維可作為高檔服裝、家紡、地毯的原料;培養了優秀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師。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桑麻紡織科技一等獎等獎項,授權發明專利15項,發表SCI、EI論文40余篇。
更多有關"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東華大學,優秀"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東華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被譽為上海巾幗“諾貝爾獎”的巾幗創新獎評選活動,由市婦聯、市科委、市教委共同發起,評委會由在滬工作的兩院院士及各有關系統領導組成,旨在表彰在科教文衛和社會建設等領域作出重大創新和顯著成績的高層次優秀女性。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評出創新獎、提名獎各5名。
東華大學自2006年以來每年都有女教師捧獲創新獎或提名獎,其中朱美芳、李光、孟婥獲得創新獎,陳惠芳、王府梅、陳蕾獲提名獎,這一成績在上海高校中名列前茅,充分顯示了東華大學女教師在教學科研上的實力與貢獻。以上6位獲獎教師是東華大學婦女同志的優秀代表,希望廣大教師學習她們的奮斗精神,努力在各自工作崗位上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增強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立足本職,爭創一流。
孟婥,1964年5月生,東華大學機械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教育部創新團隊方向帶頭人。長期從事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高端紡織裝備技術與系統的教學與科研,形成了地毯織造裝備的設計理論與技術,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和產業壟斷,奠定了我國地毯織造裝備產業的基礎;揭示了改性介質對纖維束纖維的作用機理,改性后的纖維素纖維可作為高檔服裝、家紡、地毯的原料;培養了優秀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師。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桑麻紡織科技一等獎等獎項,授權發明專利15項,發表SCI、EI論文40余篇。
更多有關"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東華大學,優秀"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東華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返回到頂部你應該還會關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