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學院是一所民辦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創建于1992年的西安外事服務培訓學院。1996年,經陜西省教育廳批準,成為首批學歷文憑考試試點院校。2000年5月,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為普通高等職業院校。2005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為“西安外事學院”。2009年6月,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在發展過程中,逐步確立了建設特色鮮明的國際化、應用型、綜合性的高水平民辦大學,創辦百年名校的目標定位。
        學院位于西安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魚化寨,校園占地面積1264206 ㎡、建筑面積563978.19 ㎡,分南、北、西三個教學區;固定資產總值107551.81萬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277.39萬元;圖書館藏書1926297冊(種),其中紙質圖書1520959冊;專任教師999人,其中高級職稱315人、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的556人;設有外國語學院(國際合作學院)、商學院、國際經濟與物流學院、人文學院(文化產業學院)、醫學院、工學院、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8個二級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體育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3個獨立教學單位;開設本科專業30個,涉及經、管、文、醫、工、藝、農7個學科門類;截至2013年9月20日,共有普通本科在校生14312人。
        學校設有董事會、黨委、院務會、教代會、工會等組織機構,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董事長黃藤為教育學博士,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陜西中華職業教育社主任,陜西省政協常委。曾獲“全國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黃炎培杰出校長獎”、“陜西省優秀教育工作者”、“陜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陜西省新長征突擊手” 等榮譽。2012年底,黃藤與北大、復旦、南方科大等高校校長同獲“中國好校長”殊榮。
 教育教學及科研工作
        學院樹立了“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教學是經常性的中心工作,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的理念,以培養基礎實、能力強、素質高、重應用,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一定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積極推進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及產學研合作教育。并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課程建設為重點,強化實踐教學,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升本以來,共取得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特色專業2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重點專業3個、教學團隊1個、精品課程5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優秀教材4部、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1個。2010年以來,學生參加省級及以上級別的學科競賽,共獲得501個獎項。成果數量位居陜西民辦高校前列。
        學院創辦了國內最早的民辦教育研究機構——民辦教育研究中心,形成了以民辦教育學科研究為特色,以人文社科、工學、醫學和軟件開發研究為主的科研格局。2010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全院教師共承擔校級以上各類研究項目近170項,發表論文2570余篇。民辦教育研究中心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表彰為“全國高校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被國家人事部、教育部表彰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12年12月被陜西省教育廳確立為陜西省第三批(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辦學特色
        和諧高效的管理體制 黨政領導交叉任職,科學管理。黨委主要領導進入董事會,參與決策;黨委成員進入院務會,參與行政管理;堅持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和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度;建立了黨委和院務會的聯席會議制度,黨委參與學院重大工作的研究討論;黨委委員兼任各職能部門的負責人;二級學院實行院長領導下的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切實發揮了黨組織在民辦高校的政治核心和監督保障作用,形成了決策、執行和監督分工合理、相互制約、和諧高效的管理體制。
        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 努力鑄就以“魚化龍”精神為核心的外事特色大學文化。學院創辦人黃藤董事長將學院所在地“化魚成龍”的傳說和中華民族“望子成龍”的美好愿望融入自己的辦學理想,提出了“處魚化龍之地,為魚化龍之事,寄魚化龍之望”的辦學訴求,構筑“學無長幼、校無大小、教無高下、育無國界,人人都有理想的教育”的愿景。確立了“多元集納、自強創新”的校訓,樹立了“愛崗敬業、感恩奉獻”的校風、“以生為本、立德為先”的教風、“發展個性、注重養成”的學風,形成了以“魚化龍”精神為核心的大學文化。
        國際合作教育 學院是陜西省民辦高校中最早獲準開展國際合作教育和留學生教育的民辦高校,與美、英、法、澳、日、韓、馬來西亞等國的40余所大學開展學分互認、師生交流互訪等項目和活動。2008年至今,共組織590余名學生赴日、韓、法、美、澳等國學習或實習。與澳大利亞西南悉尼學院聯合培養國際商務人才,至今共培養學生638名,其中45%的學生畢業后赴國外深造。自2003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至今已有來自美、日、韓等15個國家近600名學生到我院就讀。2008年起,與美國湖郡學院開展“中國一學期”項目,該校學生在我院就讀一學期,選修漢語和有關專業課程,由我院教師按照對方學校提供的教學大綱,用英語承擔具體教學工作, 對方學校承認學分,開辟了留學生教育的新模式。通過舉辦民辦高等教育國際研討會、國際學術會議等方式積極推進民辦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成果豐碩,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創業教育 在全國民辦高校中率先設立創業學院,面向全校學生,開展普惠式創業教育。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和創業基金會,并成立了創業幫扶巡講團,由企業家和經濟學專家對大學生創業進行直接指導和理論輔導,形成了“創業教育+創業實踐+創業幫扶+風險投資”四位一體的創業教育模式。據初步統計,歷屆畢業生中,成功創業的學子達10%,培養了一批民營企業家。
  社會貢獻與榮譽
        22年來,學院從辦學之初依靠租賃校舍、開展非學歷教育,發展到如今辦學投入、校舍面積、師資數量、辦學規模在陜西省乃至全國民辦高校中具有明顯優勢,經歷了極其艱苦的創業歷程。在這一歷程中,學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非營利不求回報,堅持依法治校、民主辦學、規范管理,共培養各類畢業生16萬余人,其中本科畢業生5屆共6170人,辦學質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先后被陜西省教育廳授予陜西省文明校園、平安校園、十大和諧校園、依法治校示范校、校園文化示范點、陜西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2009年,學院發展模式入選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教學案例。2012年,作為高教行業首度入選單位榮登第四屆CCTV中國品牌榜。2013年,榮獲新華社“中國創造力管理思想”大獎,并代表中國形象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榮耀展示,彰顯了中國民辦教育高端品牌的實力與風采。
| 西安外事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陜西0 關注人數:次 | |
| 類型:綜合 性質:(民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陜西省教育廳 | ||
- 09-18[高校新聞]日本教授應邀來校 解碼對外漢語教學
- 09-17[高校新聞]學校召開社科工作會議
- 09-16[高校新聞]武漢工程大學召開2012級研究生新生代
- 09-03[高校新聞]皖西學院與六安工行舉行數字化校園建
- 08-31[高校新聞]86項成果獲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08-22[高校新聞]通化師范學院召開第六屆教職工代表大
- 08-21[高校新聞]校領導率團考察大理學院
- 08-17[高校新聞]惠州學院獲2009-2011年惠州市無償獻
- [招生信息]西安外事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西安外事學院"的新聞
 
