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合作 酒店管理精英齊聚惠院共商“協同育人”
本網訊 6月4日下午,惠州學院旅游系召開“協同育人”研討會,會議圍繞如何更好地培養應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展開討論。來自惠州康帝、洲際、喜來登、凱賓斯基、萬麗、碧桂園十里銀灘、深圳中海凱驪等酒店的管理精英,以及惠州中航國旅、粵之旅等旅行社的的代表參加了研討,惠州學院副院長許玩宏和教務處、科研處、學生處負責人出席了研討會。

旅游系負責人感謝各單位對旅游系成立五周年以來的支持和幫助。她認為,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是深化改革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然趨勢。本次研討會對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有關問題進行積極溝通,共商解決辦法,切實發揮好學校和企業兩個不同的資源優勢,通過校企合作,體制創新,真正實現校企雙方共同參與,優勢互補,相互協作,為社會企業的健康發展培養更多更好更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協同育人:認識現狀 找出問題 對策探討
惠州康帝國際酒店人力資源部經理王澤波認為,協同育人有學生、學校、酒店三個主體,三方應當明確各自的合作目的、履行各自的責任。例如,頂崗實習,不僅僅是專業培養、崗位鍛煉,也是學生體驗社會的重要機會。這方面要加強溝通,包括和學生家長的溝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履行學習責任。
惠州洲際度假酒店人事副經理徐海嬌認為:“實習是學生從學校到社會的臺階,學生應端正心態,明確責任和實習的目的;學校與企業可以增加其他實習形式,安排企業專家走進學校,帶來實踐經驗,共同探討課程的實施與實施。”
惠州皇冠假日酒店人力資源部經理王新宇認為,學校的招生應堅持“學生在精不在多”的理念出發,招收有志于在旅游行業發揮人生價值的學生。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自己喜歡做事,才會用心去學好。
深圳中海凱驪酒店培訓經理王小兵認為,學校和酒店應當加強對學生職業規劃的指導,引導學生從人生發展的高度看待專業學習和實習,才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培養高質量人才。

惠州金海灣喜來登度假酒店人力資源部經理黃瑜、惠州白鷺湖雅居樂喜來登酒店人力資源總監王濤認為,酒店應當重視對學生的文化熏陶。她們以喜達屋集團的“四個關愛”——關愛員工、關愛客人、關愛聲譽、關愛社區,并以該酒店的實習生為例,說明教會實習生踐行企業文化取得的良好效果。
惠州凱賓斯基酒店人力總監孫麗麗認為,頂崗實習中遇到的問題包括學生的心態、適應能力,酒店的管理制度、崗位安排與待遇,以及學校的課程設置與實習指導。校企雙方應當創新管理方法,并與學生和家長加強聯系。

惠州富力萬麗酒店人力資源總監顧密認為,高星級酒店對人才的需求大同小異,本科院校培養的目標應當定位在職業經理人。從萬豪等酒店集團招收實習的普遍情況看,現在本科教育最需要加強的是態度、或者說意愿;其次是與人打交道的基本能力。
太東集團業主代表兼總經理林思明,從他本人在加拿大接受教育、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以及在香港、內地從事酒店行業的實際經歷出發,認為決定實習生表現的最主要就是心態,只要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重視,并注意多和實習生交流溝通,實習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人力資源部門的“大佬”要說服企業“老總”重視對行業人才的培養。
在交流發言中,來自企業的代表們還建議學校加強心理教育、商務溝通等思想于能力培養的課程,多搭建學校與行業的溝通交流平臺。
協同育人:給予學生更多機會,讓學生看到行業前景
旅游系主要負責人在研討會總結時說到,旅游系成立五周年來以來,已成功開展了五屆頂崗實習,成功申報廣東省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單位。但他認為,現今大學生存在理論教學較強、動手實踐能力較弱等問題,僅僅靠實習來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是不夠的,需要從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深化與企業行業的育人合作。這次研討會有利于培養學生、提高學校聲譽,有利于為酒店行業提供合用人才。在如何培養人才的問題中,他認為要堅持三個導向,即學術性導向、社會導向、學生導向。為此,旅游系從下學期開始,系統加強企業進學校、進課堂的有關工作。對于企業如何與學校接軌的問題,旅游系今后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并建議酒店給一些有意愿、符合酒店要求的學生更多機會,給予他們好的待遇,讓他們在實習期間成長起來,讓他們成為典型示范者,讓更多人能清晰地看到從事這個行業的前景與自己的發展未來。

協同育人:讓企業精英進課堂
惠州學院教務處主要負責人認為當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企業容易脫節,針對這種狀況,他認為“協同育人”理念要貫徹到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協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協同設置課程體系、協同編寫適用教材、協同實施課程教學、協同指導實踐環節;并在此基礎上完善協同育人的機制,包括人員交流機制、共贏機制、定期研討會晤機制等。教務處支持和鼓勵各系各專業,在協同育人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實踐,根據行業需求優化人才培養的體系和內容,增強對學生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對社會需求的適應性。他說,教務處近期將為企業高管和一線專家走進教室授課、聯合指導實習和聯合指導畢業論文,搭建更為寬廣的平臺。

“立地”培養社會有用之才
許玩宏副院長對與會人員的熱烈討論給予肯定。他認為“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稱職的老師。”近年來,惠州學院越來越重視注重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我們雖不能像北大那樣“頂天”,但我們可以“立地”,立足本地,服務本土,與社會企業接軌,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他說,與社會加強聯系、整合力量協同育人,是惠州學院實施“創新強校”工程的最要內容,學校希望能與企業、行業、政府、社會各界進一步加強合作,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黃曉婷 黃冉婷/文劉倩文/圖)
更多有關"惠州,協同,育人,酒店,學生"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惠州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