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海外課堂第二季】太平洋西海岸的藝術之都
(林穎 供稿)提起藝術之都,我們腦海中會閃現出古希臘或者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城邦的影子,譬如雅典、佛羅倫薩、倫敦等等,但是對于維多利亞,我們是陌生的。
殖民文化和當地原住民文化經過數百年的不斷融合,造就了維多利亞獨特的藝術氛圍,數百名藝術家長期居住在此,他們享受著這里的一切,并創造出一系列聞名于世的藝術作品。Alice Munro(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和丈夫1963年移居于到這里以后,便長期居住于此,她曾經說維多利亞這座城市的雨露給予她寫作的無限靈感,她愛這座城市,并樂于在此創作。而當代加拿大著名的畫家Emily Carr就出生于維多利亞,她對于自然風景和不列顛哥倫比亞海岸自然的關注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和贊譽,其繪畫作品成為了最受歡迎的藝術品。除此之外,好多藝術家會不定期地在維多利亞舉辦個人展覽,這些展覽都是由當地政府全額出資,目的就是為了使這些藝術家能夠專心創造,不必為生計奔波。正如維多利亞市藝術陳列館亞洲館館長Bill先生所說的在維多利亞很少看到藝術作品的買賣,因為政府對藝術創作的支持力度很大,藝術家有很好的物質保障和創作環境,所以吸引了很多的藝術家定居于此。
說起維多利亞市藝術陳列館(AGGV),這是一個充滿神奇和想象的地方。陳列館依托19世紀的古老建筑,在此基礎上又新建成了具有現代主義的建筑體,歷史與現在,古老與現代,交相輝映,完美融合。亞洲館館長Bill先生聽說我們要到展館參觀,他很是高興,這位老人上個世紀70-80年代在中國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說起中國,Bill很是興奮和懷念。接下來Bill給我們介紹了亞洲館所收藏的雕塑以及繪畫作品,結合歐洲文化帶給加拿大的影響,他根據收藏品詳細講解了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以及二者的不同,吸引了很多同學的關注和興趣。很多中國的當代藝術家到過維多利亞,畫家在維多利亞畫廊辦過畫展。Bill先生欣賞和推崇中國藝術,所以他和不少中國的藝術家都是朋友,并定期邀請他們來維多利亞做個人藝術品展覽,希望給這個城市多帶來一些新的藝術理念和思想。
維多利亞是自由的,包容的,經常可見街頭藝術家盡情地表演,原住民也通過他們對自己藝術的全新闡釋繼續在創造著自身的神話和夢想,他們給這座城市帶來的是活力和氛圍是其他東西所給予不了。或許平時我們會沉迷于好萊塢式的電影藝術當中,但是在太平洋西海岸,還有維多利亞,這座城市雖然不起眼,但現在在我眼中,它是一座藝術之都,無以倫比,真希望大家都能到這里來感受一下這種氛圍,絕對不枉此行。

陳列館外景

Bendy導師給大家翻譯

亞洲館館長Bill先生給大家講解

張大千先生作品

先鋒

猜想

欣賞
更多有關"維多利亞,藝術家,藝術,陳列館,亞洲"的文章請點擊進入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