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跨國交流 跨國情誼
3月16日上午9點,惠州學院首批國際交流生——日本札幌大學泉敬史教授和17名交流學生圓滿結束了為期三周的漢語培訓課程,依依不舍地踏上了歸國的旅程。
回國前,泉教授聲色動容地說:“托你們(惠州學院)的福,我們從日本來的17名學生和1名老師很開心,很愉快、很滿意地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惠院時光。我發現中國學生學日語很有天賦,也很勤奮。我來了兩周之后發現他們的水平大大提高了。中國學生和日本學生的友好關系應該要繼續延續下去。我們明年再來。”
床井佳紘同學開心地說:“我們感謝惠州學院師生的悉心關愛。我們在惠州學院學習初級漢語、書法、太極拳、剪紙課程,參觀惠州知名企業、旅游景點和客家風情建筑等。中文能力提高了。回國后,我會繼續努力學習中文,為畢業后從事與中文有關的工作打好基礎。”
課程結束前,記者采訪了師生們。

泉敬史教授:我很滿意本次漢語培訓課程
采訪中,泉教授愉悅地告訴記者,他對漢語培訓課程安排表示很滿意。他認為這樣的培訓活動有三方面好處:“第一,我的學生和這邊的學生能夠成為好朋友,下一次再來時他們打招呼就可以用‘好久不見了,朋友’的方式,這種友誼是學生最大的財產。第二,有些學生計劃畢業后從事與中文相關的事業,有的希望能夠當翻譯員,這些培訓課程對他們的漢語水平有著很大的幫助。第三,大部分學生都是對漢語有著極大的興趣才報名參加培訓活動的,他們回國之后也會對漢語學習有更深的印象。”
當記者問及日本札幌大學為何選擇來惠州學院開展漢語培訓課程交流培訓時,泉敬史教授笑著說,一切源于偶然。作為中國文化課程的專業教師及校長助理的泉敬史教授負責該校的國際交流事務。他一直在為日本札幌大學尋找一間合作院校,先后到過武漢、北京、石家莊等地考察各地高校。
2012年10月,一次偶然的機會,時任浙江工商大學客座教授的泉敬史教授,在遇到了一位日語翻譯水平高、熟悉日本文化的女研究生。這位女生的表現讓泉敬史教授感到驚喜,心想這位女生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對日本和服、俳句等日本文化了如指掌,那么她畢業的學校肯定也是花費了很多心思去培養日語專業的學生。他興奮地問她“你是哪里畢業的學生?”那位女生說:“我是惠州學院畢業的。”就是中國女學生的這么一句話,讓日本札幌大學校長助理泉敬史教授對惠州學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是它了!終于找到一間滿意的學校了。”泉敬史教授這樣回憶自己的經歷。2013年1月,泉敬史教授第一次來惠州,洽談合作協議。2013年11月,在泉敬史教授的陪同下,該校山田玲良副校長來到惠州簽訂兩校合作協議。2014年2月,他帶著17名對漢語及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學生來到惠州學院,參加“惠州學院——札幌大學交流學生漢語培訓班”學習。
泉教授說:“如果說漢語培訓班有哪些要改進的話,我希望下次活動能夠舉辦得少一點,多留些時間給中日兩國的學生去交流更有利于增進友誼和提高漢語水平,希望貴校能夠讓我的學生和中國學生一起住在學生宿舍。木村葵與惠州學院學生一起居住,其他住學術交流中心的同學很羨慕木村葵。“同時,他還表示,希望惠州學院給予日本交換生更多的選擇自由,比如,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課程及結對子的人選。
他還談到,由于此行學生沒帶手機,出行、交流都成為很大問題,他希望學生下次可以擁有能在中國使用的手機,因為通話也是中日學生交流的一種好方式。

