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醫學院于1982年由國務院批準籌建。1986年學校接收原山西醫學院中醫大學班,1989年6月正式掛牌成立。1999年6月,學校通過了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2002年開始招收留學生。2007年4月,學校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8年2月,學校獲得了碩士單位授予權。2013年,獲批招收港澳臺地區本科生。學校現已成為山西省中醫藥教育、科研、醫療、文化的中心。
  學校辦學實力不斷壯大,機構設置日趨合理。學校老校區占地262畝,建筑面積13.8萬平方米。新校區位于山西省高校園區,占地912畝,規劃建筑面積33.31萬平方米,預計投資10.5億元。學校現有資產總值11.1691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65.5萬冊、電子圖書38萬種,引進中外文系列數據庫15個,數字資源總量近12TB,是山西省中醫藥信息中心、山西省高等院校圖書館自動化建設乙級館。
  校本部設有教學單位13個,另有一所辦學體制相對獨立的專科層次二級學院—山西中醫學院推拿職業技術學院。學校設有72個教研室,18個教學實驗室。其中,山西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醫學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基礎課示范實驗室2個,省級普通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
  學校以中醫藥專業為主體,不斷拓展專業領域。現設有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18個。其中,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和教育部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項目2個,省級品牌專業3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1門。2009年以來,學校全面啟動了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工作,探索“四步”建立中醫藥人才培養的新模式。2013年,學校在醫學類各專業“實驗班”基礎上組建了傅山學院,實施精英教育培養模式。現有普通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82人,本科生6024人,高職在校生1049人,成人在校生2155人。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健康成長。現有教職醫護員工1937人(含直屬附院在編職工),其中正高職稱120人,副高職稱366人,碩士學位447人,博士學位70人。擁有院士1人,山西省 “百人計劃”2人、“傅山學者”3人,山西省高校131領軍人才1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6人,山西省教學名師12人。現有碩士生導師216人,8人被兄弟院校聘為博士生導師。先后有186名教師入選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主編、副主編及編委,《中醫診斷學》等4部高職教材入選“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近年來,獲批省教育廳教改研究課題項目48個,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3項。
  學校以學科建設為龍頭,著力培育重點學科。中醫學、中藥學2個學科為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實現了學校二級學科碩士授權的全覆蓋。學校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2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個,省重點扶持二級學科4個,省中醫藥重點學科(實驗室)14個,腦病院士工作站1個,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創新團隊重點培育對象1個,山西省科技廳科技創新團隊2個。
  學校重視學術研究與技術創新,科研能力不斷增強。近年來,出版各種學術著作50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250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0篇。共承擔各類縱向科研項目260余項,其中,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5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55項,國家科技部項目15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項目10項,累計取得國家科研經費8000余萬元。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5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20項。學校還自籌經費實施“基礎與臨床研究計劃”,鼓勵科技創新,活躍學術氛圍,推動科研工作的持續發展。
  學校設有各類研究所11個,科研實驗室4個,科研實驗中心1個。其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實驗室(三級)和(二級)各2個。學校現為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建設單位以及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山西)基地建設辦公室依托單位。學校積極探索國際合作、校企協同的中醫藥研發新機制,聯合成立了山西省現代中藥&藥食兩用中藥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為山西省重點協同創新基地。推進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先后獲批省教育廳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56個。
  學校積極開展留學生教育和國際交流合作。先后與日本、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的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友好往來達到50余次。2007年,學校與新西蘭梅西大學建立校際交流關系,每年選派優秀畢業生赴梅西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12年,學校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山西振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振東中-澳分子中醫藥學研究中心,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同時,學校與阿德萊德大學簽署了學生交流協議,開展中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校際交流項目。
  學校不斷加強臨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現有3所直屬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醫院,設置床位1700張,擁有省級名醫7人,省級名老中醫17人,有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8個,有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12人,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培育)項目9個。學校現有1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教學醫院9所,實習醫院6所,中藥專業生產實習基地12個,形成了基本滿足不同專業需求的實踐教學基地體系。
  學校大力開展大學文化建設,濃郁中醫藥文化范圍。學校現為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定期開設“國醫大講堂”,舉辦“走進中醫藥”和“現代醫學進展”系列學術講座,開展中醫藥科技文化進校園等活動。
  建校20余年來,學校恪守“求真”校訓,堅持“艱且益堅,持重篤行”校風,秉承“職責、規范、嚴謹、效率”教風和“誠信、精進”學風,辦學實力和社會影響力大幅提升。當前,全校上下以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精神為指導,全力實施“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為早日實現博士授予權單位和山西中醫藥大學“兩個建成”而努力奮斗。
|  | 山西中醫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山西太原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醫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山西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5個 碩士點:3個 | ||
- 09-17[高校新聞]黨委書記辛丕宏到幼教特教師范學院檢
- 09-15[高校新聞]2012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動員大會隆
- 09-02[高校新聞]廣東工業大學余林教授一行來校交流工
- 08-30[高校新聞]全省科技管理系統乒乓球賽在通化師范
- 08-26[高校新聞]副省長朱虹蒞臨景德鎮陶瓷學院視察調
- 08-23[高校新聞]張清華校長到南海油田看望校友
- 08-20[高校新聞]濟南大學毽球隊積極參加“奧運季”毽
- 07-24[高校新聞]皖西學院召開廉政風險防控工作集體調
- [招生信息]山西中醫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山西中醫學院"的新聞
 
         山西中醫學院是我國高等中醫藥教育領域最年輕的一所院校。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籌建。1989年6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正式掛牌成立。1999年,學校與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山西省針灸研究所合并,同年6月通過了原國家教委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02年開始招收留學生。2004年,學校又成建制接...
