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各單位以多種形式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
公共管理學院深入基層群眾 廣泛深入調研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針對干部“四風”方面和學院改革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師生最希望、最迫切解決的實際問題等,學院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基層廣泛征求意見,確保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實有效。
院黨政領導班子圍繞“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職責和分管工作,分為三個小組,召開教職工、研究生、本科生座談會,以個別談話、深入現場調研等方式,就學院的教學質量提升、精神文化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社科領域學科建設、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畢業生去向、研究生招生制度等各方面的問題和師生關心的其他熱點、難點問題征求意見和建議。
此項調研活動下周持續進行,最終及時將收回的征求意見建議予以分類梳理,并認真分析情況,查找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和建議,為師生員工排憂解難、辦實事相結合,與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相結合。
(公共管理學院)
北校區綜合管理中心班子深入基層單位調研廣泛征求群眾意見
4月9日上午,按照學校關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安排,結合北校區實際,北校區綜合管理中心班子成員到校區基層單位軟件技術學院,就校區管理、協調和服務保障等聽取意見、建議,廣泛征求群眾意見,認真聽取了軟件技術學院院系領導班子成員、骨干教師和學生代表的發言。北校區綜合管理中心負責同志表示,老師和同學充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分體現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識和對校區發展的關心,幫助中心領導班子查找問題、改進作風、改進工作。中心將以此為契機,及時加油鼓氣,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把這些意見和建議進行整理歸納,屬管理中心的問題,我們立行立改;屬學校其他部門的問題,我們將及時反饋、協調,追蹤落實,及時把師生反映最突出的問題解決好。
(北校區綜合管理中心)
后勤集團領導班子深入開展調研、廣泛聽取意見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后勤集團領導班子為廣泛聽取意見,按照校黨委的要求和后勤集團黨委的具體安排,組成四個調研組,于3月31日下午、4月1日下午分別組織所屬20個單位的職工代表,針對集團領導班子和個人在“四風”方面的問題和制約后勤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展開交流座談。
作為直接為師生生活和教學、科研提供服務與支撐的部門,后勤集團高度重視師生訴求。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后,后勤集團負責同志就針對各類座談會上收集到師生反映較多的六大類熱點問題制定了整改方案和工作計劃,如針對師生反映維修不及時等問題,后勤集團積極推進后勤數字化服務大廳建設,力爭實現隨報隨修、限時維修;為方便教職工生活,已經在盛和苑開建超市、餐廳等商業配套項目,為教職工購物和餐飲提供便利;針對學生反映教室電扇臟、通宵自習教室少的問題,已經安排教室管理部門對所有教室的電扇進行全面清洗、維修,并在新校區核心教學北區西3號樓安排3層、4層教室作為通宵教室全部開放等。后勤集團將嚴格踐行“立行立改”的活動要求,通過辦好一件件師生關心的實事,提升管理與服務水平,讓師生切實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的效果。
(后勤集團)
教育系組織觀看影片《現代史系列—焦裕祿》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在河南蘭考縣調研指導教育實踐活動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進教育系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增強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4月10日下午,教育系組織全體教工黨員及學生黨員代表70余人集中觀看了影片《現代史系列——焦裕祿》。
焦裕祿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樣。1962年至1964年,焦裕祿同志擔任蘭考縣委書記,帶領全縣人民戰天斗地,奮力改變蘭考貧困面貌,后積勞成疾,應肝病不治不幸逝世。鄭州大學港臺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特邀專家周文順教授主講的《現代史系列——焦裕祿》真實生動地反映了焦裕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跡,再現了他在蘭考工作期間,以堅強的毅力、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的忠誠,帶領全縣干部群眾治理“三害”、戰天斗地的撼人心魄場面。
觀看影片后,現場與會人員感觸頗深,紛紛表示:雖然時代變遷,但焦裕祿同志所代表的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卻永遠沒有過時;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要學習焦裕祿先進事跡和弘揚焦裕祿精神,自覺地對照自身在“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注重品行鍛煉,把黨的優良作風落到實處。
(教育系)
國際教育學院舉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講座
3月27日下午,根據《國際教育學院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的計劃安排,我院邀請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葛坤英教授做了題為《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途徑和方法》的專題講座。
講座從“堅定立場探索創新、用愛搭建師生心橋、廉潔自律慎于操守、排解怨氣和諧內心”四個方面對如何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了具體而生動的闡述。葛教授緊密聯系我院工作實際,穿插古今中外實例,從社會背景入手分析了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必要性,并結合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在學習教育中“拓展思路、解放思想、轉換視角、跟蹤思考”的實踐方法。她指出,國際教育學院是鄭州大學面向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國際教育和留學生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復雜性。這就要求學院每一位教職員工要樹立全員責任意識,加強學習,依法管理,掌握不同文化背景的溝通方式,掌握解決問題、消解矛盾的有效方法,搭建起國際師生間的心橋。黨員特別是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廉潔自律,注重對師生群眾的人文關懷,構建愉快和諧的工作氛圍。
