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美麗的高原橋城都勻市,校園占地731畝,東偎蓮花山,南面劍江河,西臨川黔出海黃金通道——貴新高等級公路和黔桂鐵路,北望“斗篷山”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地勢平坦,依山傍水,環境優雅,寧靜美麗,是一所集實用性、多功能性、民族性與現代化特色于一體的大學校園。
    2000年3月28日,經國家教育部教發[2000]57號文件批準成立,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8年。她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進程中國家批準的第一所省州共建、以省為主的本科層次的民族師范學院,由原黔南民族師范專科學校、黔南教育學院、都勻民族師范學校三校合并組建而成。原中顧委委員、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于光遠先生擔任學院名譽院長,2006年7月,國際著名影星成龍先生欣然應邀出任榮譽院長。梁光華(回族)教授任學院黨委書記,楊柱(漢族)教授任學院院長。
    學院專業設置齊全。現有中國漢語言文學系、數學系、外國語言文學系、物理與電子科學系、化學與化工系、政治法律經濟系、體育系、馬列主義教學部等15個系(部),設置34個本科專業,隸屬于文學、理學、教育學、法學、經濟學、歷史學、管理學、工學等八個學科門類。現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支持學科,3個省級示范專業,1個省級文科研究基地,1個省級示范性實驗中心,1個省級民族傳統體育訓練基地, 6門省級精品課程,8個院級優勢專業。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17人,其中正高職稱38人,副高職稱185人;享受國務院、省、州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貴州省教學名師4人,省管專家2人,州管專家4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186人,其中博士18人,進站博士后2人,院級學術帶頭人10人,院級青年學術骨干14人,外校兼職碩士生導師15人。
    學院設有處級研究機構貴州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地方民族文化與教育研究中心,以及民族研究所和高等教育研究所、水書文化研究所等14個研究機構。學院建有水書文化展覽館,被批準為黔南州水書文化研究基地。《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其“民族文化”、“語言文學”專欄,立足貴州原生態民族文化研究,深受審讀專家和廣大讀者的好評。
    學院校舍總面積19.92萬㎡,各項建設已初具規模。現建有無機化學、熱學、基礎數學、體育運動、廣播電視新聞、語音實驗、廣告設計、微格教學、辦公自動化等43個專業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3162.5萬元;紙質圖書文獻總量為70.67萬冊,電子圖書15萬種;千兆校園網絡系統已鏈接Internet和CERNET,較好地滿足了教學需要。
    學院已同美、英等國家和地區的一些大學、科研院所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美國哈佛大學、亞利桑那大學、伊朗德黑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著名學府曾多次邀請學院教授前去講學。學院在英國倫敦大學、中國原子能研究院、華東師大、北師大、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聘任客座教授來校任教、講學、考察和進行科研合作。與省內外眾多院校建立了校際聯系,并經常選派教師出國進修、講學和科研合作,提高了學院的學術水平。
    學院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科技、體育和藝術等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創造良好校園學習生活環境,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成為學院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榮獲國家教育部2010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獎勵。
    近幾年來,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得較好成績: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賽區一、二、三等獎共59項;獲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國家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優秀獎5項,賽區一等獎2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21項、優秀獎25項;在“第三屆全國高師學生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競賽”中有90人獲獎,其中一等獎2人,二等獎16人;在第二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獲全國銅獎。辦學影響不斷擴大,初步形成了比較合理的學科專業結構和以本科教育為主,多層次、多類型、多形式培養多種規格人才的辦學體系。
    2000年學院面向貴州省內招生,2001年開始向全國25個省區招生,現已向全國28個省區招生。現已累計招收普通本科學生10000余人以及培養了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八個國家的100余名外國留學生,塑造了良好的辦學形象。
|  |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貴州都均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師范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貴州省教育廳 | ||