日本交換生:我們對中文和中國文化感興趣,漢語是我們的第二外語
漢語培訓班設置的課程包括初級漢語、中級漢語,書法、太極拳、剪紙課程。三周來,每天早上8點上第一節課、一節課45分鐘。每節課,惠州學院老師都用中文講授課程。部分日本交換生反映一開始不太習慣。
中文講得最好的床井佳紘同學說,相比而言,日本札幌大學早上九點才上課,下午比我們提前一個小時上課,一堂課的上課時間是90分鐘,而且聽懂老師用漢語教中國文化知識也成為他們學習最大的困難。不過,這一切,同學們很快就適應了,覺得這樣也不錯,有一個完整的漢語語言環境。他得意地說:“有時候我成為中國老師的翻譯小助手。”
石田誠也談到,惠州學院的課堂紀律比較嚴格,課程也由學校和老師統一安排,學生必須上課不能遲到,而日本大學課堂教學由學生自主選擇安排課程,不想上課就不去上,較為自由。他認為,課堂紀律嚴格也不錯,他們就有更多的機會和老師、同學們進行口語對話練習,可以學到更多的中文知識了。石田誠強調:“我對中文和中國文化感興趣。在所有課程中,我最喜歡漢語和太極拳。”
平日除了上課,惠州學院還組織日本交流生到惠州旅游景點游玩,到惠州知名日企參觀。聊起惠州的名勝風景時,說起前些天去參觀的客家圍屋和西湖時,山內紗希說:“惠州的風景很好,空氣也十分新鮮。我們都感覺到惠州有歷史感,經濟發展。”
采訪中,記者發現,日本交換生對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學習有很高的熱度。教授漢語口語課的鐘秀妍老師說:“他們對學漢語真的很認真,有一次學校組織他們參觀圍屋,但有幾個人不想去,他們想學多點東西,于是我就過來臨時和他們上課了,這點令我很感動。這種求知似渴的精神,我們得多向他們學習。”
已經考取了漢語水平證5級的木村葵,目前就讀于日本札幌大學英文專業大四部,這是她第三次來中國了。“漢語是我的第二外語。”問起最初選擇的目的時,她回答,“因為上大學前曾去過臺灣,很喜歡中國文化,所以希望能去中國更多的地方旅游。”木村葵告訴記者,今年四月畢業后她打算在一家日本旅行社的中國分公司實習工作。
床井佳紘是日本札幌大學一名大一的男生,他能夠簡單地與記者進行漢語交流。當與他結成對子的中國學生想要幫他翻譯記者的問題時,他搖搖手說“不用,我聽得懂。”這一次過來交流,他最大的目的是進一步提高他的中文會話能力。此前,他曾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當過交流生,他想畢業后從事于中文相關的工作,再一次來到中國也是為工作提前做準備。

授課老師:我們用游戲、圖片、歌曲的方式讓他們理解漢字
作為惠州學院第一批國際交流生,惠州學院又相應地采取了哪些教學方法幫助日本交流生更好地理解漢字呢?主要負責初級漢語口語和讀寫的郭麗老師說:“我用游戲、圖片、歌曲的方式讓他們理解漢字。”
大多數日本交流生看得懂漢字但是不會讀。這對于只教中國學生的郭麗來說,這是一種新挑戰。郭麗老師坦言:“每一次上課時,每說一個詞語或句子,我馬上在黑板上寫拼音。說一個句子或者一個詞的時候,馬上在黑板不停地寫拼音。準備課件的時候我也會花費很多心思,動用各種教學手段和道具去讓他們明白,比如找了日本明星的圖片向日本交流生解釋‘胖’和‘瘦’。特別是,由于中日兩個文化的接近性,導致了部分文字的同形不同意,如,日語的‘娘’字與漢字的‘娘’字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在日語中,‘娘’就是‘女兒’的意思。在中文中,‘娘’是‘母親’的意思。”
鐘秀妍老師主要為三位漢語水平較高的同學教授中級漢語班(主要講授漢語句式訓練)、開設中國文化概況講座,她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日本學生對中國文化、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鐘老師也會在上課過程中選擇相關話題作為教學材料,引起學習興趣。
“中日文化有些地方相似,學生的整體性格也差不多,但是日本學生很認真、特別有禮貌。相比中國學生來說,他們不太熟悉,所以顯得有點拘束和不適應。”任綜合漢語課的何木風老師對記者如是說。
幾位授課老師都說:“我們累并快樂著!”

結對子同學:我們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為了幫助交流生更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惠州學院安排17名外語系日語專業的學生與札幌大學交流生結成對子,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相互交流與學習。在日本交流生提高漢語水平的同時,惠州學院與日本交流生結對子的日語專業學生也說這三個星期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日語口語水平。
即使交流生的課程很滿,學校安排的課外活動也多,但面對新同學的各種邀請,他們也很樂意一起玩。說到這里,泉教授深有感觸地說:“這里的學生對我們的學生有著極大的關心。他們經常一起吃飯,一起玩,一起唱卡拉OK,我非常感謝。”他表示這是很好的交流機會。
山內紗希告訴記者:“他們都很熱情,我們相處得很開心。”惠州學院外語系的黃曉麗和動漫美少女山內紗希成為結對子。在開學典禮上,她們第一次見面。簡短的幾句自我介紹后,曉麗同學便用一口流利的日語和紗希聊開來了。
校報記者黃曉婷也加入他們的活動中。曉婷說:“我們都很喜歡動漫,因此很有話聊哈哈……我們會討論海賊王里邊的人物,紗希說她也像路飛一樣是個吃貨。”帶著對日本鬼片的好奇和動漫的向往,她們在曉麗宿舍一邊吃日本的零食如明治抹茶餅干,一邊看日本恐怖片《咒怨》。她還帶紗希去吃本地的特色小吃。她們倆相處很愉快。
“在這里我感到很開心,因為這里的學生很熱情,經常主動帶我們去玩并且吃好吃的東西。”床井佳紘說。說到美食時,大家都興奮起來。山內紗希開心地說:“拉面啦,炒飯啦,小籠包,噢,還有麻辣燙也好好吃!”石田誠則說:“我喜歡吃牛肉,這里的牛肉好好吃。”菅原大說:“這里的肉菜比較油膩但很美味,剛來時還拉了肚子,不過后來就習慣了。”
三周時間轉瞬即逝,給惠州學院和日本交換生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在畢業典禮暨匯報演出上,惠州學院師生爭相與日本交流生擁抱、合影留念。他們久久不愿離去。
黃曉麗說:“回憶這三周的點滴,一開始以記者身份相識到后來每次游玩和采訪都相約一起,慢慢變成好朋友。這次的相逢讓我知道人與人相處可以用眼神微笑蹩腳的英語和日語傳遞情感,而這勝過一些用噼里啪啦的‘共同語言’的人敷衍的相處。看著他們坐上離開惠州的車時,我們真的要抓狂了。”

