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召開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3年年會
11月24日上午,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第二屆第一次學術委員會年會暨湖北省新型反應器與綠色化學工藝重點實驗室第三屆第一次學術委員會年會在化工與制藥學院實驗大樓四樓會議室召開。
出席會議的代表有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浙江大學李伯耿教授,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華東理工大學劉洪來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天津大學馬新賓教授,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北京科技大學郭占成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華南理工大學錢宇教授,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大連理工大學呂小兵教授,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生導師劉曉勤教授,973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武漢大學周翔教授。武漢工程大學黨委書記、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吳元欣教授,校長助理池汝安教授,組織人事部部長丁一剛教授,科技處、化工與制藥學院、材料學院、環城學院、國家磷工程中心等相關單位負責人以及部分“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和教師代表參加了會議。
年會由校長助理池汝安教授主持。武漢工程大學黨委書記吳元欣教授致歡迎辭,感謝各位代表一直以來對實驗室各項工作給予的關心和大力支持,并誠摯希望各位代表對實驗室的建設提出寶貴建議。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浙江大學李伯耿教授主持了工作報告及重點實驗室年報/年鑒的審議。會上,湖北省新型反應器與綠色化學工藝重點實驗室主任、楚天學者特聘教授陳嶸教授作了重點實驗室2012年度工作報告。隨后,重點實驗室的三位青年教師做了精彩的專題報告,分別為:①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AMP Solvent for Post-combustion CO2 Capture(報告人: 汪鐵林博士);②Asphaltene partitioning in Athabasca Vacuum Residue + Pentane Mixtures Exhibiting Liquid-Liquid Equilibrium(報告人:龍秉文博士);③紊流循環反應法在化工新材料合成中的應用(報告人:艾常春博士)。此次報告會體現了重點實驗室的青年學者的學術思想以及部分研究的水平,對今后重點實驗室學科特色的強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報告會后,學術委員們討論了重點實驗室工作報告并審議了重點實驗室年報/年鑒,對重點實驗室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學術交流等方面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議重點實驗室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強化在工程領域研究的優勢地位,并結合區域經濟的特點,在磷化工、稀土分離等研究領域進行開創性的研究;在研究方向上進一步凝練特色,突出“綠色”特點;在人才引入、經費投入上有所側重和傾斜,力爭引進在化工領域具有較強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的高層次人才。專家們也建議加強基礎研究,改進重點實驗室的激勵機制,對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和化工三大期刊及獲獎給予重點支持與獎勵。學術委員們希望重點實驗室抓住學校獲批成為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化學工程與技術獲批成為一級博士點學科的契機,在重大項目、重大成果上取得更好成績,為重點實驗室的評估和進一步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最后,學術委員會委員們審議了2013年度擬支持的開放基金。
更多有關"重點實驗室,教授,獲得者,杰出青年,基金"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武漢工程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