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大學星級排名評價標準(綜合研究類)
“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以大學的人才與科研產出的質量為基準,評星標準強調的是大學的師資水平、畢業生質量和科研成果水平等。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開展“中國大學星級排名”的目的是:通過對中國大學的“評星定級”,旨在促進大學爭先自主創新、打造特色、樹立品牌,促進高校提升辦學水平、人才及科學貢獻能力;為政府制定政策、企業選才、考生及家長填報志愿等提供參考;促進高校明確自身與世界一流大學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發展差距,引導大學創建多類型的世界和中國一流大學;力圖建立科學、合理的、有中國特色的一流大學分類分科評價體系。
“中國大學星級排名”是對我國大學辦學成就與辦學水平的分級評價,評星標準側重強調高校辦學質量和辦學特色,選取的評星指標均是得到國際和國內科技界、學術界等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認可的指標。評星指標分為人才貢獻和科學貢獻,其中,“人才貢獻”指標側重評價其師資水平和畢業生質量,“科學貢獻” 指標側重評價其科技創新成果的水平和效益。
基于我國大學辦學定位的不同,“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按“綜合研究類”和“藝術體育類”對大學進行星級劃分。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自2005年起,香港和澳門地區高校逐步納入內地統一招生,為給廣大考生和家長填報志愿提供參考,特增設了“港澳院校”類,對香港和澳門地區高校展開星級評價,這也是首次將港澳高校納入中國大學評價。
“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的評價結果分為6個星級,即六星(★★★★★★)、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今年僅評出“三星”以上大學。不同類型院校的評星標準不同,星級劃分也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的星級劃分標準是:“綜合研究類”院校按照各大學總得分來劃分星級,劃分標準為:50~100分為六星,20~50分為五星,10~20分為四星,4~10分為三星。“藝術體育類”和“港澳院校類”院校的星級采用定量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來劃分。
中國校友會網2010年中國大學星級排名評價標準(綜合研究類)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
人才貢獻
|
師資水平
|
教師:中國兩院院士、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國家教學名師
|
|
畢業生質量
|
政界:國家、省部級等領導,中央委員、候補委員
|
|
|
學界:中國兩院院士、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
|
||
|
商界:中國富豪榜上榜者、國內外上市、國有中央及重點企業負責人
|
||
|
科學貢獻
|
國際獎勵
|
科學獎勵: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邵逸夫獎、阿貝爾獎
|
|
論文:Nature和Science論文
|
||
|
國內獎勵
|
科學獎勵:國家重大科學技術獎勵、國家重大人文社會科學獎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