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
時間:10-29 來源:東華大學 出處:www.gd-seeyon.com
[人民網]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開幕(專欄摘錄)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3.png)
(注:徐明稚校長發表演講 論《品牌與國際時尚之都建設》)
4月23日,由東華大學承辦的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即將開幕。作為歷屆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的品牌項目,今年的活動繼續以“論壇、展覽、大賽、秀場、市集”等為平臺,通過匯聚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話時尚教育與創意產業的焦點話題,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展示時尚教育育人成果等服務社會改革發展。東華大學校長徐明稚強調,東華大學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上海產業布局,構建“一體兩翼”的學科發展新格局(以“紡織”為主體,“材料、設計”共同發展),促進學校辦出特色,發揮知識和人才的“溢出”效應。
2014年是東華大學在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期間舉辦國際時尚論壇的第20個年頭。本次論壇含“主論壇”和“特色論壇”兩大版塊,其中“主論壇”邀請了來自巴黎、米蘭、倫敦、東京、紐約等五大時尚之都頂尖設計院校與機構專家,就流行趨勢預測及發布進行智慧的交流碰撞,深入探討未來時尚的發展方向。“特色論壇”將舉辦上海品牌發展論壇,并連續第三次與國際同步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同時通過“海派時尚”官方網站發布及海派創新旗袍現場展示等形式,便捷、直觀地發布了2015/2016秋冬的上海,什么樣的色彩、圖形、服裝、面料、鞋履、箱包、首飾乃至陳列最流行。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劉曉剛表示,“當下的上海,已經具備了提出自己時尚主張的底氣。提出海派時尚主張,只是實現‘時尚之都’的理念準備,還需‘秉承海派傳統、凝聚新價值觀;領悟全球時尚、極致海派特色;建立理論體系、發表研究成果;加強人才培養、儲備行業精英;利用多元傳媒、創新商業渠道;依托政府支持,搭建公共平臺;對接投資資本、實現市場價值;持續跨界合作、擴張邊際效應’等多方面的努力。”
東華大學副校長劉春紅認為,如果說把握時尚話語權是時尚創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源泉,那么,人才就是其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時尚教育則是其得以生存和延續的基礎。東華大學常年堅持國際合作、校企聯袂的培養模式,積極培育世界眼光和本土意識兼具的時尚創意人才。學校已與包括法國巴黎、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意大利米蘭及日本東京等世界五大時尚之都著名服裝院校在內的12個國家和地區的36所院校開展包括本科學歷教育、研究生學歷教育、課程合作等多種形式合作。學校不僅邀請了維維安·韋斯特伍德等眾多國際頂尖服裝設計大師和設計界權威人士擔任顧問教授,還邀請了92位國外優秀教師在學校開出了90門國際合作課程。東華學子足不出戶,也能盡享世界優秀師資的教學法和教育理念。在校企合作辦學方面,東華大學與施華洛世奇、伊泰蓮娜、德庫寧、意大利IED等著名企業聯合在校內建立了25個時尚研究基地,在雅戈爾集團、報喜鳥集團、波士登集團、杉杉集團、ESPRIT、ADIDAS等中外著名服裝企業建立了33個教學實習基地。
今年“時尚論壇”上展示的海派創新旗袍就是由服裝·藝術設計學院研究生馬玉儒等同學參與設計的。馬玉儒,本科和碩士研究生都就讀于東華大學,從多次參加東華大學-施華洛世奇創意設計大賽、TOUGH牛仔褲改良設計大賽等國際合作、校企聯袂性質的賽事,到兩次參加新西蘭“世界可穿著藝術大賽”折得桂冠,再到此次創新服飾作品被作為海派流行趨勢發布的佐證作品,貫穿于專業教育全過程的“國際合作、校企聯袂”培養模式讓她受益良多。如今,更多的在校生被東華濃厚的時尚氛圍所感染,積極投身于時尚創意實踐。此次時尚周亮相的所有學生設計作品就均圍繞“海派時尚”主題展開,展現了東華學子對“海派時尚”的理解與表達。
論壇上,東華大學與英國愛丁堡大學校方代表還將共同為新設立的“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成立揭牌。該學院經教育部批準成立,是東華大學下屬的非盈利性中外合作辦學的二級學院,學院將按照學校“一體兩翼”的學科布局,努力實現“四個一流”,即:締造國際一流時尚創意學科、引進國際一流教育體系、匯聚國際一流師資、培養國際一流時尚創意人才。
同時,為充分展示“海派時尚”的文化淵源,“上海摩登——海派服飾時尚展”及“上海歷史圖像記憶圖片展”將于4月22日至6月18日在東華大學校內的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開展。其中,“上海摩登——海派服飾時尚展”共挑選約60件服飾實物,通過整合實物、圖像、影像等多種展示元素,回顧了海派服飾時尚的歷史和摩登上海的時尚變遷。“上海歷史圖像記憶圖片展”展出了95張照片及24幅不同畫種的畫作,力圖展現時間跨度近100年的上海城市面貌的變化以及風土人情。
此次論壇還針對當今中國“時尚文化活躍,時尚傳播研究及傳播人才匱乏”的現狀,依托國內首家時尚傳播研究機構——“東華大學時尚傳播研究中心”,新設“時尚傳播與社會發展國際論壇”,邀請新聞傳播、時尚文化、創意產業等相關領域海內外學界專家、業界名家展開對話交流,深入研討時尚傳播的現狀和未來,探討時尚傳播的能量與產值,研究時尚傳播的路徑與策略。
(來源:人民網環東華時尚周專欄 2014年4月18日至4月27日 記者:唐小麗 通訊員:邱登梅 段然)
===========================
[CCTVnews] Culture Express about Donghua University(摘錄)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4.jpg)
(注:環東華時尚周時裝秀現場資料圖片)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5.jpg)
(注:劉春紅副校長談藝術人才培養)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6.jpg)
(注: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學生馬玉儒談“我的設計夢”)
(來源:中央電視臺英語新聞頻道 04-26-2014 20:31記者:張寧犇 通訊員:邱登梅 段然)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開幕
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昨晚在上海世貿商城盛大開幕。2014“雅瑩·東華杯”中日合作班優秀畢業生作品發布、香港理工大學優秀畢業生作品發布等多場精彩的服裝作品開幕聯演的成功舉辦,在營造“學校搭臺、學生唱戲”的濃厚氛圍基礎上,更凸顯活動聚焦時尚教育與創意產業發展的鮮明特點。
作為歷屆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的品牌項目,今年的活動繼續以“論壇、展覽、大賽、秀場、市集”等為平臺,通過匯聚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話時尚教育與創意產業的焦點話題,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展示時尚教育育人成果等服務社會改革發展。
2014年是東華大學在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期間舉辦國際時尚論壇的第20個年頭。本次論壇含“主論壇”和“特色論壇”兩大版塊,其中“主論壇”邀請了來自巴黎、米蘭、倫敦、東京、紐約等五大時尚之都頂尖設計院校與機構專家,就流行趨勢預測及發布進行智慧的交流碰撞,深入探討未來時尚的發展方向。“特色論壇”將舉辦上海品牌發展論壇,并連續第三次與國際同步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同時通過“海派時尚”官方網站發布及海派創新旗袍現場展示等形式,便捷、直觀地發布了2015/2016秋冬的上海,什么樣的色彩、圖形、服裝、面料、鞋履、箱包、首飾乃至陳列最流行。
