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水平大學建設名單確定 如建不好可能被“摘帽”問責
廣東高水平大學建設名單確定了,第一批專項資金也下達了,但要用好這筆錢并不容易。昨日上午,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工作布置會在廣州召開,會議對正式推進實施高水平大學建設工作進行了動員和部署。
高水平大學建設對入選高校提出具體目標,要求重點建設高校要新增1-2個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或3個以上學科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前10%。
此外,還將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參與評估考核,高校如果建得不好,三年后考核很可能會被“摘帽”甚至問責。副省長陳云賢出席會議并講話。
每校學科排位要有所上升
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介紹,廣東高水平大學建設,明確了重點建設高校和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的建設目標,并以2017年為節點,進一步提出了較為量化的階段性建設目標。
在學科建設方面,要求每所重點建設高校要新增1~2個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或3個以上學科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前10%,已進入的學科排位 要有所上升。每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所依托主干學科的排名進入ESI學科排名前1%或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前10%,已進入的學科排位要有所上升。
每所高校全職“兩院院士”、“千人計劃”長期項目和“外專千人計劃”入選者、萬人計劃、“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青獲得者等年均增加5名以上。此外,還對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目標要求。
高水平大學名單是流動的
據了解,高水平大學建設要注重結果導向,加強績效考核與動態管理,引入國內外權威的第三方專業評價機構參與高水平大學建設評估評價和績效考核工作,并建立財政投入與績效掛鉤的動態調整機構。
對工作推進得力、成效突出的高校和項目,績效獎勵資金給予傾斜,并繼續支持;對工作推進不力、建設效益不明顯的,績效獎勵資金減少安排或不予安排,直至取消 建設資格。也就是說,高水平大學建設名單是流動的,沒有高校能一勞永逸,穩坐釣魚臺。如果建得不好,三年后中期考核時很可能會被“摘帽”甚至問責;而目前沒有入選的高校三年后也有可能增補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