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教師熱議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
11月9-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作為中國在新的歷史發展重要階段的關鍵會議,十八屆三中全會受到全國乃至全世界矚目。全會關注的熱點,尤其是全會發表的公報,在北京師范大學教師中引起了熱烈反響。
校黨委副書記、黨史專家王炳林教授認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中央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部署、總動員。國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明確“路線圖”和“時間表”,將更好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發展。
學校副校長曹衛東教授認為,這次全會也把文化建設放在了突出位置,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全會清晰地指明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戰略方向,全面闡明了我國文化建設的戰略方針。
教育學部部長石中英教授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闡明了教育改革的根本價值方向,提出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任務。中央做出的許多重大決策為全面貫徹教育規劃綱要精神、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破解教育改革的一些關鍵難題提供了思想指導和制度支撐,必將激發教育領域深化改革、闖過難關的巨大勇氣、熱情和活力。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賴德勝教授認為,改革是要實現活力迸發與惠及全民的有機結合,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既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這是對過去30多年經驗教訓的總結,為未來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名譽院長李曉西教授認為,本次全會在理論上的一個新突破特別引人關注,那就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我們一直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決定性作用”是首次在黨的重大會議的正式文件中提出的,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領會。
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教授認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不僅重申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進共同富裕”,和“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決心,而且提出了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這些改革思路會對縮小收入差距和消除收入分配不公起到直接或間接的作用。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副院長吳向東教授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為我國改革的總體設計,整體推進,以及確保改革取得成功提供了基本依據和保證。
(社會科學處)
更多有關"全會,教授,作用,三中,這是"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北京師范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