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談#王中:畢業創作是“帶”出來的
王中: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
“帶”出來的畢業創作體現著中央美術學院教學的價值
在我看來,中央美術學院學生的畢業創作或者畢業設計,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老師指導學生完成自己的學業,而是一個老師“帶”學生的過程。這種“帶”,是中央美術學院的傳統與精神所熏陶出來的。對于學生的畢業創作,老師不光要從專業角度上給予建設性的思路和幫助,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個過程,以自己的言傳身教,教授給學生一份自信,用這份信心去審視藝術與生活,領悟對待藝術的態度與處世的法則。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所在。
為了能夠延續好這種“帶”的傳統,城市設計學院重視畢業創作的各個指導環節。我們專門設計學生畢業創作量化登記表,保證每次導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要有內容、有跟蹤。城市設計學院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教師的年輕化。青年教師能夠和學生很親近、很自然的交流在一塊。畢業展布展的三天時間里,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從早上忙到深夜。這既體現了老師們對于學生培養的負責,更體現著師生合力對學術的負責。我們的學生自然能夠感受到這種“帶”的氛圍。因為展線有限和展覽總體安排,布展期間免不了會有展位的調整,我們的學生真的是毫無怨言的聽從展覽統籌安排,自覺調整、甚至重新布置自己的展品。從這一點上,我覺得這批學生真是畢業了,他們理解了畢業展的意義。
三個“品”來品味畢業創作與服務社會的關系
作為一名中央美術學院人,我對中央美術學院精神的理解,就是“品德、“品格”和“品位”。我們要培養的畢業生,也應當延續這種傳統。品德很好理解,就是美德,教育最主要的是先要把學生塑造成一個大寫的“人”。品格,是要讓學生有獨立的批判精神和敏銳的判斷力。在指導學生進行畢業創作時,我們就強調要讓學生具備問題意識,要將自己置身于社會中思考,用藝術家的眼光與行動去發現和解決問題。至于品位,這個實際上指的是學術的高度。簡單的說,就是中央美術學院人應當具備的審美水平。這個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要逐漸培養學生去具備這方面的能力。
有了這個思考,城市設計學院意識到,我們不是圍墻里的象牙塔,我們培養的畢業生必須具備“學術為本、社會為先”的意識與能力。城市設計學院的專業特色,就是立足于當前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文化形象缺失的需求,人民生活水準提高對生活品質提升的愿景。這些東西是實實在在的,我們的畢業創作也應當貼近這些,以自己品德、品格和品位,主動去影響、服務社會其他機構和文化企業,以此作為我們的專業生長點。舉個簡單例子,我們家居專業好多畢業生的創作,都有企業主動來幫助加工完成。就是因為中國的家居企業對于原創設計的渴求,特別是對城市設計學院培養出來的,了解材料結構,掌握制造要求,同時具有學術審美水準設計師人才的渴求。
如果條件成熟了,我們可以開創一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生的獨立品牌,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做“CAFA藝造”。鼓勵扶持一批優秀的畢業生,讓他們畢業創作的作品和社會發展、中國創造相結合,為社會服務,創造更多的價值。我相信,由兼備品德、品格和品位的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生參與設計,必然是具有學院氣質和文化水準的高端產品,一定可以讓藝術包圍我們的生活。
寄語畢業生
畢業展是大學四年學習生活的結點,更是藝術之旅的一個支點。希望同學們繼續以對待畢業創作的精神,對人生發展負責,讓這個支點撬動起自己的未來。
宣傳部徐新立/文編
2014年5月20日
更多有關"畢業,學生,創作,自己的,中央美術學院"的文章請點擊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