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美術館獲第5屆全球華人金星獎兩項大獎
美術館館長李小山獲“年度焦點人物”、“培根展”獲“年度十大展覽”
由《國家美術》雜志主辦的2013年第5屆全球華人金星獎近期公布了獲獎名單,南藝美術館榜上提名。館長李小山獲“年度焦點人物”、“弗朗西斯·培根中國首展”獲“年度十大展覽”。
回顧自己的2013年,李小山說道:“寫作,策劃,打交道,2013年飛快而逝。我高興的不是我們做了多少,而是我們的年輕團隊迅速成長。一年不算長,也不算短,爭取接下來做得更好吧。”2013年,李小山掌舵的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創造了一個行業的奇跡。“奧托·迪克斯批判畫展”、“喬治·布拉克作品展”、“偉大的素描展”、“弗朗西斯·培根中國首展”等高質量的國際展使這所開館才一年的新館在業界嶄露頭角。“復調·第21種狀態”、“時區--當代高校青年教師展”等數十個自主策劃展覽,則以鮮明的問題意識與批判立場對社會現實與教育現狀投以高度關注。李小山發揮了大學美術館的獨特優勢及其個人影響力,堅持培養美術館的自主策劃能力,以強有力的方式介入當代藝術的生態,其大膽啟用培養年輕策展團隊的管理方式也為業界提供了某種啟示。
“弗朗西斯·培根中國首展”策展人王亞敏是這樣總結此次展覽的:展覽通過對弗朗西斯·培根的素描、手稿、準備性工作、文獻等方面的梳理挖掘,再現其工作室及其工作狀態,進行了一場面向未來繪畫的考古學研究。作為現場的工作室、“繪畫學”、藝術家的手稿和素描、繪畫和影像……這些藝術史的考古問題實際上也是當代的問題。2013年,中國歷史性地策劃了若干引導西方現當代藝術的標志性藝術家的展覽,這個展覽也在此語境中存在。展覽的一切工作也始終是在偶然和非常鮮活,甚至是富有爭議的其他現場語境中進行,獲得了及時的對話效應,彰顯出其激發當代藝術現場的企圖和意義。
2014年,南藝美術館的展覽陸續拉開帷幕,"大臉畫--岳敏君新作展“、”CHINA:當代陶瓷煉金術 第一回“、”一個人的《文藝復興》--丁方2014“、“皮膚的文體--何多苓、毛焰2014雙個展”等。相信在2014年,南藝美術館仍能保持自己的學術高度,穩步前行。



更多有關"美術館,展覽,培根,中國,西斯"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南京藝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