林紅主任:今后雙方還將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
記者采訪外事辦林紅主任及外語系郭雅琴副主任介紹道,2013年11月,惠州學院與日本札幌大學簽訂3年合作協議,雙方互免學費,日本派遣17名留學生及一名教授來惠州學院學習三周,惠州學院派兩位優秀學生及一名老師前往日本學習工作一年。林主任說:“這個開始很成功,以后還會繼續合作。”
林紅主任向記者透露,惠州學院與札幌大學計劃通過三個階段不斷完善兩校的合作:從學生互換到學分互認再到學位互授和聯授,“2+2式”的模式將是以后的開展重點,即從三周來華和一年訪日,逐漸過渡到互相交換兩年,最終獲得兩校的畢業證。
郭雅琴副主任說,惠州學院漢語培訓班的教學將根據日本師生的意見,不斷改進課堂教學及調整上課的難度系數,以使兩校的辦學合作再上新臺階。
焦點撞擊
日本留學生留言墻
惠州很漂亮,學院很美麗,老師很可愛,同學很親切,來到惠州學院真好,我可以學習很有意思的太極拳,也可以和喜歡動漫及K-POP的同學談知心話語。我過得很高興,謝謝大家。——久保有紀
我覺得惠州是個很好的地方,惠州人熱情好客,惠州菜美味可口。在惠州生活,我覺得很舒服。明年我還想再到惠州來學習交流。——石田誠
我愛惠州。我愛惠州學院。離開惠州時,讓我說聲“多謝”,說聲“再見”。See you again。——山內紗希
明年,我還想來惠州,到惠州學院來學習交流。在短暫的三周里,我過得很快樂,受到了惠州學院師生的悉心關照。諸位,謝謝了!我還想說,我愛惠州,也愛惠州的菜。——水戶佳柰子
惠州人很善良,惠州學院師生很好,我交到了許多朋友,學到了不少知識。我想說,朋友,你教得很好,謝謝你。——岡崎大祐
我覺得惠州的空氣很好,惠州生活很舒適。我要再來惠州,再來惠州學院!——床井佳紘
在惠州學院學習的三周里,每一節課,我都認真聽。我發現,漢字的不同發音會導致詞義的不同。我要學好漢語,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對方理解我的意思,是我很開心的事。多謝各位老師,多謝各位朋友。——鈴木千春
我在惠州學院渡過了快樂的三周,太感謝了。惠州學院的老師和學生都很熱情。我很喜歡。We had a great time.Thank you very much. ——飯田未華
我三個星期在惠州。我度過了快樂的日子。我喜歡太極和中國菜。我有很多好朋友。我想再來惠州,我想再見到我的朋友們。謝謝。——菅原大
惠州漂亮。惠州學院寬廣。惠院人很熱情、友善!我過得很快樂!謝謝大家!——佐佐木莓

新聞鏈接
日本札幌大學簡介(480字)
札幌大學,英文名稱:Sapporo University。是于1967年設立的日本私立大學。大學的簡稱為“札大”。札幌大學設有外國語學院、法學院、文學院,研究生院設有法學研究系、經營學研究系、外國語學研究系、經濟學、文學研究系。 各學院專業包括:英語學、俄羅斯語學、經濟學、經營學、商務溝通交流學、法學、自治行政學、日本文化學、比較文化學。研究生院專業包括:法學、經營學、英語、俄羅斯語、地域經濟政策、文學。 札幌大學的學生證上面采用了IC卡技術,上課前只需在教師前的讀卡機上掃描一下即可登錄到上課狀態。
此外,學校還有面向學生的專用互聯網主頁,可以在上面確認每名學生的時間日程表,所須學分數,出席和欠缺課堂次數,以及成績的確認。
入學條件包括:
A、年齡在18—28歲之間;
B、在本國擁有12年完整教育經歷;
C、日語有相當于“日本語能力測試1級”的水平(不必有1級證書)。
學制:學校采取學年學分制,四年修滿120學分,學歷被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認可。
學費:約110萬日元 (含20萬入學金)
獎學金:擁有日本學生支援機構提供的多種獎學金,3萬日元-12萬日元/月不等。
札幌大學為成績優異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生活補助。
(鐘飛霞 黃曉婷 彭鈺靈 吳耿純/文 王澍 王影影 胡梓浩 陳婉林/圖 編輯 鐘飛霞)
更多有關"惠州,漢語,日本,札幌,學院"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惠州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