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趙喜昌談“水上救撈”那些事
本網訊 3月26日晚,東江“活雷鋒”趙喜昌現身惠州學院雷鋒大講堂,暢談他“水上救撈”那些事。開場趙喜昌自編自唱快板歌謠“毛主席號召學雷鋒,全國人民來響應!齊響應那個學雷鋒,我們大家都來學雷鋒。我是雷鋒團的退伍兵,理應把雷鋒精神來傳承。學雷鋒,學雷鋒,人民更幸福,民族更振興,咱們偉大祖國更強盛,努力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中國夢。”
人生自有追求,何管他人諷與傷
講座由黨委副書記趙日興主持,東江時報記者逯延勐擔任助講嘉賓,全體輔導員、第31期業余團校學員、學院新聞中心成員聆聽了講座。
開場簡短的宣傳視頻,展示了一個從“雷鋒團”里走出來的活雷鋒的良好形象——趙喜昌,趙伯伯說他義務干起了水里救人和撈尸的工作。六年來,趙喜昌和他的隊友們堅持義務下水救人,打撈溺水尸體,不計任何報酬,還主動與公安局110簽訂生死協議,哪兒有落水警訊就第一時間往那兒跑,風雨無阻,危險后果自負。忍受著腰部5級傷殘疼痛的趙喜昌,無論在東江邊、紅花湖旁,還是遠至博羅、惠東、龍門等水域,憑著一腔樂于助人的熱情和過硬的水上本領救死扶傷,成功打撈尸體160多具,挽救30多條條寶貴的生命。趙喜昌說到:“水里撈尸水情險惡,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是常事。撈尸需要膽量,也是對意志的考驗。當我在水里工作時,我就想那個溺水的人就是我的朋友、我的親人,他媽媽還在岸邊哭得厲害,我就有動力工作了。”
據了解,按照市場價打撈人員打撈尸體的費用并不低。趙喜昌卻認為,救人這件事還要談報酬,那是對他的侮辱。對于做好事遭受人誤解,他說到:“你吹你的冷風,我做我的雷鋒。”遇到堅持要給他酬金的家屬,趙喜昌強力拒絕,總說:“你要記得我是從‘雷鋒團’出來的,你就當雷鋒還活著。”這種“活雷鋒”的精神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好人事跡見報整整等了四年
最先采寫報道趙喜昌感人事跡的東江時報記者逯延勐道現場道出了采寫過程的原委。他說到,在得知趙喜昌樂于助人事跡后,發現到了趙伯伯身上煥發的新時代雷鋒精神,覺得很有新聞價值,就一直聯系趙想做一個專訪,卻屢次遭到趙的拒絕。逯延勐說:“我等這個專訪整整等了四年。”
后來逯延勐了解到其實趙喜昌一直飽受非議。他說:“自從趙叔叔干起了水上打撈這件事后,曾受過一些人的誤解,有些人諷刺他是為了出名才干的,有人忌諱甚至都不愿與他握手等,所以他一直不愿意走到公眾面前。”后來逯延勐表示,他是想要通過宣揚趙喜昌“水上救撈”這些事,弘揚新時代的雷鋒精神,這才讓趙喜昌答應了做東江時報的專訪。

不慎遇到溺水怎么辦?
善于水上救人的趙喜昌還現場傳授如何在水里救人和自救的技巧。他現場拿著隨身的皮包、衣服、褲子示范,通過打結連接在一起就組成了緊急情況下最便捷的救人工具,演示了在沒有救生圈等工具的情況下,如何用這些身上衣物救人的方法。
他提醒師生要重視水的危害性,岸邊有水但沒欄桿的地方要堤防,游泳要帶上泡沫救生圈,遇到有人不慎溺水時見義勇為時要學會動腦筋。
現場互動環節中,同學們踴躍提問,趙喜昌親身演示傳授救人技巧。青年志愿者協會志愿者體育系男生林同學立說到:“趙伯伯水上救人的經驗方法比書本上的知識更具有實踐性,希望您能夠把這些好方法匯編成冊讓更多人受益。”
有女生問到,在不懂游泳卻不慎落水情況下要怎么自救。趙喜昌說到:“如果你不小心溺水了,又不會游泳,你就在水上大吸一口氣,有多大口就吸多達口,頭要看著天,手在水下而不是水上劃動,憋不住氣時要快速換氣,然后呼喊救命等待救援。”
在講授救人與自救技巧時,趙喜昌語重心長地說到:“同學們,不管你多難的事,都別干傻事。想不開的時候,把事情往后放一放,想想養育你的父母,生命是最寶貴的!”

好好學習就是學雷鋒!
“雷鋒為了省汽油,他把汽車油路拆開認真研究,這就是認真學習鉆研的釘子精神!”趙喜昌深情地說,“你們大學生現在好好學習,鉆研自己的專業,成為有專業水平的能人就是學雷鋒!”
“好好學習,讓自己有本事學雷鋒!”趙日興副書記在總結中強調,每一位師生都要向趙喜昌一樣,勤勤懇懇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成為一個熱愛生命、尊重生命、懂得感恩的人,讓趙喜昌播灑的雷鋒種子在這塊熱土上茁壯成長。
(陳玲玲 吳余芳/文 蔡淑苗 陳曉萍/圖)
更多有關"救人,學雷鋒,東江,水上,說到"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惠州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