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本科生畢業展#創作者說#語言傳遞的藝術計劃
學生:城市設計學院公共藝術與空間設計黃雅桉
作品名稱:語言的傳遞——哈羅國際學校公共藝術計劃
指導教師:王中李悅李輝卓凡李震熊時濤魯旸凌峰
語義學是當代語料庫語言學中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隨著對語義學研究的增多,人們對語義學研究的領域不斷擴大。如何從公共藝術的角度去傳達語義的魅力成為我的(畢業設計)研究的課題。在中國,語言表達通常委婉含蓄;在西方,語言的表達直接而有邏輯性。這樣的文化差異和表達方式一直對我很有吸引力。
一年以前,工作室導師王中老師請來一位芝加哥藝術大學終身教授BJ教授給我們班做了一個為期三周的工作坊,以在北京的英國貴族學!_學校為選址,進行了一個虛擬的課題。當時,該校剛喬遷新址,空間尺度很大,十分單調,他們希望我們能用藝術性的東西激活他們的空間。一年以后,我再次選擇這里進行我的畢業設計。通過多次溝通,得到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提出最好能讓學生參與到設計中,虛擬課題最終變成了落實的藝術計劃。
經實地踏勘發現,選址空間所處的位置,清晰可見該校校訓。我希望通過問卷調查收集學生對校訓的見解,通過對比成列,使校方400年歷史沉淀的精華與學生充滿活力的個體思維相碰撞。二者的矛盾與沖突所激蕩的火花是時代氣息的呼喚,也是學校尊重學生意愿的主動引導。我不斷思考,應該如何站在一個中立者的角度,有效地傳遞出學生的聲音,同時回應學校的期待?在長達半年多的時間里,我跟哈羅學校的市場部經理、教學登記官、藝術部總管、結構工程部負責人、副校長共有過5次會面,100多封信件交流和數不清的電話,最終獲得了他們的積極配合。從哈羅學校的校訓“為未來更美好的世界培養領導人才”出發,搜集學校師生對校訓的理解和看法,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種族以及階級不對等的雙方彼此間的影響和反饋陳列在24米長的落地窗前。
我對材料的選擇實驗了很久,最終選擇2060冰紗,這種材質不易皺,不易臟,而且親切、透明,更有意思的是它單純得沒有任何紋理的材質,但是當我把兩層冰紗疊加在一起,在陽光下便產生了光暈感和飄忽不定的感覺。文字的呈現,我選擇用印章將字母一個一個印刻上去,因為印章在中國古代代表的是權威、力量。這種肯定的方式以冰紗這種捉摸不定的材質為載體,體現學生們可變和多樣的特性。而把全校師生對校訓的理解放在一起,意在讓他們反思人與人,人與歷史的關系。
5月8日,學校選出了16位學生,由校長親自帶領一起加入到我的工作坊,體驗我的工作過程。通過和他們交流整個項目的意圖,最后鼓勵他們用印章印刻下他們對我和對這個項目想說的話,孩子們非常受鼓舞,我收到回復有:“我最喜歡的一次工作坊,我愛藝術”,“打開我們新的表達自己的方式”,“鼓勵學生變得豐富多彩”……
路易斯康說過,第一所學校始于一顆大樹下,幾個人聽另外一個人說話,說的人沒有意識到自己是老師,聽的人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學生。具備教育價值的空間如同那棵樹一樣,能夠吸引學生并為學生帶去具備啟發性的空間。藝術,同樣只有作為一種實踐和體驗,才是有價值的。它的價值就在于實踐者、體驗者和觀看者由此獲得了對生命的新的認識,在個人行為上,在認識論上,生命由此不同于從前。我并沒有選擇去堆疊或是創造出來一個新的構筑體,而是去整理并改善這里的空間。我希望給予不同文化、種族、階級的人一個共同交流碰撞的平臺,當我設計一場藝術計劃,并讓受用人群參與進來,改變他們內在思維的一種經驗。我將這一過程記錄并展示出來,結論供他們討論和辯駁。
學生黃雅按/文圖
宣傳部徐新立/編
2014年5月21日






更多有關"哈羅,學校,學生,校訓,藝術"的文章請點擊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 06-04江南大學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 06-04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年招生章程
 - 06-04新鄉醫學院2014年招生章程
 - 06-04東北農業大學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 05-28福州大學2014年招生章程
 - 05-26南昌大學2014年招生章程
 - 05-26西安理工大學2014年招生章程
 - 05-26惠州學院組織日本留學生參觀駐惠日資企業
 - 05-26幫助學生發揮優勢潛能化工學院學子考研再傳
 - 05-26第六屆研究生“黃瓜園”藝術節開幕式隆重舉
 - 華東理工大學歷年錄取分數線查詢
 - 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歷年錄取分數線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