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業大學三項科技成果通過鑒定
4月18日上午,湖北省科技廳主持召開了科技成果鑒定會,湖北工業大學三項科技成果“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復與固廢處理的環境巖土工程技術及應用”、“帶調壓閥的水輪機智能調速系統”、“生物法結合膜技術制備高純度茶皂素工藝”順利通過鑒定。
副校長董仕節出席了鑒定會,科技與產業處、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輕工學部等負責人、合作單位代表及課題組成員參加了鑒定會。省科技廳成果處李述武處長主持會議。
“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復與固廢處理的環境巖土工程技術及應用”由湖北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和武漢大學共同完成。該成果圍繞國家環境修復和生態文明建設重大需求,采用理論研究、模型試驗和現場監測等手段,開發土壤地下水環境修復、高含水固體廢棄物處理、邊坡生態修復等環境巖土工程關鍵技術,該項目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科學價值,成功應用于工程實踐,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應用前景廣闊。
“帶調壓閥的水輪機智能調速系統”由湖北工業大學和武漢四創自動控制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完成。該成果提升了水輪機調速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了系統的控制精度,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性成果。該成果已在國內外多個水電站投入運行,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生物法結合膜技術制備高純度茶皂素工藝”由湖北工業大學和湖北宜恒茶油產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完成。該項目以提取茶油后的茶籽粕為原料,建立了低溫復合蛋白酶解、兩級超濾膜技術和重結晶技術聯合制備高純度茶皂素新工藝及高純度茶皂素檢測方法。該項目工藝過程簡單、收率高、能耗低、低排放,該成果為茶籽資源綜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其應用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
經過質詢與討論,以上三個項目的鑒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這三項科技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帶調壓閥的水輪機智能調速系統” 在電氣-機械-液壓聯動控制Petri網模型應用方面,居于國際領先水平。
更多有關"皂素,湖北,水輪機,調速,鑒定會"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湖北工業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