(來源:中國廣播網 2014-04-24 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向娟 邱登梅)
===========================
[新華網]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在東華大學舉辦
新華網上海4月25日電 24日,在東華大學舉行的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上,來自巴黎、米蘭、倫敦、東京、紐約、上海等地時尚領域頂尖專業院校和機構的專家就“時尚流行趨勢研究與預測、時尚人才培養”等議題深入研討。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在論壇上正式揭牌。
東華大學校長徐明稚教授指出,國際時尚論壇已走過20個年頭,成為時尚精英人士交流心得體會、弘揚原創力量、傳承海派文化、助推自主品牌、打造上海國際時尚之都的重要平臺。東華大學目前正積極構筑以“紡織”為一體,“材料”與“設計”學科為兩翼的學科特色新格局,努力為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和建設“國際時尚之都”貢獻做出新貢獻。新設立的“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旨在“締造國際一流時尚創意學科,引進國際一流的教育體系,匯聚國際一流的師資,培育國際一流的時尚創意人才”。
25日,以“革新·生機”為主題,“2015/2016秋冬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在論壇上發布,來自政府、國內外相關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400多位時尚企業設計總監和經營者共同圍繞“海派流行趨勢”議題進行了探討。
據介紹,東華大學自2013年4月起,每年4月、10月與世界時尚之都紐約、米蘭、倫敦和巴黎同步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缺少時尚主張的盲目跟隨,是品牌成長的大忌”,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劉曉剛教授認為,自主服裝品牌要在時尚價值鏈上占有高端效應,必須在價值觀引領上抓住話語權。
作為上海市“設計之都”重點項目之一,海派時尚流行趨勢發布已引發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國內外多家服裝企業開始就趨勢研究尋求與校方的合作。
(來源:新華網 2014-04-25 記者:仇逸 通訊員:段然 邱登梅)
===========================
[新民網]東華大學發布2015/2016秋冬海派時尚流行趨勢(摘錄)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7.jpg)
圖說:東華大學學生設計師作品—海派創新旗袍實驗作品“外灘經典”系列。
【新民網訊】歐式裝飾磚紋和布面老墻紙圖案表現出的歷史感,明家具直線與歐式幾何的穿插,秉承慢生活態度的刺繡與手工編結的應用,生物組織結構的提取,模仿水影霧林等江南水鄉元素,繽紛絢麗具有流動感的色彩……都將是未來的流行要素—今天(4月25日),東華大學以“革新·生機”為主題,在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上發布《2015/2016秋冬海派時尚流行趨勢》。
據介紹,此次流行趨勢發布是“政、產、學、研、用”多方協同創新的成果,重在解讀海派文化、海派時尚,預測海派流行趨勢,匯聚海派設計師的觀點理念、時尚品牌的最新作品,旨在為政府、企業、設計師等提供智力支持服務。全部內容除集結成冊,還通過網絡平臺向社會發布(官網地址:http://www.style.sh.cn)。
據介紹,東華大學自2013年4月起,每年4月、10月與世界時尚之都紐約、米蘭、倫敦和巴黎同步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缺少時尚主張的盲目跟隨,是品牌成長的大忌”,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劉曉剛教授認為,自主服裝品牌要在時尚價值鏈上占有高端效應,必須在價值觀引領上抓住話語權。
作為上海市“設計之都”重點項目之一,這已是東華大學連續第三次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海派設計泰斗、“海寶之父”邵隆圖認為海派不是地域而是多彩、平等、包容的心態,豐富多彩的海派經典風格、可持續性的自然主義、都市設計風格、未來主義風格等與傳統江南文化相互交融、互動,形成了獨特的海派時尚風格。論壇發言人之一,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李峻特別提到,此次論壇與會者來自服裝、配飾、平面、建筑等多個時尚領域,從文化、科技、生活哲學等不同角度闡述思想、跨界合作、研判趨勢,恰恰體現了“海納百川”的海派時尚特色。
(來源:新民網 2014年04月25日14:26 記者:李若楠 通訊員:段然 邱登梅)
===========================
[勞動報]海派時尚流行趨勢發布 主題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
秉承慢生活態度的刺繡與手工編結,模仿水影霧林等江南水鄉元素,繽紛絢麗具有流動感的色彩,都將是未來的流行要素。昨天,東華大學在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上發布了《2015/2016秋冬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包括海派經典、海派自然、海派都市、海派未來等多種風格。
海派自然風格的主題色彩包括蘆葦黃、原木褐、嫣紅灰等,主題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純正有機的綠色調,淡雅質樸的原木色彩為原本黯啞的色系帶來溫暖和活力,大地色系逐漸往棕色偏移,成為新的流行色。海派自然風格體現了江南水文化,回歸水鄉、弄堂、市井的慢生活,重拾兒時的樸素回憶。東方水墨成為本季的主要設計元素。設計師認為,繁忙的生活方式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日益疏遠,人們不得不面對污染、壓力和許多其他問題,設計需要真生活。
(來源:勞動報 2014-04-26 記者:張欣馳 通訊員:段然 邱登梅)
===========================
[SMG新聞綜合頻道] 海派服飾時尚展開幕 展現“上海STYLE”(摘錄)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8.jpg)
(注:博物館館長卞向陽教授接受采訪)
(來源:上海電視臺 2014-04-26 記者:周云 朱玫 通訊員:邱登梅 段然)
===========================
[解放日報]60件近現代中式服飾亮相紡織服飾博物館 海派服飾展:晚清“吉服袍”身價過百萬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9.jpg)
在昨天舉辦的上海海派服飾時尚展上,百萬身價的龍紋“吉服袍”驚艷亮相。 陳征 攝
龍紋“吉服袍”、改良旗袍、藏青中山裝,“舊衣裳”也值百萬元!60件近現代中式服飾實物昨天亮相東華大學內的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帶著觀眾穿越海上百年“時尚隧道”。
進入由6個環節組成的“隧道”,先見“皇朝背影”——一件晚清年間的藍色緙絲 “吉服袍”。吉服袍是禮儀服飾,在節慶、宴請場合穿用,分龍紋、蟒紋,有“五爪為龍、四爪為蟒”之說。博物館館長卞向陽教授介紹,這件袍子的研究價值與收藏價值均極高,其裝飾圖案并非成衣后再繡上,而是與衣服一起同時織出。當時,手工織造這樣一件服裝需要兩三年時間,相關高超技藝如今已失傳,即使電腦編織工藝也無法復原,因為全衣的用色品種遠超15種,其中金絲是采用真金磙碾在絲線上的。卞向陽說,整件吉服袍估價至少100萬元。
在其后環節中,一件印有英文標識的橘色無袖印花旗袍令人稱美,它出自 “東方巴黎”南京路上的老九和綢緞局,在上世紀30年代摩登一時。深入“隧道”,新中國成立后的男女服飾變遷喚起老上海記憶,改革開放后舶來的流行元素又日漸豐富。
與老服飾同處一館的,還有95張老照片及24幅老畫片構成的上海歷史圖像展,其中大部分都是海外淘來、首度公開的作品。一幅三四十厘米見方的1934年照片,顯示了跑馬場外正在興建中的國際飯店。在一組九曲橋上湖心亭舊照上,人們可以看到,上世紀40年代前后這座老城廂標志性建筑周邊仍是錯落參差的商住兩用房。其他圖像資料還涉及外灘、南京路、蘇州河、龍華塔等組照。
展覽吸引了首位登陸倫敦時裝周的中國設計師王巍前來。他表示,當代時尚背后是強大的“根文化”支撐,與國外流行服飾界相比,國內學院派、系統性的服飾收藏與展示還極少,如今越發顯得珍貴。據了解,博物館特展將持續至6月,免費向公眾開放。
