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考生利于拿到自主招生“入場券”?
2015年的自主招生已經告一段落,有很多考生通過自主招生圓了名校夢,也有更多考生折戟考場,甚至有考生因為準備自主招生考試而影響了高考復習,以致高考失利。考生就需要好好了解自身的優勢和特點,以及招考院校的基本要求,尋找雙方最佳的匹配點。那么自主招生青睞于哪些類型的考生呢?該不該參加自主招生,確實要量力而行,我認為兩類學生更適合參加自主招生。
兩類學生,利于拿到“入場券”
一類是學生自身素質好,能力強,綜合成績良好;另一類是有專長或特長,能滿足院校選拔的特殊要求。如清華大學“領軍計劃”是招收志向遠大、追求卓越、品學兼優、素質全面,綜合學業成績排名在全年級前5%優先普通考生。北京大學的“博雅計劃”招收具有發展潛能、有強烈的好奇心,學業成績突出、基礎學業成績原則上應位居全年級前1%以內的考生。
北大博雅、清華領軍、中科大綜合評價等,雖說不屬于自主招生,但是他們的最終目的對于考生來說還是一樣,就是在高校錄取的時候可以降低一定的分數。
除了上述列舉的幾所頂級院校自主招生特殊要求外,其它的自主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要求歸納起來也不外有以下12項內容,這些內容其實主要包含兩大含義——學生的自身優勢和學校的需求:
1、品學兼優,獲得省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榮譽稱號,綜合成績年級靠前,有特殊才能或超常培養潛能,有相關材料可以證明的學生;
2、曾公開發表過法學、經濟學或管理學等相關領域的論文(限第一作者);
3、高中階段參加“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和“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并獲一等獎和特等獎;
4、高中階段參加全國性英語競賽獲得決賽三等獎(含)以上;
5、參加“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獲一等獎和特等獎;
6、高中階段參加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全國及國際重大比賽獲獎;
7、全國創新英語大賽(《高校招生》雜志社主辦)中獲“優勝者”獎項;
8、全國性英語競賽決賽三等獎(含)以上獲得者;
9、有航空模型(制作和飛行操控方面)的特長,在高中階段獲得過全國比賽和世界級比賽名次;
10、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五大學科競賽(數、理、化、生、信息)省賽區二等獎以上(含二等獎);
11、高中階段在科技創新、發明方面有突出表現并獲得省級一等獎以上獎勵,或擁有專利者;
12、獲得“未來杯”全國中學生創意設計競賽二等獎以上;
只要考生能滿足以上招生章程要求中一條或一條以上條件,且報考的目標院校定位合理,通過高校自主招生的海選初審還是比較容易的。尤其是,思維敏捷,知識面廣,心理素質好的考生更容易在筆試和面試中勝出。
自主招生考試中常常有這樣一個現象:平時學習很不錯的考生卻沒通過高校的筆試或面試。這是因為自主招生的試題與高考題的出題思路不一樣,自主招生考試更看重考生知識面的寬度和深度,以及關注社會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程度。心理素質好的考生往往能夠在自主招生面試中脫穎而出,平時無法在筆試中展現的能力這時可以在面試中大展身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