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剛參加工作的三、五年十分重要
——劉獻君院長在文華學院2014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同學們:
今天,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歡聚一堂,隆重舉行文華學院2014屆學生畢業典禮暨授予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學士學位儀式。首先,我向大家表示熱烈祝賀,祝賀大家!向辛勤工作的老師們表示感謝,謝謝大家。
經過四年,1400多個日日夜夜的緊張學習,同學們畢業了。這四年,是文華學院個性化教育深化的四年,我們創建了個性化教育體系,確立了“博學篤志,本立道生”的校訓。在這里,同學們像海綿一樣汲取廣博的知識,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樹立遠大的理想并堅守自己的志向;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掘自己的優勢潛能,在自由發展中形成獨特的個性;不斷努力和實踐,參悟做人與治學的道理與方向,為走上實現理想的光明道路做好充分準備。
在我們這屆畢業生中,一次就業率達93.5%,多數同學找到了比較理想的工作;420名學生考上了研究生,考研率近14%;在12項學科競賽中獲得67個獎項,其中全國性特等獎1項,全國性一等獎2項,全國性二等獎15項;13名同學獲得實用新型專利。很多同學在學習提升、創新創業、服務社會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回顧四年,如果父母、親朋、社會要問我們,四年大學學習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我想,不管你是否意識到,多數同學的回答應該是:視野更寬廣了,境界更高遠了,懂得了一個人要站在什么高度、什么層次去思考問題,做什么事情更有價值。這是我們最可寶貴的成長、收獲!
我們在學校念了16年的書,現在除部分同學繼續攻讀碩士學位以外,多數同學將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走向職業生活。社會和學校有很多共同點,學校生活和職業生活是相通的,最大的共同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養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同學們首先要學習、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同時要努力學習并為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作出貢獻。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學校生活和職業生活也有很多不同點,在走向職業生活時,我們應該予以關注。例如,學生生活是經過設計的,而職業生活是未經設計的,需要我們自己去設計、創造;學生生活處于非分配領域,職業生活處于分配領域;學生生活是浪漫的,想入非非的,職業生活是現實的,其思想言行轉化為社會現實。此外,職業生活也有其自身的規律,例如,初職的三、五年是最佳職業成長期。因為這段時期做得好,能正確認識自我,形成自信,找到正確的方向。抓住剛參加工作的三、五年,十分重要。
同學們,祖國、家鄉、母校這三個詞將伴隨我們一生。因為,祖國——國籍;家鄉——籍貫;母校——畢業于何校。從2010年你們進入文華開始,你們的一生與文華結下了不解之緣。你們將是文華的一張張名片,社會通過你們了解文華,認識文華。十年、二十年以后,文華將以你們為榮。
最后,衷心祝愿同學們鵬程萬里,一路平安!
更多有關"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職業,社會,同學,學生"的文章請點擊進入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