(來源:解放日報 | 2014-04-23 | 作者:徐瑞哲 通訊員:邱登梅 徐小雯)
===========================
[SMG星尚頻道]上海摩登!服飾展中體會海派風情(摘錄)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0.jpg)
(注:東華大學“上海摩登——海派服飾時尚展”現場)
(來源:上海星尚頻道 2014年4月24日今日印象 記者:沈佳敏 通訊員:邱登梅 段然)
===========================
[上海新聞網]“環東華時尚周”亮相正大廣場 市民“點贊”東華學子作品
中新上海網4月27日電 將極具中國風格的雀鳥印花融入時尚設計中,民族特色元素在現代服飾中靈動展現;仿生角度于昆蟲身體狀態的模仿結合現代主義工業感的對稱美,暗黑設計中透露前衛、神秘的先鋒主義格調……這些獨具創意、設計大膽的作品是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國際合作班2010級畢業生之手。
27日,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國際合作班2010級畢業生作品秀在上海正大廣場華麗開場。作為2014環東華時尚周的特色項目,“藝匯上海——首屆校園新銳藝術設計人才推介展”東華大學專場活動,48名剛從海外學成歸國的畢業生將國際化的設計理念和創意思維,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中,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美的視覺盛宴。
此次作品秀以“Art meet Fashion”為設計主題,以藝術發展史為基礎,圍繞哥特、洛可可、立體主義和波普藝術這四個具有代表性的藝術時期,打造風格各異的四大系列。不同的藝術形式碰撞個性化的設計理念,上演了一場精彩而頗具格調的視覺盛宴。作品秀上共展出60套作品,數碼印花、手工刺繡、面料再造、扎染藝術、手工結構等設計手法均在作品中得到充分體現。其中不少作品中的中國元素十分搶眼,傳統雀鳥印花與現代廓形的糅合,秦代鎧甲與女式軍裝的混搭……
“在這個被西化的服裝業中,怎樣能更好地呈現中國藝術,一直都是我的設計目標。”畢業生韓雪告訴記者。在國外一年的學習,讓她感觸最深的是國外設計師對本國歷史文化的尊重和發揚,這也更加堅定了韓雪把中國元素運用于服裝設計中的想法,“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元素除了旗袍還有許多可以展現,例如青花瓷、雀鳥印花、水墨留白、皇城朱墻碧瓦的配色等等,都是獨具韻味的設計元素,古典的民族的也可以很時尚。”
整場時裝秀極具想象力和視覺沖擊力,給現場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時在陸家嘴金融城上班的公務員馮女士說,“今天算運道好,在正大逛到了真正的時尚。沒想到現代時尚的服裝,也能做得充滿古典傳統的中國韻味,以后要多關注大學里的時尚趨勢,不能在魔都被OUT了。”
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袁孟紅告訴記者,學校一直堅持培養藝術設計人才的國際視野,堅持學習與實踐緊密結合,同時以“環東華時尚周”為契機與平臺,在鼓勵學生秀出“海派時尚”創意的同時,更支持學生帶著作品走出校門,走上市民舞臺,傳播設計時尚理念、繁榮上海時尚文化。
(來源:中國新聞社上海分社 2014-4-27 作者:孫慶華 邱登梅)
===========================
[新聞晨報]東華將培養“時尚魔頭”傳播潮生活 今年9月開始招生,要求有良好的傳播技能和審美素養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1.jpg)
東華從2013年開始持續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著力向世界傳遞上海的時尚聲音。圖為2015/2016年秋冬海派流行趨勢發布會現場,學生實驗作品。 /校方供圖
由東華大學主辦的、全球新聞學界首個以“時尚傳播”為主題的國際學術論壇——“時尚傳播與社會發展國際論壇”昨天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東華大學人文學院將開設國內首個時尚傳播方向的傳播專業,致力于培養本土的時尚傳播精英。
“第一夫人”的成功時尚傳播
當下,時尚對政治經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的支持率一直就高于其丈夫,米歇爾喜歡平民品牌,有報道說,3年來給美國服裝品牌帶來了27億美元的效益。眾多設計師從中獲得益處。
在英國,平民女子凱特成為劍橋公爵夫人后,英國女性為了模仿凱特,人均花銷是250英鎊,總計10億英鎊。
領導人的穿著體現著國家的軟實力。《紐約時報》曾經評價彭麗媛的穿著是“富于魅力的”。美國著名時尚雜志《名利場》2013年將彭麗媛評為著裝最得體的“第一夫人”。
今年3月,米歇爾首次訪華。期間國際主流媒體對兩位大國的“第一夫人”仔細品頭論足。
“這就是時尚傳播的經典案例。“第一夫人”的時尚品位不僅體現了國家的軟實力,還創造了經濟價值。”東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時尚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王梅芳教授說。
上海需提升時尚話語能力
上海是中國的時尚之都,但是目前尷尬的處境是,時尚之都缺乏時尚傳播人才,缺乏能對時尚產生重要影響力的時尚傳播精英,如美國的“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
王梅芳認為,當下,一是要加強時尚傳播研究。時尚和消費與經濟緊密相連,其核心是商業價值。而時尚傳播作為時尚的推手和時尚經濟的推動者,同時也具有社會責任,要承擔引導社會價值導向的使命。二是要培養時尚傳媒人才。為適應中國時尚發展需求,培育既有時尚素質又有媒體技能、素養的跨學科復合型與應用型人才迫在眉睫。
新設時尚傳播方向9月招生
東華大學的傳播專業(時尚傳播方向)正是在此背景下誕生,希望培養出有較高審美素養、具有時尚傳播能力的全媒體復合型人才。
那么在人才培養上,東華大學時尚傳播方向有何特色呢?王梅芳表示,時尚傳播精英需要關注時尚產業的流行趨勢。這要求從事時尚傳播工作的,不僅具有良好的傳播技能,還需要一定審美素養,同時對于時尚的制造也要有一定的知識,這也是東華大學開展時尚傳播研究、開設時尚傳播方向專業的優勢所在。
據了解,目前,中國學界對時尚傳播的研究還未引起足夠重視,東華去年探索成立了時尚傳播研究中心,旨在依托該校在“時尚研究、時尚教育”等領域的特色,整合傳播學、管理學、藝術學、設計學等資源,從新聞傳播學的學科體系出發對時尚及其相關更大體統之文化領域的議題展開研究。
今年,東華人文學院又在傳播學專業下探索新設時尚傳播方向,計劃從2014年9月開始招收本科生,為中國時尚傳播人才的培養進行探索實踐。屆時,學生考入東華大學傳播專業后,將進行一年通識課程平臺學習。然后那些對時尚感興趣、自身時尚素養較高的學生將能進入到時尚傳播方向學習。
(來源:新聞晨報 2014年4月27日A05:A05-上海 作者:張騫 通訊員:陳前 邱登梅)
===========================
[上海熱線] 4月27日首頁焦點:學生箱包設計展亮相"環東華時尚周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2.jpg)
上海熱線訊,實用、輕盈、美觀的旅行箱一直是商務出行和旅游觀光的必備良伴,昨天,在2014的環東華時尚周上,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產品設計專業的師生攜手雙星名箱包品牌,舉行了旅行箱設計作品校企合作專場展演,共呈現出5大系列40個箱包成品。
長久以來,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箱包市場一直是洋品牌的天下,而國內企業只能依靠為其代工賺取微薄利潤。26日的箱包展集中展示了近年來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產品設計專業的師生與企業緊密合作所孕育的成果。
作為國內知名大學,東華大學在設計人才的培養上一直匠心獨運。以產品設計專業的同學為例,在修讀完基礎課程后,他們每個學期都會走進工廠,走到生產第一線,從最前沿感知企業的需求和市場的脈搏。據指導老師東華大學工業設計系副系主任王熙元副教授介紹,每個學期他都會帶學生到企業進行實地考察觀摩,有別于蜻蜓點水般到此一游,學生們要從中找出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并將這些問題帶回學校著手解決。
研究生二年級的孫濛同學所在的課題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組優雅時尚的菱形紋箱包外觀設計交付企業。這一系列的經典菱格紋箱包作為主打展品在26日的箱包展上奪人眼球,也被企業相中。而在東華大學產品設計專業中這樣的同學還有很多。