- 09-17[高校新聞]“廣藥情 新生季”系列公益活動啟動
- 09-12[高校新聞]中南大學在全省教育系統“五創四評”
- 09-01[高校新聞]副校長高煥清檢查后勤工作
- 08-29[高校新聞]山東建筑大學與安博教育集團簽署共建
- 08-29[高校新聞]師生藝術作品進機關辦公室(走廊)活
- 08-29[高校新聞]思政教師參觀考察環渤海濱海城市
- 08-22[高校新聞]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與省教育廳啟動云
- 08-18[高校新聞]重慶三峽學院、萬州區僑聯“愛心助學
- [招生信息]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的新聞
 
         學院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美麗的高原橋城都勻市,校園占地731畝,東偎蓮花山,南面劍江河,西臨川黔出海黃金通道——貴新高等級公路和黔桂鐵路,北望“斗篷山”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地勢平坦,依山傍水,環境優雅,寧靜美麗,是一所集實用性、多功能性、民族性與現代化特色于一體的大學校園。 &n...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2日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專業設置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的重點專業
現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支持學科,3個省級示范專業,8個院級優勢專業。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的錄取規則
第四章錄取規則
第九條學院按照“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實行遠程網上錄取。遵循“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德智體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大力實施“陽光招生”,為國家和學院選拔優秀人才。
第十條錄取時,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未錄滿的情況下錄取平行志愿和征集志愿的考生(未設第一志愿的省、市、自治區先錄取平行志愿考生);專業安排按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順序和我校各專業招生計劃從高分到低分錄取;投檔分數無法滿足所填報的專業志愿但服從專業調劑的,根據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在我校未錄滿的專業中進行專業調劑錄取;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以及各專業計劃已錄取滿額的低分考生,作退檔處理。
第十一條報考我院藝術、體育類專業的考生,在文化考試前須參加專業考試且成績合格。體育類專業男生身高1.67米以上,女生身高1.57米以上,要求文化分和專業分雙上線,按綜合分錄取(綜合分=文化分÷2+專業分);藝術類專業要求文化分上線,按專業分從高到低錄取(我院設有專業考點的省按我院專業考試成績,我院未設考點的省按生源省聯考成績,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貴州省認可貴州大學和貴州師范大學的專業考試成績)。
第十二條報考英語專業的考生須參加當地招辦統一組織的口語測試。
第十三條本、專科各專業錄取均無民族和男女比例限制;少數民族預科只招收少數民族學生;錄取往屆生與應屆生一視同仁。
第十四條考生體檢和專業限報按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新生入學后進行體檢復查,凡不符合條件或發現弄虛作假者,取消其入學資格,退回生源地。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17人,其中正高職稱38人,副高職稱185人;享受國務院、省、州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貴州省教學名師4人,省管專家2人,州管專家4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186人,其中博士18人,進站博士后2人,院級學術帶頭人10人,院級青年學術骨干14人,外校兼職碩士生導師15人。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2004年-2010年畢業生就業率統計總表
年份	層次	畢業人數	已就業人數	初次就業率	年度就業率	備注
2004年	本科	341	329	88.26%	96.48%	 
專科	561	497	74.85%	88.59%	 
合計	902	826	91.57%	91.57%	 
2005年	本科	835	784	88.00%	93.89%	 
專科	308	270	77.71%	87.66%	 
合計	1143	1054	87.69%	92.21%	 
2006年	本科	919	858	77.25%	93.36%	 
專科	423	370	66.98%	87.47%	 
合計	1342	1228	74.02%	91.51%	 
2007年	本科	1268	1188	79.42%	93.69%	 
專科	664	523	58.43%	78.77%	 
合計	1932	1711	73.57%	88.56%	 
2008年	本科	1295	1166	73.44%	90.04%	 
專科	360	283	68.89%	78.61%	 
合計	1655	1449	72.45%	87.55%	 
2009年	本科	1484	1377	80.93%	92.79%	 
專科	350	330	94.00%	94.29%	 
合計	1834	1707	83.42%	93.08%	 
2010年	本科	1564	1470	72.38%	93.99%	 
專科	561	515	70.94%	91.80%	 
合計	2125	1985	72.00%	93.41%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的收費標準
第六章 學費、住宿費
第二十條 我院各專業嚴格按貴州省有關部門批準的收費項目及標準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