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說#藝術改造讓老人“回家”
學生:城市設計學院陳設工作室武名君
作品名稱:回 家
指導教師:夏德武
對于這次的創作感想,其實我想說的很多。回想整個過程,特別是在整理視頻資料的時候,還是會被我自己感動。四個月的時間,堅持一件事情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中間也確實遇到了很多困難。
首先,我想大家都應該想知道我的這個“回·家”的戶主是誰吧,她是一位孤寡老人,也是我爺爺的哥哥的妻子,在北方我不知道是怎么稱呼,我們家鄉叫大奶奶。為什么會選擇她家進行改造呢,因為我覺得她是村里最需要人來關懷的。簡單說一下她的情況,無子,只有一個養女,又在97年因白血病去世。老人現在最開心的時候,就是外甥女過節來看。七年前,老人因骨折一直到現在都行動不便,還有各種疾病,聽力很弱,所以在跟她溝通的時候特別費勁,一句話要很大聲地說上好幾遍,正因為這個原因,幾年前老伴去世后,家里鮮有人來。我在改造的過程中雖然有挺多建筑揚塵,但是她還是拿個椅子坐在旁邊看著我,怎么勸她她還是坐在那看著。我覺得可能是她太需要關懷了,一個人太久沒跟其他人溝通,她內心的孤寂是難以想象的。
我整個改造的想法其實就是把她家收拾得干凈利落,這樣人住在里面心情也會更好,街坊鄰居可能更會愿意串門。有人會問,為什么會整個改造的只花了三千元,我從材料上沒有刻意減少支出,給她買的漆,涂料什么的都是環保的。因為其它的材料其實都是現成的,像木板什么的,用舊的木頭刨去表面的污垢,它又會煥然一新,合理地選取,這些舊木板又會在這個家合理的位置繼續被使用著。
陽臺的改造是我覺得最成功的地方,之前其實沒這么想過,在改造前期有一天早上她燒柴火時,一直看著窗外,火都燒到里面的衣服了她才反應過來,幸虧有人經過救了她。后來我想,南方的冬天雖然房間里很冷,但是有陽光的地方還是挺暖和的,能不能把陽臺改成一個整潔的,能夠不用出門就能曬太陽的地方,還能喝喝茶什么的。于是我把岌岌可危的陽臺進行了加固改造。
對于這次改造,其實收獲還是很大的,也得到了挺多鄉親的認可,他們說的最多的是未來幾年村里搬遷的問題,我只希望趕緊把專業學好,將來能為家鄉做貢獻,可能在別人看來這跟我沒多大關系,但是我覺得一個人的責任可大可小,關鍵看你自己怎么想。最后我想感謝前期陪我調研的王玉杰,楊沁雪兩位同學,感謝夏德武老師的指導,也感謝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悟。
學生 武名君/文圖
宣傳部 徐新立/編
2014年5月21日










更多有關"改造,我覺得,看著,我想,陽臺"的文章請點擊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