對于這樣校企合作的模式,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產品設計系主任吳翔教授表示,高校設計類專業的課堂教學,不能與行業、企業、市場脫節,傳統的課程教學只注重通過典型課題解決典型問題,而實際上應該更關注一些非典型問題的研究,這就需要課堂教學直面企業并將其實際問題導入實際課程。而對于學生來說,在平時的課堂上,就有機會與名牌公司的設計大師面對面,現場受到前沿設計理念及流行趨勢的熏陶,“課超所值”。
(來 源:上海熱線 時 間:2014-04-27 17:48:21 記者:馬逢鈺 通訊員:吳彥 邱登梅)
===========================
[中國新聞網]“限量版”設計點亮東華大學學生創意市集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3.jpg)
中新網上海4月23日電 第六屆東華大學創意市集23日再度“開市”,集合了東華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學院等高校的21位個人、20個團體的1000余件創意產品集中登場,涵蓋手工飾品、個性服裝、創意箱包、雕塑鐵藝等眾多類別,吸引無數人駐足流連,爭相選購。
近年來,創意市集已成為潮流名詞,高頻率地出現在各類時尚活動中。而相較于社會上各式各樣的創意市集,東華大學這場“校園市集”富有濃郁的大學氣息,不少設計專業的學生將日常的“功課”帶到了市集,也有很多作品是“攤主”的個人興趣愛好,現場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手工首飾、手繡禮帽等物品,幾乎樣樣都是“限量版”。
在創意市集活動現場,東華大學環藝1102班韓有作領銜的大有工作室吸引了記者的注意,盡管韓有作并非服裝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但他攤位上的創意T恤設計卻廣受好評。
韓有作說,這次參加創意市集他帶來了《枯木逢春》、《葉茂枝繁》和《星空》三套作品,均為其手繪作品的衍生品。在設計過程中,他將原生態、森男森女、城市山民、簡約中式慢時尚概念元素融入到原生態純棉質感中,使簡單的T恤有了別樣的藝術效果。除了T恤,他還將自己的手繪作品制作成牛皮質感印花筆記本,也在本屆創意市集上同時銷售。
名叫羊夢童的大學生攤位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小飾品,它們并沒有華麗的外表,但每個都是精心的手工制作。古色古香的木環首飾,充滿著濃濃的民族風情;精致小巧的耳環耳釘,或可愛活潑,或典雅沉靜。
羊夢童告訴記者,這是她第2次參加環東華時尚周的創意市集,這個經歷讓她收獲頗多,“從方案策劃、訂購材料,到手工制作、完成作品,再到市集上布展、銷售,借由創意市集活動我完整地體驗了一次產品上市的全過程。也正是因為有了第一次參加創意市集的經驗,這次的作品更加精致、完善。”
作為本次活動組織者,東華大學環藝1202班孫涯寫意稱,東華大學創意市集是發揮同學創意,展現同學設計才能的最直接的第一觸點。創意市集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張揚個性的舞臺,通過親自生產和銷售,設計者能夠直接接觸顧客,直接接受市場對產品的反饋。交流的過程也是積累的過程,在創意市集的銷售經驗能夠幫助同學們更好的把握市場需求,并將這些經驗的積累帶進今后的學習中。創意市集活動正不斷地激發著同學們的創意才能,每年創意市集的舉辦,不斷的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東華學子。可以說,創意市集實現了創意與市場、市場與校園生活的完美結合,讓大家有機會接受真實市場的考驗。
據悉,本屆創意市集將持續至4月25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4年04月23日 記者:許婧 通訊員:李盈頡 邱登梅)
===========================
[上海科技報]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閉幕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4.jpg)
由東華大學承辦的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28日在世貿商城落幕。作為歷屆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的品牌項目,今年的活動繼續以“論壇、展覽、大賽、秀場、市集”等為平臺,通過匯聚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話時尚教育與創意產業的焦點話題,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展示時尚教育育人成果等服務社會改革發展。東華大學校長徐明稚強調,東華大學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上海產業布局,構建“一體兩翼”的學科發展新格局(以“紡織”為主體,“材料、設計”共同發展),促進學校辦出特色,發揮知識和人才的“溢出”效應。
2014年是東華大學在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期間舉辦國際時尚論壇的第20個年頭。本次論壇含“主論壇”和“特色論壇”兩大版塊,其中“主論壇”邀請了來自巴黎、米蘭、倫敦、東京、紐約等五大時尚之都頂尖設計院校與機構專家,就流行趨勢預測及發布進行智慧的交流碰撞,深入探討未來時尚的發展方向。“特色論壇”將舉辦上海品牌發展論壇,并連續第三次與國際同步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同時通過“海派時尚”官方網站發布及海派創新旗袍現場展示等形式,便捷、直觀地發布了2015/2016秋冬的上海,什么樣的色彩、圖形、服裝、面料、鞋履、箱包、首飾乃至陳列最流行。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劉曉剛表示,“當下的上海,已經具備了提出自己時尚主張的底氣。提出海派時尚主張,只是實現‘時尚之都’的理念準備,還需‘秉承海派傳統、凝聚新價值觀;領悟全球時尚、極致海派特色;建立理論體系、發表研究成果;加強人才培養、儲備行業精英;利用多元傳媒、創新商業渠道;依托政府支持,搭建公共平臺;對接投資資本、實現市場價值;持續跨界合作、擴張邊際效應’等多方面的努力。”
東華大學副校長劉春紅認為,如果說把握時尚話語權是時尚創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源泉,那么,人才就是其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時尚教育則是其得以生存和延續的基礎。東華大學常年堅持國際合作、校企聯袂的培養模式,積極培育世界眼光和本土意識兼具的時尚創意人才。學校已與包括法國巴黎、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意大利米蘭及日本東京等世界五大時尚之都著名服裝院校在內的12個國家和地區的36所院校開展包括本科學歷教育、研究生學歷教育、課程合作等多種形式合作。學校不僅邀請了維維安·韋斯特伍德等眾多國際頂尖服裝設計大師和設計界權威人士擔任顧問教授,還邀請了92位國外優秀教師在學校開出了90門國際合作課程。東華學子足不出戶,也能盡享世界優秀師資的教學法和教育理念。在校企合作辦學方面,東華大學與施華洛世奇、伊泰蓮娜、德庫寧、意大利IED等著名企業聯合在校內建立了25個時尚研究基地,在雅戈爾集團、報喜鳥集團、波士登集團、杉杉集團、ESPRIT、ADIDAS等中外著名服裝企業建立了33個教學實習基地。
(來源:上海科技報 2014年04月28日 記者:陶婷婷 通訊員:朱一超 孫慶華 邱登梅)
===========================
[上海教育微博]2014環東華時尚周系列發布(摘錄)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5.jpg)
(來源:上海教育微博 2014年4月22日至27日 記者:徐佳晨 通訊員:吳彥 邱登梅)
===========================
[上海教育微信]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系列發布(摘錄)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6.jpg)
(來源:上海教育微信 2014年4月22日至27日 記者:計琳 通訊員:莎日娜 邱登梅)
===========================
更多社會媒體新聞報道請見東華新聞網“媒體東華”欄目……
【相關新聞鏈接】
1、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圓滿落幕 服裝設計本科畢業生作品編織“海派時尚夢”