山西中醫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3日
山西中醫學院專業設置
山西中醫學院的重點專業
學校以學科建設為龍頭,著力培育重點學科。中醫學、中藥學2個學科為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實現了學校二級學科碩士授權的全覆蓋。學校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2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個,省重點扶持二級學科4個,省中醫藥重點學科(實驗室)14個,腦病院士工作站1個,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創新團隊重點培育對象1個,山西省科技廳科技創新團隊2個。
山西中醫學院的錄取規則
第八條我院招生工作執行教育部“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堅持“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德智體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
第九條在高考成績達到同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學院按照不超過我院在各省(市)招生計劃120%的比例調閱考生檔案,具體比例視各省(市)生源情況而定。
第十條按照公布的招生計劃,進檔考生按照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錄取。我院按照分數優先的原則確定錄取專業,當考生成績無法滿足所填報的專業志愿時,如果考生服從專業調劑,學院根據考生成績調劑到招生計劃尚未完成的專業。對于無法滿足專業志愿且不服從專業志愿調劑的考生,做退檔處理。
第十一條內蒙古考生,依據當地招生辦法,專業錄取以“專業志愿清”為原則。
第十二條身體健康狀況要求:執行國家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
第十三條我院本科各專業外語教學語種為英語、日語。高職(專科)層次各專業外語教學語種為英語。
山西中醫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健康成長。現有教職醫護員工1937人(含直屬附院在編職工),其中正高職稱120人,副高職稱366人,碩士學位447人,博士學位70人。擁有院士1人,山西省 “百人計劃”2人、“傅山學者”3人,山西省高校131領軍人才1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6人,山西省教學名師12人。現有碩士生導師216人,8人被兄弟院校聘為博士生導師。先后有186名教師入選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主編、副主編及編委,《中醫診斷學》等4部高職教材入選“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近年來,獲批省教育廳教改研究課題項目48個,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3項。
學校不斷加強臨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現有3所直屬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醫院,設置床位1700張,擁有省級名醫7人,省級名老中醫17人,有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8個,有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12人,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培育)項目9個。學校現有1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教學醫院9所,實習醫院6所,中藥專業生產實習基地12個,形成了基本滿足不同專業需求的實踐教學基地體系。
山西中醫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學校堅持本科教學的中心地位,穩步推進辦學規模。從1986年開始招收第一批中醫專業本科生以來,共為社會培養本科畢業生5300余人,許多人已成為所在單位的業務技術骨干,應屆本科畢業生考研率連續多年名列全省前茅。
山西中醫學院的收費標準
根據國家規定,學生入學須繳納學費、住宿費等費用。學院嚴格按照山西省物價局、山西省財政廳和山西省教育廳核定的收費標準收取相關費用。
山西中醫學院在校生情況
2013年,學校在醫學類各專業“實驗班”基礎上組建了傅山學院,實施精英教育培養模式。現有普通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82人,本科生6024人,高職在校生1049人,成人在校生2155人。學校積極開展留學生教育和國際交流合作。先后與日本、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的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友好往來達到50余次。2007年,學校與新西蘭梅西大學建立校際交流關系,每年選派優秀畢業生赴梅西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12年,學校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山西振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振東中-澳分子中醫藥學研究中心,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同時,學校與阿德萊德大學簽署了學生交流協議,開展中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校際交流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