         西安外事學院創建于1992年,是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本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目前,以實施本科教學為主,同時舉辦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下設外國語、經濟管理、信息工程、人文、醫學、國際合作、成人與網絡教育等7個二級院,附設職業中專、博迪學校。17個系,開設本科專業10個、高職專業25個、助學類專業23個。涵蓋商科、人...
西安外事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4日
西安外事學院專業設置
西安外事學院的重點專業
西安外事學院的錄取規則
五、錄取規則:
1、對身體健康、思想政治品德合格和統考成績達到所在省(市、區)規定的錄取分數線的考生擇優錄取,調檔比例執行所在省(市、區)規定;
2、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執行考生所在省(市、區)錄取規定;實行順序志愿的省份,按高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錄取,第一志愿未錄滿時,可錄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專業安排盡量滿足考生志愿。
3、今年我校在甘肅、內蒙古、新疆、山東四省區進行了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編導(播音主持藝術方向)和表演三個藝術類專業的專業課校考,這四個省區的考生在報考我校以上三個專業時在文化課成績達到省區規定錄取分數線上按我校專業課校考成績由高到低擇優錄取。其他省市區藝術類考生在文化課成績達到所在省(市、區)規定錄取分數線的基礎上,按專業課考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若專業課成績相同,則按文化課考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專業課執行所在省(市、區)的統考或聯考成績,無統考或聯考的省份承認其他院校相同或相近藝術專業課的成績;
4、對男、女考生和應、往屆考生一視同仁,無比例限制;
5、對于享受所在省(市、區)優惠政策的考生,按各省(市、區)規定加分后提檔、錄取;
6、凡被我校錄取的新生,須按通知書的規定期限到校辦理入學報到注冊手續,逾期不報到注冊的取消入學資格;
7、新生入學后,學校按規定進行復查,凡復查(包括體檢)不合格者,由學校區別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其入學資格;
8、各專業考生不限制語種,但入校后我校各專業只開設英語公共課。
西安外事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院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的重要地位,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吸納高層次人才,形成了年齡與專業結構合理,業務素質較高的專任教師隊伍。其中包括高等院校工作多年的專家教授,年富力強的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的本科畢業生。 
    當前,著名英語語言學家杜瑞清、著名法語學專家劉志威、著名文藝評論家肖云儒、著名醫學家潘承恩、統計及計量經濟學專家王文博、高級工程師曹天順、電子科學技術專家王仁道等一大批權威專家主導者全校各學科建設,領銜教育教學。
     學院非常重視骨干教師的聘任和青年教師的培養。充分利用社會優良教育資源,發揮了老專家、老教授在學科建設、科研、人才培養和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專業均配備有學科帶頭人和副高職以上教學骨干,各門必修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均配有講師以上的專任教師。對青年教師采取不同方式提高其業務素質。一是建立導師制,由老教授、專家傳、幫、帶;二是送往國內、外大學進修學習;三是鼓勵報考在職研究生,提高其學歷層次;四是舉辦各類研究生課程進修班,通過二至三年的培養,使其大部分取得碩士學位或達到同等水平。
西安外事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推薦就業工作,堅持畢業生就業與用人單位招聘雙向選擇、畢業生自主擇業的原則,堅持學校推薦與個人自薦相結合的原則,先后已有12屆畢業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歷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平均達到98%以上。  
 
  校內設有省人才交流中心第三分部和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建立了畢業生就業培訓中心,為畢業生就業或出國留學廣開渠道。學校網站與兄弟省、市人才交流中心聯網,實行網上推薦。每年多次舉辦校園人才洽談會,內引外聯,校企聯合,先后與全國8000余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長期人才輸送關系。幾年來,有大批畢業生赴北京、上海、廣州畢業生就業培訓中心,進行崗前培訓和就業,每屆畢業生在六月中旬前均能順利就業或出國深造。  
 
  民辦教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產物,社會需求始終是民辦學校立足的根本。多年來,學院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以真誠求理解,以貢獻求支持的社會主義市場原則。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以良好的教學設施和學習環境吸引學生,以規范管理和優質服務留住學生,以高水準的教育質量和教學手段滿足學生,以突出的專業特色和人文精神塑造學生,以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取信于學生,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西安外事學院的收費標準
第十五條  收費標準:按照陜西省物價局、陜西省財政廳和陜西省教育廳共同核定的收費標準收費。
本科:文法財經類:10000元/生學年
理工、外語、醫學類:12000元/生學年
藝術類:15000元/生學年
高職:文法財經類:7000元/生學年
理工、外語、醫學類:8000元/生學年
藝術類:12000元/生學年
西安外事學院在校生情況
在校學生13,491人。非學歷教育專業62個,在校學生16,99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