(http://www2.dhu.edu.cn/dhuxxxt/shownewsshenhex.asp?id=21394)
2、國際時尚論壇在校舉辦 “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揭牌
(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21318)
3、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盛大開幕
(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21297)
4、“上海摩登——海派服飾時尚展”“上海歷史圖像記憶展”在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行
(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21281)
5、東華大學召開新聞通氣會與社會媒體溝通“2014時尚論壇暨時尚周”理念(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21275)
更多有關"時尚,海派,創意,上海,東華大學"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東華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3.png)
4月23日,由東華大學承辦的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即將開幕。作為歷屆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的品牌項目,今年的活動繼續以“論壇、展覽、大賽、秀場、市集”等為平臺,通過匯聚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話時尚教育與創意產業的焦點話題,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展示時尚教育育人成果等服務社會改革發展。東華大學校長徐明稚強調,東華大學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上海產業布局,構建“一體兩翼”的學科發展新格局(以“紡織”為主體,“材料、設計”共同發展),促進學校辦出特色,發揮知識和人才的“溢出”效應。
2014年是東華大學在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期間舉辦國際時尚論壇的第20個年頭。本次論壇含“主論壇”和“特色論壇”兩大版塊,其中“主論壇”邀請了來自巴黎、米蘭、倫敦、東京、紐約等五大時尚之都頂尖設計院校與機構專家,就流行趨勢預測及發布進行智慧的交流碰撞,深入探討未來時尚的發展方向。“特色論壇”將舉辦上海品牌發展論壇,并連續第三次與國際同步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同時通過“海派時尚”官方網站發布及海派創新旗袍現場展示等形式,便捷、直觀地發布了2015/2016秋冬的上海,什么樣的色彩、圖形、服裝、面料、鞋履、箱包、首飾乃至陳列最流行。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劉曉剛表示,“當下的上海,已經具備了提出自己時尚主張的底氣。提出海派時尚主張,只是實現‘時尚之都’的理念準備,還需‘秉承海派傳統、凝聚新價值觀;領悟全球時尚、極致海派特色;建立理論體系、發表研究成果;加強人才培養、儲備行業精英;利用多元傳媒、創新商業渠道;依托政府支持,搭建公共平臺;對接投資資本、實現市場價值;持續跨界合作、擴張邊際效應’等多方面的努力。”
東華大學副校長劉春紅認為,如果說把握時尚話語權是時尚創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源泉,那么,人才就是其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時尚教育則是其得以生存和延續的基礎。東華大學常年堅持國際合作、校企聯袂的培養模式,積極培育世界眼光和本土意識兼具的時尚創意人才。學校已與包括法國巴黎、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意大利米蘭及日本東京等世界五大時尚之都著名服裝院校在內的12個國家和地區的36所院校開展包括本科學歷教育、研究生學歷教育、課程合作等多種形式合作。學校不僅邀請了維維安·韋斯特伍德等眾多國際頂尖服裝設計大師和設計界權威人士擔任顧問教授,還邀請了92位國外優秀教師在學校開出了90門國際合作課程。東華學子足不出戶,也能盡享世界優秀師資的教學法和教育理念。在校企合作辦學方面,東華大學與施華洛世奇、伊泰蓮娜、德庫寧、意大利IED等著名企業聯合在校內建立了25個時尚研究基地,在雅戈爾集團、報喜鳥集團、波士登集團、杉杉集團、ESPRIT、ADIDAS等中外著名服裝企業建立了33個教學實習基地。
今年“時尚論壇”上展示的海派創新旗袍就是由服裝·藝術設計學院研究生馬玉儒等同學參與設計的。馬玉儒,本科和碩士研究生都就讀于東華大學,從多次參加東華大學-施華洛世奇創意設計大賽、TOUGH牛仔褲改良設計大賽等國際合作、校企聯袂性質的賽事,到兩次參加新西蘭“世界可穿著藝術大賽”折得桂冠,再到此次創新服飾作品被作為海派流行趨勢發布的佐證作品,貫穿于專業教育全過程的“國際合作、校企聯袂”培養模式讓她受益良多。如今,更多的在校生被東華濃厚的時尚氛圍所感染,積極投身于時尚創意實踐。此次時尚周亮相的所有學生設計作品就均圍繞“海派時尚”主題展開,展現了東華學子對“海派時尚”的理解與表達。
論壇上,東華大學與英國愛丁堡大學校方代表還將共同為新設立的“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成立揭牌。該學院經教育部批準成立,是東華大學下屬的非盈利性中外合作辦學的二級學院,學院將按照學校“一體兩翼”的學科布局,努力實現“四個一流”,即:締造國際一流時尚創意學科、引進國際一流教育體系、匯聚國際一流師資、培養國際一流時尚創意人才。
同時,為充分展示“海派時尚”的文化淵源,“上海摩登——海派服飾時尚展”及“上海歷史圖像記憶圖片展”將于4月22日至6月18日在東華大學校內的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開展。其中,“上海摩登——海派服飾時尚展”共挑選約60件服飾實物,通過整合實物、圖像、影像等多種展示元素,回顧了海派服飾時尚的歷史和摩登上海的時尚變遷。“上海歷史圖像記憶圖片展”展出了95張照片及24幅不同畫種的畫作,力圖展現時間跨度近100年的上海城市面貌的變化以及風土人情。
此次論壇還針對當今中國“時尚文化活躍,時尚傳播研究及傳播人才匱乏”的現狀,依托國內首家時尚傳播研究機構——“東華大學時尚傳播研究中心”,新設“時尚傳播與社會發展國際論壇”,邀請新聞傳播、時尚文化、創意產業等相關領域海內外學界專家、業界名家展開對話交流,深入研討時尚傳播的現狀和未來,探討時尚傳播的能量與產值,研究時尚傳播的路徑與策略。
(來源:人民網環東華時尚周專欄 2014年4月18日至4月27日 記者:唐小麗 通訊員:邱登梅 段然)
===========================
[CCTVnews] Culture Express about Donghua University(摘錄)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4.jpg)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5.jpg)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6.jpg)
(來源:中央電視臺英語新聞頻道 04-26-2014 20:31記者:張寧犇 通訊員:邱登梅 段然)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開幕
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昨晚在上海世貿商城盛大開幕。2014“雅瑩·東華杯”中日合作班優秀畢業生作品發布、香港理工大學優秀畢業生作品發布等多場精彩的服裝作品開幕聯演的成功舉辦,在營造“學校搭臺、學生唱戲”的濃厚氛圍基礎上,更凸顯活動聚焦時尚教育與創意產業發展的鮮明特點。
作為歷屆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的品牌項目,今年的活動繼續以“論壇、展覽、大賽、秀場、市集”等為平臺,通過匯聚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話時尚教育與創意產業的焦點話題,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展示時尚教育育人成果等服務社會改革發展。
