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振中寄語畢業生:走出校園“不要怕” 30年后“不要悔”
    5月23日下午,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召開2014屆畢業生畢業典禮,新華社原總編輯,現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南振中在畢業典禮上以《走出校園“不要怕 ” 30年后“不要悔”》為主題發表講話,寄語廣大畢業生。在廣大師生及出席典禮的學生家長中產生了很好的反響。以下是南振中院長的講話節選: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來賓,純真并富有朝氣的同學們:
  歷經十多年苦讀,你們像鼓足風帆的艦船,即將離開母校,駛向遼闊的“社會海洋”。你們中的一些人在年滿18歲時參加過“成人禮”。對“成人”有兩種解釋:一是長大成人;二是有能力獨立生活而且可以贍養父母。按照后一種理解,今天的畢業典禮是你們真正的“成人禮”。我代表焦世君書記、孫保營副書記、王玉敏副院長,向2014屆畢業生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新傳院埋頭苦干、默默奉獻的教職員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畢業生仁慈的父母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屆畢業生在校期間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研究生傳播學班、本科生網絡新聞班等多個班集體被評為河南省優秀班集體;郭晨等5人被評為河南省三好學生;周聞杰等11人被評為河南省優秀畢業生。魯楠等同學主持完成的項目《農村留守兒童的媒介使用與媒介素養現狀調查與分析》榮獲河南省第十一屆挑戰杯大學生學術課外作品競賽一等獎。由馬騰超等同學創作的作品在“首屆佳能全國高校影像作品大賽”中獲得銅獎,在“2014環太平洋大學生微紀錄作品大賽”中獲得評委會大獎。本屆本科畢業生中,有63人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攻讀碩士學位。更多的同學將奔赴不同工作崗位。一些政府機構、傳媒集團和知名公司正等著你們去施展才華。
  同學們!你們為母校贏得了榮譽,母校為你們而驕傲!借此機會,向2014屆畢業生表示衷心的感謝!
  你們前程似錦,但未來絕不會一帆風順。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727萬,比號稱“史上最難就業年”的2013年增加了28萬。《2013典范企業人才招聘狀況報告》顯示,100家“最佳人力資源典范企業”今年計劃招聘大學畢業生數量比上年下降7.3%。離開校園,你們遇到的第一道難關就是尋找就業崗位。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你們還會遇到許多不盡如人意的事情:第一份工作是否稱心如意?在單位里能否與同事和諧相處?技術更新速度加快,會不會因為自己知識陳舊而被淘汰?面對諸多壓力,你們有沒有勇氣去應對?怎樣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立”“自強”?這是社會給你們出的“人生考題”。我雖然無權“替考”,但可以把從網上看到的一則故事講給你們聽。
    從前,一個年輕人準備離開故鄉,踏上人生的新征程。動身之前,他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族長正在練字,順手寫了3個大字:“不要怕”。老族長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字,供你半生受用。”
  離家30年后,這個年輕人有了一些成就,也遇到了許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回到家鄉。他去族長家拜訪,得知老人已經去世。族長的家人取出一封信,說:“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回來。”還鄉游子拆開信封一看,信紙上赫然寫著3個大字:“不要悔”。
  “走出校園不要怕、30年后不要悔”,這是母校送給你們的臨別贈言。
  為什么強調“走出校園不要怕”?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當人們覺得靠自己的力量無法完成一件事情時,會產生一種恐懼感。勇敢地面對現實,開發和調動自己的潛能,伴隨著一次次的成功,恐懼感就會逐漸消失。“走出校園不要怕”,靠的是內心深處的強大力量,這是一種“內在的堅定性”。鄭大新傳院2014屆畢業生應建立起4種自信:
  1、理想信念自信。新傳院以穆青提出的“勿忘人民”為“院訓”。在長達60年的新聞生涯中,穆青牢記黨的新聞工作者的神圣責任,忠實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呼聲。他與馮健、周原合寫的《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等著名新聞作品,教育和影響了幾代人。只要我們像穆青同志那樣,堅持黨的“群眾觀”,做到勿忘人民的主體地位、勿忘人民的哺育之恩、勿忘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有了這種理念上的自信,鄭大新傳院畢業生不用怕! 
  2、吃苦敬業自信。法國文學大師羅曼•羅蘭說過:“這世界上真有成就的往往不是第一流的聰明人,而是第二流的聰明加第二流的愚笨的那種人。”羅曼•羅蘭解釋說:“太聰明,就把什么都看開了。他不肯做傻事,花笨功夫,不肯找難題讓自己受苦,所以,他就沒有希望了。”值得慶幸的是,經過體檢,你們中間尚未發現“第一流愚笨”的人。“第一流的聰明人”可能會有,但也不多。因此,你們中的多數人具備了作出成就的基本條件。只要自覺克服“第一流聰明人”的弱點,舍得花笨功夫,找難題讓自己受苦,愛崗敬業,默默奉獻,你們的成功指日可待。這是你們取得成就的“不二法門”,是你們的希望所在。有了這種吃苦敬業的自信,鄭大新傳院畢業生不用怕! 
  3、專業素養自信。在校期間你們撰寫了那么多的新聞作品,在核心期刊發表了那么多的優秀論文,在大學生作品大賽中獲得了那么多的獎項,這足以說明你們具有應對挑戰的學識和能力。有了這種專業素養自信,鄭大新傳院畢業生不用怕! 
  4、學習能力自信。從學校到工作崗位是人生旅途的重大轉折。要適應新的環境,單靠在學校學習的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具備“再學習”的能力。今年4月“世界讀書日”前夕,鄭大新傳院發布了《推薦閱讀書目》,要求大學生在校期間閱讀200本各類書籍。近幾年世界每年出版圖書50多萬種。即使你們將《推薦閱讀書目》所列書籍全部讀完,與海量知識相比,也不過是“滄海之一粟”。可喜的是,母校濃郁的文化氛圍陶冶了你們的情操,促使你們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許多同學不僅萌生了獲取知識的欲望,而且摸索到了獲取知識的新途徑,掌握了獲取知識的新方法。有了這種學習能力自信,鄭大新傳院畢業生不用怕! 
  同學們!莎士比亞說過:“患難可以試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風平浪靜的海面,所有船只都可以并驅競勝;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的時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夠處之泰然。”2044年5月23日,是你們畢業30周年紀念日,不少同學將返校參加校友聚會。到了那個時候,你們年過半百,歷經千錘百煉,遍嘗酸甜苦辣,深知“事業有成”背后的艱辛與付出。笑談中,也許有人會記起“走出校園不要怕、30年后不要悔”的臨別贈言。不論你們取得成就的大小,不論你們清貧還是富有,也不論你們職位的高低,面對赤誠的老師和校友,只要你們敢對自己說一句“今生無悔、問心無愧”,老師和校友就會感到欣慰。
  衷心地祝福你們!
  謝謝大家!
鄭州大學版權所有,禁止非法轉載!2014-05-28 17:56:31
更多有關"畢業生,有了,族長,自信,新傳"的文章請點擊進入鄭州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