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湖北區賽在武漢工程大學舉行
本網訊(通訊員傅雯萍)4月26日,第五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湖北區賽在武漢工程大學流芳校區圖書館二樓報告廳成功舉行。本次大賽經國家臺灣事務辦公室批準由廈門大學主辦,武漢工程大學教務處、外語學院、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承辦,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及上海予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武漢市外國專家局副局長兼武漢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外國專家處處長翁云根、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張再紅教授、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翻譯系副主任胡孝申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曾靜副教授、湖北大學外國語學院蔡蕾副教授、湖北經濟學院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劉振、武漢工程大學外語學院王振洪副教授擔任本次大賽評委。

本次大賽共有來自全省28所高校的代表隊參賽,在經歷了上午第一輪激烈的半決賽后,16名選手進入決賽。決賽中,選手們運用嫻熟的口譯技巧、流利的英語、標準的發音、出眾的臺風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比賽,超強的實力加上不凡的發揮贏得了陣陣掌聲,充分展示了湖北省大學生英語應用的最高水平。
經過激烈的角逐,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朱浩然、湖北經濟學院的董慧敏脫穎而出,獲得本次比賽的特等獎。武漢工程大學選手外語學院英語專業學生文幸在比賽中獲得二等獎,取得華中賽區區賽資格。
評委會主席、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翻譯系副主任胡孝申教授做了精彩的點評。胡教授首先表達了對大賽承辦單位的感謝,贊賞了參賽選手的精彩表現,參賽選手嫻熟的翻譯能力令人佩服,但選手們應注意翻譯措詞,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賽后,武漢工程大學外語學院院長彭石玉教授代表賽區組委會為參加本次大賽的七名評委頒發了榮譽證書并合影留念。

本次口譯大賽為省內各高校翻譯碩士(MTI)和翻譯本科(BTI)專業提供了交流和學習的平臺,活躍了湖北省英語翻譯方向的學術和學習氛圍,為武漢工程大學師生提供了一次近距離直觀理解口譯的機會,也為武漢工程大學今后招收和培養翻譯碩士(MTI)工作奠定了基礎。
海峽兩岸口譯大賽簡介:
海峽兩岸口譯大賽是由廈門大學發起并主辦、海峽兩岸高校共同參與、在兩岸高校的教育和學術領域有重要影響力的交流活動。經過過去五年的發展,大賽已發展成為海峽兩岸教育界、特別是翻譯界的品牌交流活動。五年來,大賽規模不斷擴大,參賽學校數量由首屆的40余所增加到第四屆的180余所。參賽選手中本科生約30%,研究生約70%;大陸選手來自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西北七個行政區的高校;臺灣選手分布從南部的高雄,直至中部的彰化和北部的臺北。
從2014年3月開始,第五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將圍繞校級賽、區級賽、大陸決賽/臺灣決賽和兩岸總決賽四個級別逐級展開,賽事前后持續約7個月。為提高大賽在世界華人青年中的影響力,第五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在前四屆活動的基礎之上,繼續拓展兩岸高校參與面,與此同時積極探索實施將香港和歐美地區等世界知名院校納入比賽體系的計劃,致力于將大賽建設成為全球范圍的英漢口譯品牌賽事。目前,第五屆大賽組委會已成功邀請到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及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數所高校學生參與到本次大賽中來,大賽影響的地域和層次日趨多元,影響力持續增強,為兩岸教育及民間交往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理想平臺,已獲得國臺辦、教育部的重點關注與大力支持。
更多有關"大賽,口譯,武漢,海峽兩岸,翻譯"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武漢工程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