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成立于1960年,前身為上海市業余工業大學,1984年更名為上海第二工業大學,2000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轉制為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2001年11月與上海東滬職業技術學院合并組建新上海第二工業大學。2003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經管文理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本科院校。2009年4月,學校被上海市教委列為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立項建設單位,掀開了學校發展新的一幕。
  學校辦學五十年來,緊密服務于上海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并在服務上海中不斷發展壯大。2002年學校主體搬遷至浦東金橋出口加工區金橋教育園區,真正實現了社區、校區與工業園區的三區聯動,成為上海新世紀優美的大學校園之一。二工大的發展,見證了上海大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歷程。
  學校地處浦東新區金橋教育園區,占地面積近800畝,學校設有機電工程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中外運國際物流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人文與國際交流學院(昆士蘭學院、蒙妮坦學院)、應用藝術設計學院、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成人與繼續教育學院等10個學院和體育部、實驗實訓中心、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高職學院(技師學院)等教學部門。設有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等5個學科門類,13個專業類別,現有本科專業36個,高職專業30個,全日制在校學生近一萬二千人。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64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近300人,涌現出了一批國內外知名教授和學科專業建設帶頭人。學校設有節能研究所、光機電研究所、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一批研究機構,積極開展科學技術研究,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等省(部)以上級項目,獲得了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獎、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等一系列重大獎項。2005年以來連續被評定為上海市文明單位。
  學校現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秘書長單位和上海市產學合作教育協會、上海市職業教育協會副會長單位;承建教育部“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建有教育部“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上海市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上海市中外合作職業師資培訓基地”和國家人保部、教育部、上海市、浦東新區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及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資源研發基地;常設“上海市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考場和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慈善教育培訓中心。
  五十多年來,學校為上海現代化建設輸送了以全國勞動模范和優秀發明家李斌、包起帆等為代表的各級各類技術與應用型人才九萬余名,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辦學效益和社會效應,被譽為“勞動模范的搖籃”、“高級技術人才的深造平臺”。同時,學校以自己對高職教育的全新詮釋和創新實踐,在全國高職教育系統擔負著開拓、引領使命,在國內高職教育決策咨詢和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學校的發展歷來得到各級領導的關懷與指導。江澤民同志曾親臨我校參加首屆教師節活動,并于2000年為我校建校四十周年親筆題詞“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為四化建設培養合格專業人才”,極大地鼓舞了全校師生員工。進入21世紀以來,國務委員陳至立、市領導韓正、龔學平、殷一璀,教育部、科技部以及市科教黨委、市教委領導等先后來校視察或指導工作,對二工大堅持高等職業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給予了充分肯定。
  學校堅持發揚“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訓和學校精神,堅定不移地舉辦一流的、多層次的高等技術與職業教育,堅定不移地進行多種學制和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堅定不移地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地按市場需求、就業導向培養知識型高技能創新人才,貼近學業、貼近產業、貼近就業,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學管理為基礎、以教學質量為保證、以辦學特色求發展的辦學指導思想。
  學校堅持立足浦東,服務上海,面向全國,聯系世界,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他方為中心,堅定不移地走工學結合、產學研合作辦學之路,通過成立教育發展理事會和學科專業建設委員會、聯辦二級學院、共建實驗實訓中心等途徑,努力實現校企合作的“零距離”結合。近年來,學校與海內外十余所院校展開了廣泛的合作交流,引進、整合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辦學經驗,注重以能力本位,與產業對接,向縱深發展,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創新與深化,提高學校的教育國際化程度和辦學水平。學校貫徹實施“人才強校,特色興校”戰略,在大力開展學科專業建設的同時,努力形成“創特色學科,樹品牌專業,建精品課程,鑄一流技能”的教育教學新格局。
