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一級學科通過省優勢學科驗收并獲優秀等級
近日,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管理協調小組組織對一期項目122個立項學科進行了考核驗收,經過學校自評、專家評審、綜合審核等環節,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一級學科被確定為A等水平。
學科建設是高校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實施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對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推進高等教育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2010年,在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科研處聚合校內各學科資源和特色,成功申報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一期工程項目,獲得省財政專項資金2000萬元。歷經四年的建設,在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學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所建項目完成率達90%以上,超額完成了藝術學優勢學科建設一期工程的任務,學科綜合實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長,成效顯著。本學科的學科水平和優勢特色有:
一、引領藝術學學科前沿。建有全部藝術學門類下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在國內31所獨立設置的高等藝術院校中整體排名第一,各一級學科處于一流水平。
二、建成跨學科資源平臺。運用藝術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優勢,以學科交叉融通的豐厚資源,已打造成全國性高端的藝術學研究和學術交流平臺。
三、學科建設的制度優化。已完善并實施鼓勵創作自由、激勵學術貢獻、重點項目支持、科學評價管理的制度和政策,在國內藝術院校起到示范作用,影響顯著。
四、科研與創作優勢突出。在藝術史、中國畫論、民族音樂及理論、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設計理論與設計創新、新媒體藝術以及文化產業等方面形成特色并產生出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與創作成果。
標志性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在優質資源建設方面
2010年本學科立項之后,藝術學升格為門類學科,原一級學科藝術學下設的8個二級學科升級為5個一級學科,南京藝術學院各新的一級學科加強了自身研究與實驗的軟硬件建設,鼓勵多種創新,突出學科交叉綜合研究,制訂了一系列具體措施,保障建設成真正的學科優質資源。
2011年獲得藝術學門類下全部5個一級學科碩、博士點授予權;
2012年5個一級學科全部增列為江蘇省重點學科;
2013年5個一級學科又獲設5個博士后流動站。
在全國第三輪高校學科評估中,調整后的5個一級學科全部進入前10名,其中美術學排名第3,設計學排名第4,音樂與舞蹈學排名第6、戲劇影視學排名第8、藝術學理論排名第10。這是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優勢學科建設的重大成果。
不斷梳理自身的學科優勢,大力建設學術研究基地和教學科研實驗基地,形成各研究領域的全國理論與實踐中心。新增第二層次科研平臺2個:
。1)江蘇省重點實驗室“藝術設計材料與工藝實驗室”;
。2)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江蘇省文化藝術發展研究中心”。新增江蘇省實驗室1個:“現代雕塑綜合材料實驗教學中心”,新增研究實踐基地2個:江蘇省人才培養基地“工業設計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和產學研合作基地“南藝設計院常熟分院”。新增產學研合作基地2個:“南藝設計院常州分院”和“南藝藝術設計院”。
本學科也是南京藝術學院最新申報成功的江蘇高校協同創新工程“文化創意協同創新中心”的主要依托學科。
2、在創新團隊建設方面
立項以來,以藝術學學科建設為目標,以藝術發展的前沿需要來引領創新團隊的建設。以吸納人才、培養人才、發揮人才的特長作用為創新團隊建設的出發點,以科研創新、學術創新、藝術創新等藝術學學科建設為主要目標,盡力打造高質量的、富有創造意識的、擁有突出創新成果的藝術創新團隊。強調創新團隊在科研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加強理論創新團隊的建設,發揮藝術實踐團隊在重大社會活動中的作用。
不斷優化創新團隊的成員結構,注重成員的學科背景和學術經歷,吸納海外藝術高級人才的加盟,加強跨學科人才的引入。2010年以來,從海德堡大學、米蘭理工大學、維也納市立音樂大學、英國約克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引進在音樂、設計類學有專長的人才4人,從國內相關大學引進一流學者4人,以及學術前景良好的博士后8人。培育出藝術與科學、文化遺產研究、舞臺美術、圖像學與中國美術史等新的研究方向,培育學科方向帶頭人6人。
2011年,“文化產業數字化應用技術研究團隊”獲“江蘇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稱號,有1人獲江蘇省教學名師稱號。
3、在人才培養方面
本著“拓寬視野、夯實基礎、注重創新、強化特色、提高質量”的思路,明確藝術創新教育的重點是“創新人格”的培養。在培養總體上,重在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上。本科生的培養注重特色與品牌戰略,有計劃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性;研究生的培養以精品和質量為重點,探索新的培養人才模式,使研究生具有國際性視野,真正成為藝術拔尖人才。
“文化產業專業”被列入教育部地方所屬高校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與意大利波羅尼亞大學聯合培養“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碩士研究生。
2010年,“工業設計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建成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2011年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國家精品開放課程3門、省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優秀教材4種。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篇,優秀碩士學位論文7篇。培養博士108人,碩士生1320人,外國留學生博士14人,與國外著名大學聯合培養碩士53人。
2010.9---2013.12本學科學生在國內外藝術展演中取得優異成績,在韓國首爾國際舞蹈比賽、加爾達國際合唱比賽、紅點概念獎、世界合唱比賽等國際級賽事中獲得重要獎項19項,在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舞蹈比賽、“桃李杯”舞蹈比賽、全國漆畫展等國家級賽事中獲得重要獎項35項;同時,南京藝術學院學生積極參與大型展演活動,參與世界博覽會、中央電視臺“五月的鮮花”等大型展演活動17次,以創作成果服務社會,回饋社會,獲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4、在科研創新方面
立項以來,本著強化質量導向的科研機制,形成一批在國內外能產生廣泛影響、取得良好學術形象與社會效益的成果,以及具有應用開發價值的成果,做到在科研方法上有創新、在科研機制上也有創新的新探索。強化科研創新團隊的建設,強化標志性成果的分步驟計劃的實施與落實,強化“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意識,爭創國內一流科研水平。
2012年獲得(國家級)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2011年與2013年共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7項,這在國內藝術院校中首屈一指,在普通高校和綜合性大學文科中也極為少見。
立項以來,獲1項國家級重點項目,8項國家級項目和45項部省級項目,發表專著教材250多部,其中國內有重大影響的著作22部、有重大影響的論文80多篇。本學科主要學術爭鳴陣地:學報《美術與設計》2011年第3次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又入選CSSCI來源期刊。《藝術學研究》、《美術學研究》、《藝術管理學研究》獲國內同行專家好評,《造物》發行海外漢學界。召開首屆全國藝術學青年學者論壇、民國電影研究推進和深化研討會、全國設計學青年論壇、明洪武瓷國際學術研討會等高水平、高層次學術交流研討會30余次。
本學科研究成果為國家和省重要部門采納,與地方政府合作成立產學研一體的應用機構。成立南京藝術學院無錫研究院、常熟設計研究院、鹽城工業設計研究院等,為江蘇產業與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藝術創作展演方面,獲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1項,第十屆全國聲樂比賽第1名和中國書法蘭亭獎1項。
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一級學科被確定為優秀等級,既是對南京藝術學院學科建設成果的充分肯定,也為下一階段學科建設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科研處)
更多有關"學科,藝術學,創新,江蘇省,藝術"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南京藝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