2014年是東華大學在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期間舉辦國際時尚論壇的第20個年頭。本次論壇含“主論壇”和“特色論壇”兩大版塊,其中“主論壇”邀請了來自巴黎、米蘭、倫敦、東京、紐約等五大時尚之都頂尖設計院校與機構專家,就流行趨勢預測及發布進行智慧的交流碰撞,深入探討未來時尚的發展方向。“特色論壇”將舉辦上海品牌發展論壇,并連續第三次與國際同步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同時通過“海派時尚”官方網站發布及海派創新旗袍現場展示等形式,便捷、直觀地發布了2015/2016秋冬的上海,什么樣的色彩、圖形、服裝、面料、鞋履、箱包、首飾乃至陳列最流行。
(來源:中國廣播網 2014-04-24 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向娟 邱登梅)
===========================
[新華網]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在東華大學舉辦
新華網上海4月25日電 24日,在東華大學舉行的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上,來自巴黎、米蘭、倫敦、東京、紐約、上海等地時尚領域頂尖專業院校和機構的專家就“時尚流行趨勢研究與預測、時尚人才培養”等議題深入研討。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在論壇上正式揭牌。
東華大學校長徐明稚教授指出,國際時尚論壇已走過20個年頭,成為時尚精英人士交流心得體會、弘揚原創力量、傳承海派文化、助推自主品牌、打造上海國際時尚之都的重要平臺。東華大學目前正積極構筑以“紡織”為一體,“材料”與“設計”學科為兩翼的學科特色新格局,努力為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和建設“國際時尚之都”貢獻做出新貢獻。新設立的“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旨在“締造國際一流時尚創意學科,引進國際一流的教育體系,匯聚國際一流的師資,培育國際一流的時尚創意人才”。
25日,以“革新·生機”為主題,“2015/2016秋冬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在論壇上發布,來自政府、國內外相關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400多位時尚企業設計總監和經營者共同圍繞“海派流行趨勢”議題進行了探討。
據介紹,東華大學自2013年4月起,每年4月、10月與世界時尚之都紐約、米蘭、倫敦和巴黎同步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缺少時尚主張的盲目跟隨,是品牌成長的大忌”,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劉曉剛教授認為,自主服裝品牌要在時尚價值鏈上占有高端效應,必須在價值觀引領上抓住話語權。
作為上海市“設計之都”重點項目之一,海派時尚流行趨勢發布已引發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國內外多家服裝企業開始就趨勢研究尋求與校方的合作。
(來源:新華網 2014-04-25 記者:仇逸 通訊員:段然 邱登梅)
===========================
[新民網]東華大學發布2015/2016秋冬海派時尚流行趨勢(摘錄)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7.jpg)
【新民網訊】歐式裝飾磚紋和布面老墻紙圖案表現出的歷史感,明家具直線與歐式幾何的穿插,秉承慢生活態度的刺繡與手工編結的應用,生物組織結構的提取,模仿水影霧林等江南水鄉元素,繽紛絢麗具有流動感的色彩……都將是未來的流行要素—今天(4月25日),東華大學以“革新·生機”為主題,在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上發布《2015/2016秋冬海派時尚流行趨勢》。
據介紹,此次流行趨勢發布是“政、產、學、研、用”多方協同創新的成果,重在解讀海派文化、海派時尚,預測海派流行趨勢,匯聚海派設計師的觀點理念、時尚品牌的最新作品,旨在為政府、企業、設計師等提供智力支持服務。全部內容除集結成冊,還通過網絡平臺向社會發布(官網地址:http://www.style.sh.cn)。
據介紹,東華大學自2013年4月起,每年4月、10月與世界時尚之都紐約、米蘭、倫敦和巴黎同步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缺少時尚主張的盲目跟隨,是品牌成長的大忌”,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劉曉剛教授認為,自主服裝品牌要在時尚價值鏈上占有高端效應,必須在價值觀引領上抓住話語權。
作為上海市“設計之都”重點項目之一,這已是東華大學連續第三次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海派設計泰斗、“海寶之父”邵隆圖認為海派不是地域而是多彩、平等、包容的心態,豐富多彩的海派經典風格、可持續性的自然主義、都市設計風格、未來主義風格等與傳統江南文化相互交融、互動,形成了獨特的海派時尚風格。論壇發言人之一,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李峻特別提到,此次論壇與會者來自服裝、配飾、平面、建筑等多個時尚領域,從文化、科技、生活哲學等不同角度闡述思想、跨界合作、研判趨勢,恰恰體現了“海納百川”的海派時尚特色。
(來源:新民網 2014年04月25日14:26 記者:李若楠 通訊員:段然 邱登梅)
===========================
[勞動報]海派時尚流行趨勢發布 主題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
秉承慢生活態度的刺繡與手工編結,模仿水影霧林等江南水鄉元素,繽紛絢麗具有流動感的色彩,都將是未來的流行要素。昨天,東華大學在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上發布了《2015/2016秋冬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包括海派經典、海派自然、海派都市、海派未來等多種風格。
海派自然風格的主題色彩包括蘆葦黃、原木褐、嫣紅灰等,主題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純正有機的綠色調,淡雅質樸的原木色彩為原本黯啞的色系帶來溫暖和活力,大地色系逐漸往棕色偏移,成為新的流行色。海派自然風格體現了江南水文化,回歸水鄉、弄堂、市井的慢生活,重拾兒時的樸素回憶。東方水墨成為本季的主要設計元素。設計師認為,繁忙的生活方式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日益疏遠,人們不得不面對污染、壓力和許多其他問題,設計需要真生活。
(來源:勞動報 2014-04-26 記者:張欣馳 通訊員:段然 邱登梅)
===========================
[SMG新聞綜合頻道] 海派服飾時尚展開幕 展現“上海STYLE”(摘錄)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8.jpg)
(來源:上海電視臺 2014-04-26 記者:周云 朱玫 通訊員:邱登梅 段然)
===========================
[解放日報]60件近現代中式服飾亮相紡織服飾博物館 海派服飾展:晚清“吉服袍”身價過百萬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79.jpg)
龍紋“吉服袍”、改良旗袍、藏青中山裝,“舊衣裳”也值百萬元!60件近現代中式服飾實物昨天亮相東華大學內的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帶著觀眾穿越海上百年“時尚隧道”。
進入由6個環節組成的“隧道”,先見“皇朝背影”——一件晚清年間的藍色緙絲 “吉服袍”。吉服袍是禮儀服飾,在節慶、宴請場合穿用,分龍紋、蟒紋,有“五爪為龍、四爪為蟒”之說。博物館館長卞向陽教授介紹,這件袍子的研究價值與收藏價值均極高,其裝飾圖案并非成衣后再繡上,而是與衣服一起同時織出。當時,手工織造這樣一件服裝需要兩三年時間,相關高超技藝如今已失傳,即使電腦編織工藝也無法復原,因為全衣的用色品種遠超15種,其中金絲是采用真金磙碾在絲線上的。卞向陽說,整件吉服袍估價至少100萬元。
在其后環節中,一件印有英文標識的橘色無袖印花旗袍令人稱美,它出自 “東方巴黎”南京路上的老九和綢緞局,在上世紀30年代摩登一時。深入“隧道”,新中國成立后的男女服飾變遷喚起老上海記憶,改革開放后舶來的流行元素又日漸豐富。