通過講座討論,大家更加堅定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立場,深刻領會了教育實踐活動的目的意義、基本要求和方法步驟,振奮了精神,凝聚了情緒,為進一步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夯實了理論基礎。
(國際教育學院 毛 雪 李 莎)
遠程教育學院圍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工作
4月3日,遠程教育學院在逸夫樓四樓會議室召開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座談會,介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實現中國夢系列重要講話》的學習心得體會。與會黨員就此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一致認為總書記的講話順應歷史潮流,反映群眾心聲,學習總書記系列講話是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今后一定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思想認識。
學院向全院黨員干部發放《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征求意見表》,廣泛聽取大家意見,推動學院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實開展。
學院認真組織全院黨員干部一起觀看紅色經典影片《周恩來的四個晝夜》,使全體黨員接受了一次生動的群眾路線教育。
(遠程教育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向汝州溫泉鎮中學捐贈語音設備
4月4日上午,汝州市教育體育局副書記郭長偉,溫泉鎮副鎮長劉京渠一行向信息工程學院送來錦旗和感謝信,感謝信息工程學院向汝州市溫泉中學捐贈了一批語音設備。
信息工程學院語音實驗室籌日前進行了設備更新。經過對更換下來的設備進行核查,學院認為經過維護后還能部分地利用,并可作為貧困地區中小學科普器材。汝州溫泉中學是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扶貧單位,該校沒有一個語音實驗室,急需電腦對學生進行科技知識普及。信息工程學院捐贈的語音設備,為貧困農村中小學利用電腦進行科技普及提供了載體。
(信息工程學院)
藥學院舉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題報告會
4月3日下午,藥學院開展焦裕祿精神學習活動,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做題為《弘揚焦裕祿精神,為民務實清廉》的專題報告,從三個方面對弘揚焦裕祿精神,為民務實清廉做了論述。第一,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做到深學、細照、篤行。學習焦裕祿同志牢記宗旨、心系群眾的公仆精神,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實事求是、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不怕困難、不懼風險的大無畏精神,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奉獻精神。第二,把焦裕祿精神作為標桿,高標準推動教育實踐活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切實加強全體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聚焦作風建設,集中解決“四風問題”,開展“六問六帶頭”活動,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第三,弘揚焦裕祿精神,為民務實清廉,凝聚強校興院夢的強大正能量。要當好服務群眾的“勤務員”、學習群眾的“研究員”、凝聚群眾的“引領員”。按照校黨委書記鄭永扣在鄭州大學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上的指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群眾觀點,弘揚優良作風,著力解決突出問題,保持清廉本色,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動學校事業科學發展的強大力量。要堅持把教育實踐活動作為推動藥學院工作的重要機遇和強大動力,把提升學院綜合實力工作作為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的具體抓手,努力促進學院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大家一致表示要學習焦裕祿精神,以焦裕祿同志為榜樣,弘揚艱苦奮斗之風、求真務實之風、服務群眾之風、知難而進之風、敬業奉獻之風,扎實努力工作,為提升鄭州大學和我院的綜合實力貢獻力量。
(藥學院)
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召開征求意見專題座談會
為深入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黨委本周分別召開青年教師和學生代表專題座談會,就學院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在“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入交流,征求意見,查找問題。院黨委負責同志就大家提出的部分問題進行了解答和說明,承諾會及時梳理歸納各項意見和建議,積極整改。
(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
旅游管理學院積極為畢業班學生提供就業服務
為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基層,了解師生最關注的問題和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學院召開畢業生代表座談會,就同學們關心的就業情況進行交流和溝通。學院還為畢業生聘請了免費的法律顧問,維護學生的的權益,并幫助推薦旅游專業的工作。
(旅游管理學院)
二附院舉辦教育實踐活動專題報告會
4月10日下午,鄭州大學二附院邀請中共河南省委黨校李國友教授作題為《關于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幾個問題》專題報告,圍繞什么是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從哪來的、群眾路線將往哪里去、如何在實踐中堅持群眾路線等問題深入剖析了群眾路線的起源、發展歷程等。醫務人員表示,要切實以群眾路線相關精神指導工作,多一分責任心,多一分敬業意識,多一分奉獻精神,立足本職工作,從我做起,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二附院 彭永強)
鄭州大學版權所有,禁止非法轉載!2014-04-13 17:15:34
更多有關"實踐活動,群眾路線,教育,焦裕祿,學院"的文章請點擊進入鄭州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