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副主任吳巖蒞臨許昌學院指導工作

為進一步鞏固本科教學評估工作效果,深化落實“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評估指導思想,新學期開學前夕,許昌學院特邀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副主任吳巖博士蒞臨許昌學院指導工作。今天(9月1日)上午,吳巖副主任為許昌學院校級領導、全體中層干部、高級職稱和高學歷教師作專題報告。許昌學院在校的領導班子成員王清義、陳建國、馬超、張建軍、崔斌、黃怡俐、楊德嶺、孫海、汪慶華等出席報告會。陳建國院長主持報告會。
上午8點30分到12點,吳巖副主任以《中國高等教育新形勢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為

吳巖副主任在報告中介紹了中國高等教育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總結了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新進展、新成就,提出了未來一段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的新目標、新戰略、新任務、新舉措。
吳巖副主任介紹,中央領導在關于我國高等教育的新思想、新論斷中,一是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戰略地位,第一次提出了高等教育是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重要結合點的論斷,突出了高等教育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過程中的基礎性、戰略性、關鍵性作用。二是指明了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道路,強調不斷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高等教育進入了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發展新階段。三是提出了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標要求,鼓勵各類高校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搬出特色、爭創一流,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高等教育。四是明確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傳承創新功能,豐富了當代高等教育的功能和使命。五是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突出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構建政府、學校和社會之間的新型關系。六是突出了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求學生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著力培養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用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著力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七是提出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把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傳道授業、為人師表作為對教師的根本要求,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八是要求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國際化水平,引進優質教育資源,促進中國教育走出去,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九是強調不斷提高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水平,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等教育全過程,要求高校領導講政治、懂教育、善管理,努力成為政治家、教育家。
吳巖副主任指出,經過近十年來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新的成就。一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進入新的階段,規模穩步發展,結構逐步優化,布局更加合理。二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新進展,更加注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更加注重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加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保障。三是為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人才培養有力支撐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高校服務社會能力顯著增強,文化傳承創新成果豐碩。四是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五是推進教育公平邁出了新步伐,不斷完善國家助學制度,進一步促進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公平。2007年至2011年,累計資助1.8億人次,資助金額1800多億元。六是高等教育對外開放呈現新亮點,出國留學發展迅速,來華留學規模快速增長,中外合作辦學層次逐步提高,雙邊多邊教育合作交流形式豐富。孔子學院建設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七是辦學條件保障買上了新的臺階,高等教育經費投入大幅增長,高校基礎設施設備建設顯著改善,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新的成就。
吳巖副主任指出,到本世紀中葉前,我國處于由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的歷史進程,高等教育擔負著光榮神圣的歷史使命,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堅持內涵發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是高等教育新階段發展的核心要求、永恒主線,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規模大不一定質量高,項目多不代表質量好,我們要切實轉變發展觀念,健全以質量為導向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
關于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問題,吳巖副主任指出,通過調研,對新建本科院校的總體判斷是:成績很大,問題不少,尤其在辦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不容樂觀。
吳巖副主任指出,在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戰略上,一般定位為“為區域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走產學研合作教育之路,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但是,由于某些學校領導班子對如何辦好本科院校、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等問題學習思考準備不足,學校上下對辦好一所有特色的本科院校的艱巨性、長期性認識明顯不夠,因此,在管理隊伍、師資隊伍、學科建設、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就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吳巖副主任指出,新建本科院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上,要著重抓好“7個突出”,即:服務面向要突出地方性、區域性,要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互動;人才培養定位要突出強調執業適應性;課程體系要突出體現以技術能力為培養核心,要把能力培養貫穿到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思想、培養目標、培養內容、教學方法等各個環節;師資隊伍建設要突出強調雙師型結構;培養模式上要突出強調合作教育模式;教學環節要突出強化實踐教學;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要突出體現服務性,重點體現在學生對學習效果的滿意度,和用戶對學校培養學生質量的滿意度。
吳巖副主任最后強調,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迫切需要,是新建本科院校的軟肋和薄弱點,需要全體教師積極、主動、全力的參與和推動。為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我們必須凝心聚力,進行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
陳建國院長在主持報告會時指出,吳巖副主任早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是教育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他曾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規劃室主任、高教所所長、副院長,2012年4月出任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副主任。吳巖副主任長期從事教育發展戰略規劃和高等教育發展規劃、教學評估等研究和管理工作,熟悉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各方面情況,他的報告資料翔實,分析全面準確,提出的問題一針見血,可謂高屋建瓴。他的報告對于我們學校今后進一步明確辦學思路、深化本科教學改革、進一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既定辦學目標,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希望全校各級干部和教職員工,結合本單位和本人工作實際,認真學習,貫徹落實。
報告會結束后,吳巖副主任和許昌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合影留念。隨后,在陳建國院長和張建軍副院長陪同下,視察了許昌學院鈞瓷博物館。(攝影:朱國君)
更多有關"高等教育,副主任,人才培養,許昌,發展"的文章請點擊進入許昌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