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造假案出爐,24名考生無緣大學
時間:07-07 來源: 出處:www.gd-seeyon.com
小楊一家來自安徽,為了讓女兒順利在海南參加高考,2012年王女士托人造假,花錢為女兒在臨高某單位落了戶。3年來,王女士以為可以瞞天過海,沒想到重要關頭來了個晴天霹靂。記者昨日從臨高警方獲悉,警方在高考前對考生資格審查過程中,共發現24名考生落戶在臨高某單位的戶口造假,并已注銷處理。
戶籍造假案出爐,24名考生無緣大學,面對這樣的現象,臨高警方相關責任人說,出現以上情況,一方面是學生家長作假在先,另一方面也確實是民警審核不嚴,公安部門將對當時經辦王女士等人戶籍的民警進行處分。而教育部門也適時發出呼吁,要求考生和家長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可問題是,這一切難道只是戶籍民警的責任嗎?
多年來,海南都在加大打擊戶籍造假,阻止高考移民,但從事實看,這項工作明顯沒做到位,24名考生戶籍造假竟然出現在一地,更為驚奇的是,戶籍造假已經三年,直至高考前才發現,這無論如何都無法讓人相信,相關部門做好了監督。倘若確實監督到位,戶籍民警何至于成為幫兇,又怎會有這么多造假?
顯然,拋開戶籍民警的違法不端,臨高警方也難辭其咎,倘若對戶籍監管夠嚴,倘若嚴格監督戶籍民警,讓權力運行更加透明,或者對戶籍管理更加細致到位,又怎會出現戶籍民警協助造假,又怎會三年時間都發現不了?而作為教育部門,對于學生戶籍無疑也有監督管理之責,倘若把關嚴格,怎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當問題出現,有責任的相關方卻躲得遠遠的,把責任統一歸咎給戶籍民警和學生、家長,一幅置身事外的姿態批評和呼吁,這無疑令人感到心寒。必須看到,小小戶籍民警翻不起大浪,即使戶籍民警犯錯所致,作為管理者也難逃管理不善之責,教育部門更難逃監管不嚴之責。當然,追究責任不是核心所在,藉此反思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再讓這樣的鬧劇上演才是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