與老服飾同處一館的,還有95張老照片及24幅老畫片構成的上海歷史圖像展,其中大部分都是海外淘來、首度公開的作品。一幅三四十厘米見方的1934年照片,顯示了跑馬場外正在興建中的國際飯店。在一組九曲橋上湖心亭舊照上,人們可以看到,上世紀40年代前后這座老城廂標志性建筑周邊仍是錯落參差的商住兩用房。其他圖像資料還涉及外灘、南京路、蘇州河、龍華塔等組照。
展覽吸引了首位登陸倫敦時裝周的中國設計師王巍前來。他表示,當代時尚背后是強大的“根文化”支撐,與國外流行服飾界相比,國內學院派、系統性的服飾收藏與展示還極少,如今越發顯得珍貴。據了解,博物館特展將持續至6月,免費向公眾開放。
(來源:解放日報 | 2014-04-23 | 作者:徐瑞哲 通訊員:邱登梅 徐小雯)
===========================
[SMG星尚頻道]上海摩登!服飾展中體會海派風情(摘錄)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0.jpg)
(來源:上海星尚頻道 2014年4月24日今日印象 記者:沈佳敏 通訊員:邱登梅 段然)
===========================
[上海新聞網]“環東華時尚周”亮相正大廣場 市民“點贊”東華學子作品
中新上海網4月27日電 將極具中國風格的雀鳥印花融入時尚設計中,民族特色元素在現代服飾中靈動展現;仿生角度于昆蟲身體狀態的模仿結合現代主義工業感的對稱美,暗黑設計中透露前衛、神秘的先鋒主義格調……這些獨具創意、設計大膽的作品是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國際合作班2010級畢業生之手。
27日,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國際合作班2010級畢業生作品秀在上海正大廣場華麗開場。作為2014環東華時尚周的特色項目,“藝匯上海——首屆校園新銳藝術設計人才推介展”東華大學專場活動,48名剛從海外學成歸國的畢業生將國際化的設計理念和創意思維,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中,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美的視覺盛宴。
此次作品秀以“Art meet Fashion”為設計主題,以藝術發展史為基礎,圍繞哥特、洛可可、立體主義和波普藝術這四個具有代表性的藝術時期,打造風格各異的四大系列。不同的藝術形式碰撞個性化的設計理念,上演了一場精彩而頗具格調的視覺盛宴。作品秀上共展出60套作品,數碼印花、手工刺繡、面料再造、扎染藝術、手工結構等設計手法均在作品中得到充分體現。其中不少作品中的中國元素十分搶眼,傳統雀鳥印花與現代廓形的糅合,秦代鎧甲與女式軍裝的混搭……
“在這個被西化的服裝業中,怎樣能更好地呈現中國藝術,一直都是我的設計目標。”畢業生韓雪告訴記者。在國外一年的學習,讓她感觸最深的是國外設計師對本國歷史文化的尊重和發揚,這也更加堅定了韓雪把中國元素運用于服裝設計中的想法,“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元素除了旗袍還有許多可以展現,例如青花瓷、雀鳥印花、水墨留白、皇城朱墻碧瓦的配色等等,都是獨具韻味的設計元素,古典的民族的也可以很時尚。”
整場時裝秀極具想象力和視覺沖擊力,給現場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時在陸家嘴金融城上班的公務員馮女士說,“今天算運道好,在正大逛到了真正的時尚。沒想到現代時尚的服裝,也能做得充滿古典傳統的中國韻味,以后要多關注大學里的時尚趨勢,不能在魔都被OUT了。”
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袁孟紅告訴記者,學校一直堅持培養藝術設計人才的國際視野,堅持學習與實踐緊密結合,同時以“環東華時尚周”為契機與平臺,在鼓勵學生秀出“海派時尚”創意的同時,更支持學生帶著作品走出校門,走上市民舞臺,傳播設計時尚理念、繁榮上海時尚文化。
(來源:中國新聞社上海分社 2014-4-27 作者:孫慶華 邱登梅)
===========================
[新聞晨報]東華將培養“時尚魔頭”傳播潮生活 今年9月開始招生,要求有良好的傳播技能和審美素養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1.jpg)
由東華大學主辦的、全球新聞學界首個以“時尚傳播”為主題的國際學術論壇——“時尚傳播與社會發展國際論壇”昨天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東華大學人文學院將開設國內首個時尚傳播方向的傳播專業,致力于培養本土的時尚傳播精英。
“第一夫人”的成功時尚傳播
當下,時尚對政治經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的支持率一直就高于其丈夫,米歇爾喜歡平民品牌,有報道說,3年來給美國服裝品牌帶來了27億美元的效益。眾多設計師從中獲得益處。
在英國,平民女子凱特成為劍橋公爵夫人后,英國女性為了模仿凱特,人均花銷是250英鎊,總計10億英鎊。
領導人的穿著體現著國家的軟實力。《紐約時報》曾經評價彭麗媛的穿著是“富于魅力的”。美國著名時尚雜志《名利場》2013年將彭麗媛評為著裝最得體的“第一夫人”。
今年3月,米歇爾首次訪華。期間國際主流媒體對兩位大國的“第一夫人”仔細品頭論足。
“這就是時尚傳播的經典案例。“第一夫人”的時尚品位不僅體現了國家的軟實力,還創造了經濟價值。”東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時尚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王梅芳教授說。
上海需提升時尚話語能力
上海是中國的時尚之都,但是目前尷尬的處境是,時尚之都缺乏時尚傳播人才,缺乏能對時尚產生重要影響力的時尚傳播精英,如美國的“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
王梅芳認為,當下,一是要加強時尚傳播研究。時尚和消費與經濟緊密相連,其核心是商業價值。而時尚傳播作為時尚的推手和時尚經濟的推動者,同時也具有社會責任,要承擔引導社會價值導向的使命。二是要培養時尚傳媒人才。為適應中國時尚發展需求,培育既有時尚素質又有媒體技能、素養的跨學科復合型與應用型人才迫在眉睫。
新設時尚傳播方向9月招生
東華大學的傳播專業(時尚傳播方向)正是在此背景下誕生,希望培養出有較高審美素養、具有時尚傳播能力的全媒體復合型人才。
那么在人才培養上,東華大學時尚傳播方向有何特色呢?王梅芳表示,時尚傳播精英需要關注時尚產業的流行趨勢。這要求從事時尚傳播工作的,不僅具有良好的傳播技能,還需要一定審美素養,同時對于時尚的制造也要有一定的知識,這也是東華大學開展時尚傳播研究、開設時尚傳播方向專業的優勢所在。
據了解,目前,中國學界對時尚傳播的研究還未引起足夠重視,東華去年探索成立了時尚傳播研究中心,旨在依托該校在“時尚研究、時尚教育”等領域的特色,整合傳播學、管理學、藝術學、設計學等資源,從新聞傳播學的學科體系出發對時尚及其相關更大體統之文化領域的議題展開研究。
今年,東華人文學院又在傳播學專業下探索新設時尚傳播方向,計劃從2014年9月開始招收本科生,為中國時尚傳播人才的培養進行探索實踐。屆時,學生考入東華大學傳播專業后,將進行一年通識課程平臺學習。然后那些對時尚感興趣、自身時尚素養較高的學生將能進入到時尚傳播方向學習。
(來源:新聞晨報 2014年4月27日A05:A05-上海 作者:張騫 通訊員:陳前 邱登梅)
===========================
[上海熱線] 4月27日首頁焦點:學生箱包設計展亮相"環東華時尚周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2.jpg)
長久以來,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箱包市場一直是洋品牌的天下,而國內企業只能依靠為其代工賺取微薄利潤。26日的箱包展集中展示了近年來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產品設計專業的師生與企業緊密合作所孕育的成果。
作為國內知名大學,東華大學在設計人才的培養上一直匠心獨運。以產品設計專業的同學為例,在修讀完基礎課程后,他們每個學期都會走進工廠,走到生產第一線,從最前沿感知企業的需求和市場的脈搏。據指導老師東華大學工業設計系副系主任王熙元副教授介紹,每個學期他都會帶學生到企業進行實地考察觀摩,有別于蜻蜓點水般到此一游,學生們要從中找出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并將這些問題帶回學校著手解決。
研究生二年級的孫濛同學所在的課題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組優雅時尚的菱形紋箱包外觀設計交付企業。這一系列的經典菱格紋箱包作為主打展品在26日的箱包展上奪人眼球,也被企業相中。而在東華大學產品設計專業中這樣的同學還有很多。
