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志愿,十載濃情——記惠州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十周年慶典晚會
本網訊 5月24日晚,惠州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以下簡稱“青協”)十周年慶典晚會在鵝城音樂廳舉行。
秉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的青協成立于2004年,十年來,本著“立足校園,服務社會”的宗旨,青協一步步成長為惠州學院最大規模的協會組織。憑著一代代青協人的努力,青協獲得了省、市、院多種榮譽稱號,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志愿者,為志愿活動做出了無私的奉獻。
十年同心,志愿同行
惠州學院副院長賴美琴,團市委書記張莉蘭,惠州市志愿者聯合會秘書長杜睿、院團委、美術系負責人等領導參加了慶典晚會。惠州市各志愿服務隊代表、惠州各大中專院校青協代表、惠州部分商家代表、惠州市多家媒體單位代表等校外人士應邀參加晚會。
晚會在紅、黃兩頭醒獅的精彩表演中拉開了序幕。副院長賴美琴發表講話,她肯定了青協十年來的成績,同時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希望青協在院團委的指導下推動惠州學院志愿服務更上一層樓;二是開發和堅持具有學院特色志愿服務項目,提高校內外積極影響;三是建立健全惠州學院志愿者的管理和評價體系;四是創新志愿服務形式,努力打造惠州學院志愿服務公益基地建設。

接著,青協往屆會長代表05屆宋子敬和現任會長吳云芳發言。宋子敬表示“在青協,我收獲很多!在我心里,青協就是青協人永遠的家。”
隨后,惠州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會友總會成立,團委負責人為理事頒發聘書并宣讀了表彰決定。青協秘書處和社區隊獲“最佳組織獎”,林立等12名志愿者獲“先進青年志愿者”稱號,劉旖琪等12名志愿者獲“青協之星”稱號,劉欣等55名志愿者獲“優秀青年志愿者”稱號。


頒獎儀式結束之后還舉行文藝匯演。
文藝匯演把慶典推向高潮。火辣活力的舞蹈,感人的小品,可愛有趣的歌舞劇,首發的會歌等節目詮釋了青協的服務社會的公益精神,展現了現代大學生亮麗的青春風采和深切的社會情懷。節目獲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吶喊。晚會在一片慶祝聲中落下了帷幕,青協學子歡欣合影、暢談心扉,久久沒有離場。


我的青協
大一電子科學系的卓文健是青協編輯部的一員。作為編輯部的一份子,卓文健更多的時候是作為一個記錄者,記錄下青協志愿活動的點點滴滴,當他看到志愿者與服務人群交流時的興奮與開心,他的內心也是很滿足的。卓文健坦言:“沒有經歷過的人,是沒辦法體會到這種感受的。”
同是大一的旅游系陳貴能是愛心隊的干事。因何加入青協?陳貴能笑著說:“大概是內心的那一份沖動。”陳貴能在青協中收獲的是志愿活動的那一份快樂,他希望自己大學四年可以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而加入青協實現了他的愿望。當談到愛心隊主辦的愛心探訪,他覺得,陪老人聊聊天、做做飯,看到他們開心的面容,自己也會很滿足。對于未來自己的志愿活動,陳表示從點滴小事做起就好了。
大二的經管系劉佩玲已經是科普隊的隊長了。在青協中,她收獲的是志愿過程中的那一份愛,那一份因為熱愛志愿而堅持下去的動力。從高中就是青協一員的劉佩玲,對志愿活動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對于社會中對志愿者的不理解,她表示:“各人所處環境不同,看法不同是很正常的,自己沒有經歷過的是不會有所感受。”當大一的師弟師妹們對志愿活動表現出厭倦時,“勿忘初衷,方知始終。”是佩玲所堅持的,“我不會逼他們,志愿就是要自愿,這是一個過程。”
十年青協路漫漫,有汗水、有淚水、有疲憊、有感動,也有收獲,青協過去的十年,承載了許多人的努力與記憶,青協人堅持青協精神,勿忘初衷,方知始終。
(蔡靜函/文 蔡淑苗 林澤佳 陳婉琳/圖)
更多有關"惠州,志愿,志愿者,學院,惠州市"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惠州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