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學院創建于1956年,坐落在千年古城、移民之都,重慶第二大城市——萬州區。1994年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碼10643),是三峽庫區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2010年2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新增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現有沙龍、百安兩個校區,占地1980余畝,校舍面積37萬余平方米,藏書129萬余冊,電子圖書146萬余種,儀器設備總值近1億元。教職工12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9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博士、碩士學歷教師560余人,其中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后備人選3人,重慶市名師2人,重慶市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10人;兼職教授和外籍教師1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學生16000余人。
學校現設有文學與新聞學院、外國語學院、美術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民族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應用技術學院、成人(繼續)教育學院等16個二級學院和網絡信息與教育技術中心等教學輔助單位,開設有涵蓋9個學科門類的43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已形成了以文學、工學為主,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農學等協調發展的學科結構和以本科教育為主體,高職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學生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學校緊密圍繞重慶市和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優化結構,加大學科專業建設力度。現有市級重點學科3個、校級重點學科9個,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重慶市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市級精品課程13門;市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市級教學團隊6個;獲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獎13項。
學校堅持以科研促教學,在區域經濟和三峽文化研究上特色突顯。現為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重慶市社會科學普及基地、重慶市科普基地。現設有重慶市科普基地和以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等2個市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三峽移民與經濟發展研究會等2個市級學會,化工與生物、地質災害、三峽藝術等24個校級科研所為代表的一批為庫區經濟服務的特色科研機構;市級高校科研創新團隊建設團隊和培育團隊各1個。出版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省級學術刊物《重慶三峽學院學報》。近年來,學校在三峽移民、庫區產業調整、移民教育和區域經濟研究等方面作出了積極努力和探索,提供各類咨詢研究報告100余份;在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基礎研究,“三峽庫區庫岸生態治理”項目研究獲得重大突破,被重慶市、國家三建委列為重點攻關項目,項目成果被《光明日報內參》報道后,得到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的批示。近五年來,全校教學科研人員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占40%以上;出版學術專著100余部;被SCI、EI等權威文獻檢錄近500篇;學校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6項,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680余項,科研經費6000多萬元。科研成果先后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重慶市科技進步及社科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13項。
學校以“成人、成才、成功”教育為統攬,積極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和能力建設,“三成”教育成果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近年來,學生成功申請專利9項,公開發表論文470余篇。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專業競賽獲國家級獎370項,省部級獎223項。學校多次被授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等稱號,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畢業生公招考試就業率、考研上線率等位居市屬高校前列,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文化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注重開放辦學,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現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東南大學對口支援單位,先后與美國、英國、日本等多所大學建立了互派教師、訪問學者和學術交流等合作關系,在美國丹佛社區大學開辦了孔子學院并建立了“中國文化體驗中心”。
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了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模范職工之家、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國家二級檔案目標管理單位和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輿情信息工作先進單位、文明單位、園林式單位、語言文字示范學校以及重慶市教育質量管理年先進集體、社會科學研究管理先進集體、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當前,學校正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把重慶三峽學院升格為綜合性大學”的決策部署,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到“十二五”末,學校將發展成為三峽庫區及渝東北地區高層次人才培養中心和科技文化研究中心,為庫區經濟文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  | 重慶三峽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重慶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綜合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 ||
- 09-19[高校新聞]重慶三峽學院4名師生獲教育部“中國
- 09-17[高校新聞]孫芳城校長到百安校區各學院調研
- 09-17[高校新聞]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 09-16[高校新聞]重慶三峽學院召開2012年秋季學期第一
- 09-14[高校新聞]學校領導檢查開學前期各項準備工作
- 09-14[高校新聞]重慶衛視來重慶三峽學院專題拍攝“感
- 09-14[高校新聞]學校黨政領導班子集體視察百安校區教
- 09-14[高校新聞]重慶三峽學院科技活動周科普工作獲市
- [招生信息]重慶三峽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重慶三峽學院"的新聞
 
         重慶三峽學院創建于1956年,坐落在千年古城移民之都萬州。1994年3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碼10643),是三峽庫區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2004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現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東南大學對口支援單位。2007年,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明確提出,要把重慶三峽學...
