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科學師生學習交流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圖)
時間:07-22 來源:東華大學 出處:www.gd-seeyon.com
11月19日下午,人文學院、思想政治理論部以“聚焦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握全面改革目標”為主題,組織全體教師和部分學生代表學習交流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交流會由人文學院黨總支書記沙國華主持。宣傳部負責同志也一同參加活動。

當天與會教師中既有中共黨員,也有民主黨派,還有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造詣較深的退休教師,大家結合自身專業領域展開交流,暢談改革美好愿景,現場氣氛熱烈。副院長廖大偉教授表示,會議繪就的改革藍圖“讓人鼓舞”。他圍繞《決定》涉及的六大改革內容解讀了會議精神,并以一名歷史學者的眼光審視國家建設發展歷程,表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滿信心。副院長王平教授結合研究領域及工作生活實際,對會議提出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進行了解讀。他說,三中全會針對由文明模式西方化、生活方式消費化、經濟發展模式資本化而產生的生態危機,提出用制度保障生態文明建設,以限制不尊重自然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具有重要的意義。思想政治理論部副主任錢文華全面梳理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他表示,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有創新的觀點,又有創新的舉措,必將為中國社會現代化帶來光明的前景。賀善侃教授談到,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社會改革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大變革,改革從市場經濟發展暴露出的問題出發,彰顯著辯證法、“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相結合”等特點。楊小明教授結合自身成長經歷,將此次會議與十一屆三中全會進行對比,表達了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國家發展的信心。秦德君教授介紹了在“頂層設計的社會運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情況。民主黨派成員徐澤林教授、褚云茂副教授在發言中充分肯定了中國共產黨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和信心,希望進一步推進法制中國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章禮強教授、黃軍甫副教授等也分別在交流會上發言。

沙國華在會上表示,人文學院承擔著學校文科人才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不久,即組織師生從自身專業出發開展學習交流,將促進廣大教師更好地領會會議精神,聚焦改革熱點,深入地思考有關改革的具體問題。沙國華同時表示,學院已有教師及時將三中全會精神納入課堂教學內容中,希望更多教師能夠主動將學習體會融入到今后的教學科研工作中,推動學院教學工作和人文學科發展。宣傳部部長耿紹寧在交流時說,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勾畫出中國未來5-10年甚至更長一個階段的改革藍圖,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戰略目標實現發揮重要作用。會議回應了社會關切的民生期盼,涉及教育、食品安全、醫療等多個領域,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是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的綱領性文件。耿紹寧還重點介紹了學校學習三中全會精神的總體部署和安排,希望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教師能夠進一步發揮專業優勢,自覺抵制西方自由主義等錯誤思潮,在社會意識形態建設中傳遞“正能量”,發揮積極作用。
(攝影:吳彥)
更多有關"三中,改革,全會,國華,教授"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東華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攝影:吳彥)
更多有關"三中,改革,全會,國華,教授"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東華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返回到頂部你應該還會關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