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多方聯手,共建優良學風
4月8日上午,計算機、軟件1241、2班,在教二101教室開展 “逃課,意味著什么?”的課堂討論,拉開了院教務處、學生處、團委、思政室共同開展的“多方聯手,共建優良學風”話題討論活動。
充分準備,形成合力
上學期,思政室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開展了“課堂拒絕玩手機”課堂討論活動,得到了教務處、學工處、團委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效果。本學期,教務處、學生處、團委、思政室形成共識,共同開展“多方聯手,共建優良學風”話題討論活動,每學期針對學生在建設優良學風上存在的現實問題,設立一個討論話題,以多種形式,在學生中進行深入廣泛地討論,推動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優良學風建設。
在上學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開展了“哪些行為影響聽課?”的課堂調查,“曠課遲到”被排在“十大影響聽課行為”的第二位,因此,本學期以“逃課,意味著什么?”在學生中展開討論。“逃課”被定義為“人不在教室”和“人在心不在教室”兩種情況。
多方聯手,共同推進
本學期,思政室在12個專業、1036學生的思政課教學中,安排了“逃課,意味著什么?”的課堂討論,任課教師闡述為什么要進行“逃課,意味著什么?”的課堂討論,86位同學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作了演講,分析“逃課”的現象、危害和改進措施,各班輔導員深入班級作討論動員,并認真聽取了同學的發言。
學生處在“@安工大工商學院學生處”新浪微博設置的“逃課,意味著什么?”話題上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市1242班對4月8日進行的“逃課,意味著什么?”課堂討論進行了實況直播,并就逃課成本的核算發布了令人思考的博文。
團委利用新媒體應用平臺體系,搭建了一個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平臺。通過各級團組織微博互動交流,將此次活動的討論內容和活動圖片上傳到網上與同學們分享,并開展線上討論,相關轉發評論達數百余條。同時,院團委利用已有1800余粉絲的微信平臺發布相關活動新聞信息,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并利用微社區校園貼吧這一新媒體平臺,將“逃課意味著什么”這一話題從線下的辯論賽、課堂教育等活動延展到了線上的自由發言,開放討論,切實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此次話題活動中去,能夠真切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通過身邊的同學朋友的真切討論,真正認識到優良學風的重要性。此外,團委安排了“制約當代大學生逃課是以道德教育為主還是以制度約束為主”為辯題展開辯論,辯論賽于4月18日晚進行了決賽。團委還將此話題作為“國學·禮儀·文明”年度活動的內容。
教務處自始至終關注“多方聯手,共建優良學風”話題討論活動,適時給予指導,并將在教務處網頁上開辟專欄,選登學生演講ppt,供更多的學生參考。同時,教務處還將引導教師關注“多方聯手,共建優良學風”話題討論活動,一方面,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嚴肅紀律、加強管理,配合話題討論活動的開展;另一方面,加強教師自身師德師風建設,為促進學生形成優良學風作出表率。
形成機制,長期堅持
“多方聯手,共建優良學風”話題討論活動,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良行為,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活動和新媒體多種形式有效結合,學生自己教育自己,同學參與熱情高,在學生中有一定影響,對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優良學風建設將產生一定作用。
教務處、學生處、團委、思政室將認真總結這次話題討論活動,充分利用各自優勢,加強部門之間協調,形成思想道德教育合力,不斷完善“多方聯手,共建優良學風”活動各個環節,使“多方聯手,共建優良學風”話題討論活動成為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齊抓共管,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工作平臺。(撰稿:韓賢強 審核:闞永明)







更多有關"學風,討論,活動,逃課,話題"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