重慶三峽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5日
重慶三峽學院專業設置
重慶三峽學院的重點專業
重慶三峽學院的錄取規則
第十二條我校執行各省(市、自治區)制定的招生政策,認可各省(市、自治區)規定的考生加分、降分條件和出檔規定。
第十三條進檔原則:學校按照成績分數高低確定進檔名單(內蒙古自治區按照該自治區的投檔錄取規則執行)。優先錄取經省級招辦批準投檔給學校且符合錄取標準的第一志愿考生;當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時,可錄取經省級招辦批準投檔且符合錄取條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
第十四條江蘇省因實施新高考方案,錄取原則為:考生進檔后的排序辦法為先分數后等級,(1)普通類專業:學業水平測試達到選測2B、必測4C、技術科目合格;(2)美術類專業校考合格,學業水平測試D級不得超過三門。重慶市考生錄取普通本科,其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均須合格;錄取對口高職本科,專業技能測試須達到優良,綜合素質評價須合格。
第十五條對進檔考生,學校按投檔成績高低,專業志愿的順序,參考相關科目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錄取專業。第一專業志愿不能滿足的考生,按第二專業志愿錄取,仍不能滿足的按第三專業志愿錄取,依次類推。當考生所有專業志愿都不能滿足時,對愿意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調劑到錄取未滿額的專業,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則予以退檔。
第十六條美術類專業招生錄取原則:學校參照考生志愿,根據德智體全面要求,擇優錄取,具體原則如下:在考生文化成績、專業成績均達到本省規定的藝術本科控制線基礎上,按綜合分=(文化成績÷文化滿分×100×30%)+(專業成績÷專業滿分×100×70%)從高到低排名(本省內招收各專業的上述綜合成績統一拉通排序)錄取(個別省有特別規定須按照本省規定執行除外),其中重慶地區考生專業成績達到230分以上優先錄取。設置了專業校考的省份,折算綜合分的專業成績以我校校考成績為準;未設置專業校考的省份,以本省美術類專業統考成績為準。錄取時綜合分相同或相近時,參考英語等相關科目成績。對進檔考生的專業錄取按照專業志愿順序,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擇優錄取。
第十七條體育類專業招生錄取原則:在文化、專業分別達到各省級招辦規定的相應控制線基礎上,外省考生根據各省(市、區)規定的投檔成績擇優錄取。經重慶教育考試院投檔給我校的重慶市考生:1、下列考生優先錄取:文化分進入前20名者(含同分數);高考英語成績達到100分及以上者;二級及以上運動員者(參加重慶市2014年體育特長生統測合格并經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網站公示);2、其余考生按專業成績排名從高到低錄取。
第十八條對達到生源地重點本科批次控制線且被我校錄取的考生,進校后可根據考生意愿優先調整到符合專業調整政策的專業就讀。
重慶三峽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977人,其中專任教師729人,教授、副教授314人,其中博士、碩士397人,兼職教授和外籍教師60余人。
重慶三峽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近幾年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為西部和東南沿海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學生中考上飛行員、選調生、公務員及海外就業等亦占相當比例,畢業生考研上線率位居市屬同類高校前列。
重慶三峽學院的收費標準
第十九條  收費標準按照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執行,嚴格以物價局審批為準, 并隨分專業招生計劃在各有關省(市、自治區)的招生刊物上公布。普通師范類專業學費2500–4500元/年,普通非師范類專業學費3200–9000元/年,藝術類專業學費4500–10000元/年。百安校區就讀學生,其學費按物價局審核的新校區標準執行(即建筑類、藝術類及非師范外語類專業上浮15%;其余專業上浮25%)。實行學分制的專業按學分制有關規定予以結算。住宿費收費標準為500-1200元/人年。就讀期間如因故退學或提前結束學業,學校按學生實際學習時間和實際住宿時間,按月計退剩余學費及住宿費。(2014級新生各專業具體收費標準詳見錄取通知書)。
重慶三峽學院在校生情況
全日制在校學生13000余人。