對于這樣校企合作的模式,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產品設計系主任吳翔教授表示,高校設計類專業的課堂教學,不能與行業、企業、市場脫節,傳統的課程教學只注重通過典型課題解決典型問題,而實際上應該更關注一些非典型問題的研究,這就需要課堂教學直面企業并將其實際問題導入實際課程。而對于學生來說,在平時的課堂上,就有機會與名牌公司的設計大師面對面,現場受到前沿設計理念及流行趨勢的熏陶,“課超所值”。
(來 源:上海熱線 時 間:2014-04-27 17:48:21 記者:馬逢鈺 通訊員:吳彥 邱登梅)
===========================
[中國新聞網]“限量版”設計點亮東華大學學生創意市集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3.jpg)
近年來,創意市集已成為潮流名詞,高頻率地出現在各類時尚活動中。而相較于社會上各式各樣的創意市集,東華大學這場“校園市集”富有濃郁的大學氣息,不少設計專業的學生將日常的“功課”帶到了市集,也有很多作品是“攤主”的個人興趣愛好,現場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手工首飾、手繡禮帽等物品,幾乎樣樣都是“限量版”。
在創意市集活動現場,東華大學環藝1102班韓有作領銜的大有工作室吸引了記者的注意,盡管韓有作并非服裝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但他攤位上的創意T恤設計卻廣受好評。
韓有作說,這次參加創意市集他帶來了《枯木逢春》、《葉茂枝繁》和《星空》三套作品,均為其手繪作品的衍生品。在設計過程中,他將原生態、森男森女、城市山民、簡約中式慢時尚概念元素融入到原生態純棉質感中,使簡單的T恤有了別樣的藝術效果。除了T恤,他還將自己的手繪作品制作成牛皮質感印花筆記本,也在本屆創意市集上同時銷售。
名叫羊夢童的大學生攤位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小飾品,它們并沒有華麗的外表,但每個都是精心的手工制作。古色古香的木環首飾,充滿著濃濃的民族風情;精致小巧的耳環耳釘,或可愛活潑,或典雅沉靜。
羊夢童告訴記者,這是她第2次參加環東華時尚周的創意市集,這個經歷讓她收獲頗多,“從方案策劃、訂購材料,到手工制作、完成作品,再到市集上布展、銷售,借由創意市集活動我完整地體驗了一次產品上市的全過程。也正是因為有了第一次參加創意市集的經驗,這次的作品更加精致、完善。”
作為本次活動組織者,東華大學環藝1202班孫涯寫意稱,東華大學創意市集是發揮同學創意,展現同學設計才能的最直接的第一觸點。創意市集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張揚個性的舞臺,通過親自生產和銷售,設計者能夠直接接觸顧客,直接接受市場對產品的反饋。交流的過程也是積累的過程,在創意市集的銷售經驗能夠幫助同學們更好的把握市場需求,并將這些經驗的積累帶進今后的學習中。創意市集活動正不斷地激發著同學們的創意才能,每年創意市集的舉辦,不斷的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東華學子。可以說,創意市集實現了創意與市場、市場與校園生活的完美結合,讓大家有機會接受真實市場的考驗。
據悉,本屆創意市集將持續至4月25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4年04月23日 記者:許婧 通訊員:李盈頡 邱登梅)
===========================
[上海科技報]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閉幕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4.jpg)
2014年是東華大學在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期間舉辦國際時尚論壇的第20個年頭。本次論壇含“主論壇”和“特色論壇”兩大版塊,其中“主論壇”邀請了來自巴黎、米蘭、倫敦、東京、紐約等五大時尚之都頂尖設計院校與機構專家,就流行趨勢預測及發布進行智慧的交流碰撞,深入探討未來時尚的發展方向。“特色論壇”將舉辦上海品牌發展論壇,并連續第三次與國際同步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同時通過“海派時尚”官方網站發布及海派創新旗袍現場展示等形式,便捷、直觀地發布了2015/2016秋冬的上海,什么樣的色彩、圖形、服裝、面料、鞋履、箱包、首飾乃至陳列最流行。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劉曉剛表示,“當下的上海,已經具備了提出自己時尚主張的底氣。提出海派時尚主張,只是實現‘時尚之都’的理念準備,還需‘秉承海派傳統、凝聚新價值觀;領悟全球時尚、極致海派特色;建立理論體系、發表研究成果;加強人才培養、儲備行業精英;利用多元傳媒、創新商業渠道;依托政府支持,搭建公共平臺;對接投資資本、實現市場價值;持續跨界合作、擴張邊際效應’等多方面的努力。”
東華大學副校長劉春紅認為,如果說把握時尚話語權是時尚創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源泉,那么,人才就是其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時尚教育則是其得以生存和延續的基礎。東華大學常年堅持國際合作、校企聯袂的培養模式,積極培育世界眼光和本土意識兼具的時尚創意人才。學校已與包括法國巴黎、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意大利米蘭及日本東京等世界五大時尚之都著名服裝院校在內的12個國家和地區的36所院校開展包括本科學歷教育、研究生學歷教育、課程合作等多種形式合作。學校不僅邀請了維維安·韋斯特伍德等眾多國際頂尖服裝設計大師和設計界權威人士擔任顧問教授,還邀請了92位國外優秀教師在學校開出了90門國際合作課程。東華學子足不出戶,也能盡享世界優秀師資的教學法和教育理念。在校企合作辦學方面,東華大學與施華洛世奇、伊泰蓮娜、德庫寧、意大利IED等著名企業聯合在校內建立了25個時尚研究基地,在雅戈爾集團、報喜鳥集團、波士登集團、杉杉集團、ESPRIT、ADIDAS等中外著名服裝企業建立了33個教學實習基地。
(來源:上海科技報 2014年04月28日 記者:陶婷婷 通訊員:朱一超 孫慶華 邱登梅)
===========================
[上海教育微博]2014環東華時尚周系列發布(摘錄)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5.jpg)
===========================
[上海教育微信]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系列發布(摘錄)
![【聚焦時尚周】[CCTVnews等]“2014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社會媒體新聞報道集錦(圖)](/imgs/20140505/18_3986.jpg)
===========================
更多社會媒體新聞報道請見東華新聞網“媒體東華”欄目……
【相關新聞鏈接】
1、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圓滿落幕 服裝設計本科畢業生作品編織“海派時尚夢”
(http://www2.dhu.edu.cn/dhuxxxt/shownewsshenhex.asp?id=21394)
2、國際時尚論壇在校舉辦 “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揭牌
(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21318)
3、2014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盛大開幕
(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21297)
4、“上海摩登——海派服飾時尚展”“上海歷史圖像記憶展”在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行
(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21281)
5、東華大學召開新聞通氣會與社會媒體溝通“2014時尚論壇暨時尚周”理念(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21275)
更多有關"時尚,海派,創意,上海,東華大學"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東華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