  新的征程中,學校將緊密圍繞國家和上海市“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戰略主線,深入貫徹和落實國家和上海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堅持育人為本,徳技雙馨,保持培養知識型高技能創新人才的辦學特色,更加注重注重內涵發展與質量提升,更加注重結構優化與隊伍建設,更加注重錯位競爭與特色發展,努力造就具有更高知識水平、更強技術能力和更大社會責任的新時期智慧勞動者,推進學校在更高起點上的不斷發展。
|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上海上海市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理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 ||
- 09-14[高校新聞]2012軍訓,我們開始了……【組圖】
- 09-14[高校新聞]胡岳華副校長、高山副書記到迎新總站
- 09-04[高校新聞]共青團省市委領導來校調研指導工作
- 09-02[高校新聞]武漢工程大學組織人事部副部長孔海霞
- 08-27[高校新聞]中南大學代表隊參加全國計算機博弈錦
- 08-23[高校新聞]2012年度山東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
- 08-19[高校新聞]13項課題獲準立項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
- 08-18[高校新聞]河海大學文天學院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
- [招生信息]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新聞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成立于 1960 年,前身為上海市業余工業大學, 1984 年正式更名為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2000 年 7 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成人高校轉制為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 2001 年 11 月與上海東滬職業技術學院合并組建新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經管文理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本科院校,同時作為國家重點建設高職...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3日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專業設置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重點專業
設有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等 5 個學科門類,13個專業類別,現有本科專業 28個,高職專業30個。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錄取規則
(一)普通類專業
1.調檔比例按各省市招辦規定執行。
2.進檔的考生根據招生計劃數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原則予以專業錄取,不設專業級差分。同分情況下文科依次按語文、外語、數學成績高低排序錄取;理科依次按數學、外語、語文成績高低排序錄取。
3.江蘇省考生報考普通本科專業,選測科目等級最低要求為B、C,報考藝術類本科專業和高職(專科)專業,選測科目等級要求按本省考試院規定。
4.有關省級招辦如有其他特殊規定,則按其執行。
(二)藝術類(設計學類)專業
◆上海考生
1.考生須參加2014年上海市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統考,并達到該類本科專業規定的報考要求。對進檔的考生,按文化投檔成績和專業統考成績的合成分,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合成分相同時,按文化投檔成績的高低排序;文化投檔成績相同時,按英語成績高低排序。
文化投檔成績(含加分)
×50%+
專業統考總成績
×50%]×100
文化成績滿分
專業成績滿分
2.錄取不分文、理科,統一排序。
3.凡是專業統考成績達到上海市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統考前180名者,且文化投檔成績達到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劃定的藝術類本科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學校不再進行成績排序,直接錄取。
◆外省市考生
1.考生須參加我校招生所在省級招辦組織的專業統考,并達到省級招辦規定的報考要求。對進檔考生,按文化投檔成績+專業統考成績的合成分從高分到低分錄取,合成分相同時按專業成績排序。
2.如省級招辦對合成分有統一折算辦法,則按其折算成績高低排序錄取。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64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近300人,涌現出了一批國內外知名教授和學科專業建設帶頭人。學校設有節能研究所、光機電研究所、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一批研究機構,積極開展科學技術研究,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等省(部)以上級項目,獲得了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獎、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等一系列重大獎項。2005年以來連續被評定為上海市文明單位。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就業工作,為畢業生和將要畢業的學生開啟“魚漁兼授”的職業導航;拓展就業市場,助學生獲得更多有效的崗位;開展創新就業指導,開創自主創業基地等。多種推動就業舉措并行,學校就業率多年來始終保持在90%以上。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收費標準
學費標準:1.本科專業:每生每學年5000元[滬價行(2000)第120號];2.普通高職專業:每生每學年7500元[滬價行(2000)第120號];3.藝術類專業:每生每學年10000元[滬價行(2000)第120號];4.中澳合作辦學高職專業:每生每學年15000元[滬教委財(2005)34號]。
住宿費標準:4人間:每生每學年1200元;6人間:每生每學年 1050元。(滬價費[2003]56號、滬財預[2003]93號、滬教委財[2012]118號)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在校生情況
全日制在校學生近一萬二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