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深夜護學” 有必要嗎?
近日,武漢大學的“深夜護學”服務在網絡上火了,該校保衛部回應說,這項服務是鑒于武大校園大,地形復雜,為了保證晚上回宿舍的女生的安全而設置的。保衛部接到求助電話后,一般在五分鐘左右即可到達學生指定地點。據初步統計,一年多來,已有200余名學生接受了幫助。
之前,各地都有在返校或者外出過程中,女生失蹤甚至被害事件發生,這個舉措顯然可以使學生和家長心安很多,其實,在武大之前,清華、北大早就在考試期間,為了保證備考夜歸學生的安全,設置了類似“深夜護學”舉措。
校園安全問題,近年來屢有發生,從學生失蹤被害,到宿舍財務失竊,每當此時,人們都會感嘆說,是大學生的安全意識不強,都覺得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他們應該有自我管理和保護的能力。也許就因為這個不成文的規矩,大學管理的松散甚至“放羊”早已經是約定俗成。
隨著中國大學規模的擴大,校園增大,校區增多,甚至很多在偏僻地區,學生安全已經是大問題,特別是剛上大學的孩子,剛剛成年,無論對社會還是對自身,都缺乏了解和保護能力。如果說,上大學是把孩子“扶上了馬”,武大的這個辦法顯然有“扶上馬,還要送一程”的貼心,我們總說大學的管理要人性化,這種“深夜護學”顯然比簡單地宿舍的夜間熄燈時間,更能體現人性化管理的溫度。
之前,曾經有文章評論說,為什么中國的高校要收門票,而國外的著名大學沒有圍墻?分析原因時,曾經將此與開放的大學精神聯系在一起,當問及美國的教師和學生,他們詫異于中國人的理解,在他們看來,大學的圍墻最重要的還是提供安全保證,便于管理,之所以美國很多名校沒有圍墻,和當地優良的秩序有關系,圍墻是作為安全屏障失去存在意義的,而后者,是進一步探討大學開放精神的先期保障。
類似的“深夜護學” ,顯然是建立起了一道無形的圍墻,至少在現在,在我們還沒有足夠的安全保證,推倒大學圍墻,使之和周邊社會融合在一起之前,這樣的“人墻”是必要的,不僅是大學人性化管理的落實,也是對大學環境甚至周邊環境安全性的扶植,有助于中國的大學在未來向社會開放,并且以自身的優良秩序對社會做出影響和帶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