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散與生成 潘公凱藝術展”在浙江美術館開幕
2014年3月28日,彌散與生成—潘公凱藝術展”在位于杭州的浙江美術館開幕,展覽以研究和反思為目的,在“彌散”和“生成”這兩個關鍵概念下,指向核心的問題意識,以提出問題,探討問題,引發討論、批評和爭辯,進而拋磚引玉,在當前文化情景中增添學術氣氛。
整個展覽分為水墨畫、裝置、史論、和建筑四個板塊:水墨部分名為“筆墨與人格精神”,展覽的主體是潘公凱創作的25米水墨長卷,以及30件水墨精妙的作品,這部分是對傳統筆墨精神和修養格調的理解和的當代呈現。裝置部分名為“錯構與轉念”,展示潘公凱新近創作的兩件裝置作品,是西方當代藝術的構成要素和東方人文情懷的意象化統一,體現了關于西方當代藝術的不同于阿瑟·丹托和漢斯·貝爾廷的東方建構;史論部分名為“自覺與四大主義”,集中展示潘公凱的理論研究文獻,特別是展線近100米長的《中國現代美術之路圖鑒》文獻成果展。這是他將近現代美術史研究納入現代性題域進行分析,用現代性研究的框架完成新的理論建構。建筑部分名為“生成與營構”,展示潘公凱的建筑設計方案,其中包括他為中國美術館新館設計的方案模型,反映了他將建筑中實驗性、藝術性的維度與實用性緊密結合起來的努力實踐與探索。本次展覽除了這些重要的作品以外,展示空間中還穿插有藝術家的相關影像、文獻和手稿,可以說是從各種角度全面呈現潘公凱藝術思考與實踐的研究型展覽。
配合本次展覽還將出版一套四本的展覽文獻圖錄,該圖錄與本次展覽的四個部分相互呼應,分別名為《筆墨與人格精神》、《錯構與轉念》、《自覺與四大主義》、《生成與營構》。四本圖錄除了收錄展覽作品圖片以外,還集中整理刊載了近年來潘公凱與其他知名學者撰寫的理論研究和學術評論文章,以及潘公凱與學者、學生、同行的多次重要的學術談話。這套圖錄將是對展覽重要的補充,也是系統研究潘公凱藝術思行的重要參考文獻。
展覽期間,主辦單位還將在浙江美術館舉辦數場學術研討活動和講座,屆時將有國內外重要藝術家、專家、學者參與,將圍繞本次展覽提出的問題和思路進行深入研討,并且和出版物一起形成本次展覽的有機延伸。展覽將持續至5月4日。
宣傳部 徐新立/整理
2014年4月1日






更多有關"展覽,圖錄,名為,本次,筆墨"的文章請點擊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