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孩四萬里北極追日 為大學教授講北極
天文圈里有個玩笑,據說“親眼目睹過日全食的人,都會無可救藥地患上‘日全食癥’,從此會竭盡全力地去看每一次日全食”。90后女孩葉梓頤告訴大學教授,這不是一個笑話,最起碼在她身上是真的。
2009年,19歲的她第一次在上海看日食,2013年,她遠赴肯尼亞追日,今年3月,她又跨越大半個地球,走過四萬里路到北極追日。葉梓頤16歲參加全國天文奧林匹克競賽,曾拿過全國創意大賽冠軍的年輕女孩。2015年3月20日發生在北極圈的日全食恰逢極夜和極晝之交,有人說這樣的巧合50萬年一次,而葉梓頤不但幸運地拍下全過程,還偶遇了20年一遇的極光大爆發。葉梓頤說:“我覺得站在星空下,我能更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的內心和大自然賜予的力量。而通過拍照的方式,我又可以將這種寧靜宏大的力量傳播給更多的人。”在葉梓頤的下一站上,已經畫上了2016年印尼日全食的記號。
歷時17天,跨越四萬里,一個體重不過50公斤的90后軟妹子卻扛著和自己體重相當的行李和器材,經歷三次渡輪、四段火車、十段飛機,抵達世界最北端的城市朗伊爾,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場沐浴在北緯78度星光之下的日全食之約,在兩次觀看日全食折戟而歸之后,葉梓頤的這次日全食之旅可謂“人品大爆發”,不但拍攝到珍貴的“貝利珠”,還偶遇了20年一次的極光大爆發。
三次追日兩次空載而歸
實際上,此次北極追日之旅并不是葉梓頤第一次觀日全食,說起前面兩次,小葉特別惋惜,前兩次的觀測全因天氣突然變化空載而歸。雖然幾度追日,小葉依然沒有成功地觀測過完整的日全食,而這次遠赴北極觀測日全食,天氣更讓人難以捉摸。
小葉第一次日全食之旅是在2009年7月22日的上海,“我們看到太陽最后的面容,之后就是烏云滿天,暴雨如注……也有人稱這次全食為‘日全濕’。”2013年11月3日,小葉又和小伙伴一起飛到非洲,經歷了小飛機的顛簸和3個小時的曝曬,眼睜睜地看著期盼已久的日全食在最關鍵時刻被烏云擋住。“想想看,原本晴空萬里,就在關鍵時刻,duang的一下又是烏云滿天狂風大作,順便還夾帶著點沙塵暴。”
這第三次的北極之行,無疑成本更高、難度更大,但小葉仍毅然開始了自己的第三次追日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